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慧說法|職安健存盲點 須重視創傷救治

文/鄭久慧

日前在佐敦建築地盤,再釀奪命工業意外,令人心情沉重。恰好當日早晨,筆者在大氣電波中,聽到香港工程師學會委員何賜明博士情理兼備地深入分析本港致命工業意外成因,深受啟發。同時筆者發現本港在保障職安健存在盲點,長期忽視「黃金一小時」的重要創傷救治概念,未能抓緊時間拯救工友生命。

無疑,執法是最終手段,就算肇事者坐牢一輩子,也換不回逝去的生命。儘管今年初勞工處修訂了香港法例第509章《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大幅提高罰款上限至1000萬及監禁期至2年,但如何從根本處確保職安健,才是第一要務。

何博士提出了數個建議,包括重視安全設計、提倡安全文化、解決工人人手不足及老齡化等要點。而他對小型維修工程高死傷率的關注,也值得當局及業界警惕。因為分析近十年的勞工處意外死亡數字,平均每年工業意外奪走18條人命,一半涉及小型維修工程,例如外牆搭棚維修鋁窗或冷氣機。筆者記憶猶新的是去年中,奪命「飛棚」事故飆升,年半內已有5名工友因高空小型懸空式棚架突然飛墮而喪命,究其原因,是棚工佩帶的安全帶難以在大廈外牆找到牢固點扣尾繩,以致未能守住最後的生命線。

工友不是飛檐走壁的「蜘蛛俠」

關注勞工權益的團體指出,本身香港絕大部分樓宇的設計從未考慮過維修安全,建築時均未加設繫穩裝置,以致工友要自行尋找合適位置打羊眼圈作牢固點,然而業主擔心鑽牆破壞住宅外觀,若在室內鑽孔又擔心破壞裝修,而豪宅玻璃幕牆更無從鑽孔;即使嘗試從天台游繩而下,天台業主都未必允許工友入屋;若嘗試固定在大廈公共消防栓,則會引來物業管理公司的責難。奈何工友不是「蜘蛛俠」,不懂飛檐走壁,據聞極端個案只能將安全帶繫在室內支援工友身上,以人拉人,實在難以想像這竟會發生在香港這個文明社會!

而安全設計的缺陷,不單出現在已建成樓宇,新樓設計圖則亦普遍存在缺陷。今年5月筆者曾撰文,如實記錄一名尹姓地盤判頭,在大氣電波中訴說建築工友苦況。他指出新建樓宇的設計圖則問題處處,再加上香港地少,地盤面積亦偏小,要用盡地積比率,故此建築地盤根本不夠空間進行作業,開不了室內平台式梯架,工友們幾乎是踩着鋼線來建樓,為了搵食,明知危險都要「焗住做」。

萬丈高樓平地起,同時亦應尊重生命,將重視安全設計落到實處。何博士談到在日考察時,發現「地盤文化差異」,日本建築工人一旦發現工作危險情況就即停工,根本不會去冒險,故此建議提升本港工友的安全意識。這不禁又令筆者想起尹姓地盤判頭的聲音,指出資方要節省建築費的貸款利息,所以「計到盡」,到最後一刻才會向銀行借錢開工建樓,令施工期嚴重不足,地盤趕工是家常便飯,判頭及建築工人均承擔很大壓力「頂硬上」,若不能在限期內起貨就會被罰錢,根本缺乏時間進行安全評估,令建築工友只得冒着生命危險開工。

此外,香港工程師學會何博士也提到本港建築工人不足,老齡化嚴重,放眼地盤不少工人都逾60歲,身體機能下降,警覺性亦下降,再加上年紀大有點兒偏執,對預防措施未必聽得入耳。當然這個情況在輸入建造業外勞後,相信會得到明顯改善,但新人是否能適應本港高度擠迫地盤環境及高難度設計圖則,又是否會衍生出更高的工傷機率,需要政府跨部門謹慎研究,做好重症創傷的治療配套。

抓緊創傷「黃金一小時」拯救生命

無疑伊利沙伯醫院(QE)在過往十多年,都曾經以最佳表現執醫管局創傷救治的牛耳。面對死神提出的各類艱巨挑戰,前QE創傷團隊不斷檢討總結經驗,自行研發全球首創的突破性「三合一」急救方案,緊抓「黃金一小時」同步完成三項手術,同時處理多個出血源頭,大大提升盆骨骨折病人的存活率近五成,國際同業將此尊稱為「香港方法」(Hong Kong Protocol),獲各國爭相學師,救人無數。

以醫管局創傷中央委員會前主席李建恩醫生及拍檔2019傑青鄭敏樂醫生為骨幹的前QE創傷團隊,除屢獲國際同業肯定,多年來更不遺餘力到世界各地取經,為香港引入全球頂尖的治療技術,以其不懈努力令工作繁重的公立醫院成為了實現救死扶傷夢想的地方!最值得一提的新技術是「神奇氣球」(REBOA, Resuscitative Endovascular Balloon Occlusion of Aorta),能在關鍵時刻截停胸腹部大動脈的致命流血,為隨後的外科手術爭取寶貴救命時間;而將REBOA應用在本港常見的「爆血管」個案,配合血管支架及外科技術改良,實踐證明,可大幅將病患死亡率降低達四成!

為確保醫學傳承,裨益廣大香港市民,他們更幸獲QE各專科同仁及國際專家的協作,歷時三年多總結過去廿年本港救治創傷的臨床重要經驗,在2021年匯集成500頁醫學教科書《創傷學技術與發展》(「Current Practice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Trauma」),將公立醫院創傷治療技術推向爐火純青的鼎盛時期,可謂集大成者。

現時醫管局轄下五間創傷中心,處處都能看到前QE創傷團隊留下的實踐影子。大至創立醫管局指定前線創傷醫護必修的「高級外科創傷課程」(Advanced Surgical Trauma Course),到骨科專科醫生必修的「三合一」盆骨骨折課程,亦有為避免緊急輸血併發症,而開創出的手術室輸血新技術(POCT, Point of Care Testing)。為將香港經驗推廣至祖國大江南北,他們更曾在港大深圳醫院開辦「高級創傷生命支援課程」(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Course),與大量內地醫護分享本港心得,促進灣區醫學的集思廣益。

既然本港創傷重症治理技術已達國際頂尖水平,廣受讚譽,再加上消防處與醫管局早已訂立創傷處理程序,雙方時刻保持緊密聯繫,確保爭分奪秒將傷者送往位於伊利沙伯醫院、瑪麗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瑪嘉烈醫院及屯門醫院的創傷中心,照理說能提升工業意外存活率,但筆者細看未來大型基建的分布,仍擔憂受傷工友們能否抓得住這「黃金一小時」。

現時北部都會圈建設正進行如火如荼,落馬洲河套第一期主體工程早在兩年前已經開展,但臨近的北區醫院及博愛醫院根本不設創傷中心,最近都要送到屯門醫院。「明日大嶼」大面積填海,海上作業風險更高,特別是在交椅洲、喜靈州及長洲南三個人工島位置。一旦出事,南大嶼山急救醫療設施近乎一片空白,最快方法只能經直升機送往瑪麗醫院或伊利沙伯醫院,奈何海上拯救變數極多,受天氣水流影響,種種耽誤難以難免。而在地緣政治日趨複雜的今天,出於國安及反恐考慮,醫管局理應充分照顧機場及港珠澳大橋兩大交通樞紐的緊急創傷需求,積極考慮在已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的北大嶼山醫院設立創傷中心,同時為密鑼緊鼓進行中的東涌新市鎮130公頃土地大型填海及拓展計劃,做好工業意外的創傷急救配套。

人命無價,一位「職安健」漢子肩上,往往背負着一個有老有幼的大家庭,為免再聽到遺孀稚子撕心裂肺哭斷腸,筆者認為政府及業界,應建構完善的工業創傷急救網絡,廣泛應用本港已臻成熟的醫學技術,為未來香港多項大型基建埋下「救命第一」的伏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