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論壇|加強香港東盟合作 助力共建「一帶一路」
文/黃永光(香港—東盟協會主席)
中國與東盟是雙方的最大貿易夥伴。東盟成員的總人口超過6.6億 ,勞動人口充沛而年輕,平均年齡為30.3歲,過去10年GDP平均年增長率高達4.1%。這個多元的複合經濟體,秉持着亞洲傳統文化與價值,在地緣政治漸趨複雜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堅持和平主義、多邊主義、中立而務實的外交作風,成員之間雖有看法不同或分歧,卻能和而不同,正是當今時代極為需要的精神。香港應發揮自身的橋樑作用,促進中國與東盟關係,以民間智慧輔助及增強官方合作,為雙方人民帶來幸福。
中國與東盟自1991年開啟正式對話。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東南亞,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10年來,「一帶一路」這個根植於歷史厚土、順應時代大勢的重大國際合作倡議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發揮香港優勢 為東盟成員增值
香港作為中國最開放而國際化的大都市,必須把握「一國兩制」賦予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與東盟諸國建立以經濟聯繫為基礎的更深入合作關係。香港—東盟協會(Hong Kong-ASEAN Foundation)正是順應時代潮流而生的非牟利組織。日前,協會聯手團結香港基金贊助媒體,舉辦了第二場年度香港東盟高峰會,一眾東南亞國家政商界翹楚、學術精英、文化人士等相聚香港,開展「頭腦風暴」,共商中國與東盟的未來。泰國副總理兼外長帕恩普里發表演講,提出其任內將推動以經濟貿易為主導的外交模式,透過共贏共融,進一步深化中泰關係。著名印尼實業家、Arsari集團董事長Hashim Djojohadikusumo也在論壇上分享其兄長、國防部長普拉博沃對印尼未來願景的規劃。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峰會時指出,香港除了要擔當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超級聯繫人,更要在為東南亞諸國增值層面上有所作為與擔當。
香港應發揮自身的橋樑作用,促進中國與東盟關係,以民間智慧輔助及增強官方合作,為雙方人民帶來幸福。我們倡議:
一、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區域金融引擎的角色,要連結中國與東南亞資金,降低東盟企業及初創企業到香港上市融資的門檻,並拓展及強化在地的伊斯蘭金融人才,將東南亞地區對金融的特有需求與我們數十年來的專業積累結合起來,為東盟諸國政府在基建、草根金融、影響力投資、公私營發債等層面注入新動力。香港在金融創新及科技等方面的相對優勢,可為亞洲不同地區的夥伴帶來「增值」,讓香港成為一個資金層面上的「增值寶地」。同時,也要透過區塊鏈技術,與東南亞眾央行和主權投資基金的合作項目,引入更多以人民幣為基礎的證券產品,從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呼應這個「貨幣多極化」的國際主旋律。
開拓高端服務 強化貿易樞紐角色
二、要確保香港在區內競爭者及新科技衝擊之下,不但可維持區域貿易樞紐、商務大本營的定位,更要為中國與東盟有意進入對方營商的企業開拓「一站式」高端服務,實踐無縫對接。還應把握機會,爭取及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通過這個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協定,將大灣區與東盟之間的「沙漏共同體」根基打好,為我們身處的坐擁8,600萬人口、經濟總量超過1.9萬億美元的大灣區帶來新氣象與機遇。
同時,也要從東盟及中國內地廣招熟悉東南亞實況的人才,讓香港不再單純是西方企業進入中國內地的跳板,更要擔任東盟企業的資訊、諮詢、法律、保險等專業服務性的輔助地,從而弘揚香港作為人才匯聚地的軟實力,助長香港產業多樣化及新型工業化。
三、質量並行地提升香港在科技創新應能擔當的前驅性作用,為內地與東盟科技交流及創新合作提供豐沃土壤。香港應當爭取成為東盟區內初創上市企業的首要基地,為亞太區內創業及創新者提供系統性的人際與資金網絡、技術性知識充實,以及「走出去」到東北亞、歐洲、中東等地招商引資的基石。在生物、醫療科技、納米科技、區塊鏈運輸物流、電子新平台經濟等領域,亞太區內有許多行業翹楚;東盟中小企如雨後春筍般萌芽。政府與商界長遠要建立能吸引更多人才的生態圈與創科氛圍,發掘及支持他們在港蓬勃發展。
四、促進香港在推動亞太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生態污染等的嚴峻環境問題等方面的應有貢獻。香港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指引與監管法律發展成熟而迅速,可以在區內擔當關鍵的領頭人,推動地方政府與企業多就可持續發展進行改革與調整。同時,必須提升綠色債券的數量與質量,確保中國內地與東盟能全速落實「再生能源轉型」,早日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
促進文化交流 相互借鑒擦出火花
五、將香港設定為一個全球南方與北方、中國與東盟文化交流的交匯處。文化保育、合作、相互借鑒,乃提升香港在國際舞台上話語權與綜合實力的不二之選。香港可以引進更多東南亞優秀藝術工作者、資深教育家,透過街頭藝術與新興文化產業,將他們前衛而破格的思想帶入香港大眾視角。我們協會剛舉辦首屆東盟電影節,通過逾20場公開放映,以電影為載體鼓勵香港年輕人多接觸及理解東盟歷史悠長而多姿多彩的文化,頗受社會歡迎。
六、以香港世界一流的高等學府為平台、學術討論與合作為載體,落實非政府層面上的「民間外交」。政府、商界、民間應當設立更廣泛覆蓋面與目標清晰的獎學金,吸引東南亞人才來港學習、工作,甚至落地生根。很多時候,「面對面」的真摯對話正是化矛盾為玉帛的最佳辦法。要透過舉辦不同行業、不分大小的各種峰會、交流會、對話會,增進信任與友誼。
未來,東盟協會將致力於推動以上六大領域的香港-東盟合作,不遺餘力,期待盡香港作為國家一部分的應有責任。
(來源:香港文匯報A13:文匯論壇 2023/10/1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