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時評|優化跨境醫療 讓安老添選擇

本港安老設施長期嚴重不足,社區內不時傳出長者身心皆疲而厭世等倫常悲劇。相比之下,內地長者院舍選擇多空間大,支援充足,北上退休及安老成為不少市民的心儀之選。民建聯昨日表示,近兩個月向724名長者隨機進行的電話調查,有三成六受訪者有意到內地安老,另有六成不甚了解相關情況,近七成同意當局應增加資助內地院舍宿位,最關注的是醫療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北上安老的需求殷切,政府仍需做好政策配套宣傳,優化跨境醫療,讓市民安老有更多優質選擇。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早前強調,大灣區跨境安老只是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本港方面並不會減慢興建安老院舍,仍會在公屋發展項目預留5%樓面面積予安老服務及長者福利用途。不過,香港住屋空間小,成本高昂,多數子女未能與父母同住,加上社會一直面對安老院宿位不足,長者之間彼此依靠和照顧的「以老護老」情況愈來愈普遍。

然而,人到老年,身體健康狀況大不如前,關節和肌肉衰退等問題不但奪去大部分行動能力,甚至連互相幫助起床、穿衣、進食都變得困難及潛藏危機,烹飪燒傷或洗澡滑倒等意外風險時刻存在,前往街市或超市購物看似簡單的路途,對不少長者變成一場充滿未知的旅程,惶恐、孤獨和無力等情緒所引發的壓力,一般人難以完全理解,社會理應幫他們找到更加體面和妥善的養老安排。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日漸成型,港人北上工作、消費和生活愈來愈普遍,安老也一樣。 根據政府資料,目前深圳有30多家養老機構居住了香港長者。事實上,內地院舍空間寬敞,醫護人手充足,中醫、針灸等支援一應俱全,而且在港親友能夠透過通訊軟件與在內地安老的長者溝通,又能很方便透過網購和電子支付為長者添置日常用品,過去北上安老所擔心的問題,大多已不復存在。

但正如民建聯的調查所發現,長者隨着年紀增長,身體難免會出現各種毛病,因而更加關注離港後的醫療問題。民建聯建議當局應推進「醫養結合」,包括擴大長者醫療券使用範圍,並將高齡津貼適用地點擴展至內地各省份。此一建議合乎情理,但除了費用,跨境電子病歷互通亦是北上養老必須的配套,當局需要盡快落實。

(來源:香港仔P03 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