大公社評|拓展「一帶一路」市場需要腳踏實地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今日舉辦,共商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實現共同繁榮之路。今次峰會是一次回望過去、總結經驗的盛會,也是一次登高望遠、共創未來的盛會。香港作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和貢獻者,未來在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中應該更加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所創造的商機,推動香港本身的高質量發展。

「一帶一路」是香港的重大發展機遇,這是其日益擴大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所決定的。中國與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的「一帶一路」合作協議,超過200份;亞投行從最初的57個創始國,發展到109個會員國,覆蓋全球人口的81%和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65%;中歐班列運行路線達到80多條,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數字最能說明問題,「一帶一路」是備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經貿平台,前景廣闊,被喻為新型的經濟全球化。任何一家有眼光的企業,都不會錯過如此龐大的市場和機會。

國際地緣政治的複雜多變,決定了香港必須更加重視「一帶一路」。眾所周知的是,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貿易中的保護主義抬頭,全球供應鏈出現被動斷裂和脫鈎,加上歐美國家高通脹、高利息削弱了市場購買力,全球經貿格局重置方興未艾,這是香港外貿出口連續多個月下跌的其中一大原因。港商需要尋找新市場、新機遇,「一帶一路」提供了答案。

正在廣州舉行的第134屆廣交會,來自「一帶一路」的商家成為主流,香港參展企業也忙着搶「一帶一路」市場的訂單。一家香港品牌的家電展位前,迎來一波又一波的中東採購商,一家土耳其客戶現場拍板,要了十個貨櫃的訂單。雙方在早前的香港電子展見過面,因為香港展位小,展出品牌不多,因此相約在廣交會再見。港企負責人指出,今年頭三季傳統歐美市場表現一般,生意亮點主要來自「一帶一路」市場。

事實上,近年不少港企有意深耕中東等「一帶一路」市場,實地考察後,注意到當地電力緊張,客戶更青睞帶充電功能的電器。港企還發現,中東等地富有階層的消費力其實不比歐美差,港企若花時間做好品牌,保持材料和技術優勢,有助打入當地市場。

廣交會是一個窗口,見證國際經貿格局的變化,也反映共建「一帶一路」為港商帶來的商機是實實在在的。誠然,相比港商較熟悉的歐美傳統市場,「一帶一路」國家在市場成熟度、法治環境、消費力、語言習慣等方面,都有不少挑戰,但這些問題並非不可克服。首先,「國家隊」已做「拓荒牛」,當地交通等基建越來越好;其次,國家是香港的最堅強靠山。在今次廣交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會見與會港商,重申商務部積極支持港企參與大灣區建設、共建「一帶一路」、CEPA框架擴大開放、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香港代表團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凸顯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事實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大量專業人才,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融資、法律爭議解決等服務。香港需要繼續腳踏實地,將香港的獨特優勢不斷發揮出來。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