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論道丨見微知著:從日常細小處開始ESG

文/導祖

在前文(寫在開學季的雜想),導祖提到越來越多人感受到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尤其在本港,接連而來的大風大雨不斷警示着市民現實的威脅。今年6-8月,全球氣溫創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北半球經歷了史上最熱的夏季,南半球則經歷了罕見的暖冬。根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數據,這三個月是1940年該機構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時期,平均氣溫16.77攝氏度,較1990-2020年的平均氣溫高0.66攝氏度,比2019年8月創下的高溫紀錄高0.3攝氏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氣候崩潰已經開始。」

這個宣示是否悲劇的開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確確實實是個警鐘,猶記得幾年前着重提全球氣候異常時,還說人類有幾年的窗口期可以規避,如果採取正確行動的話。但是我們看這幾年人類都在幹些什麼?國家間、社會內部不僅沒有往更和諧方向發展,反而往反方向鼓吹脫鈎去全球化,甚至爆發了大規模的戰爭。誠然,在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上人類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我們都知道製造這些新能源基礎設施,如硅片、電池等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在達成「碳中和」前會有個「碳達峰」的過程,所以碳排放近年仍然持續向上。而且,這些微觀的進步相比於宏觀的割裂,就顯得力度偏弱,眼看着時間一年一年流失,202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2022年排放差距報告:正在關閉的窗口期-氣候危機急需社會快速轉型),警告只有快速進行全社會系統轉型才能避免氣候災難。

此次世紀大風大雨來襲時,筆者留意到網上流傳有些住在樓房裏的朋友仍然有吃瓜心態,但是筆者久居山野,與住在海邊的另外一些朋友清楚知道大自然的威力,風聲呼嘯足以令人生畏。而對高溫,筆者出差各地的體驗告訴我,38攝氏度是個界限,38度以下可以穿短袖短褲涼快,但是38度以上就要穿長褲長袖了,否則你的裸露皮膚面臨的將是灼傷,而這個夏季本港最高氣溫應沒有超過38度,所以不少人又少了一份警惕。眼見着現實威脅下人類從宏觀到微觀的一些麻木,或執迷不悟,或事不關己,作為一個微小個人,導祖某些時刻有地球面臨規律考驗的感覺,宇宙天體不僅自轉,也在圍繞不同主體公轉,而主體本身也在自轉,這些能量相互作用,可能形成一定的既定規律對地球造成影響,這些規律不僅在於公認的目前處於地球大轉暖周期,也在於全球的社會伴隨着自由主義多數是風和日麗,而伴隨保守主義的多數是氣候反常。

但我們不能因為這些或許有的規律而坐視不理沒有行動,必須要在沉默中爆發呼籲更多的人關注全球氣候變化並且共同投身ESG的發展,從小開始培養ESG理念,重新建立ESG新經濟學理論。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筆者第一時間想的是「修身」,從自身做起貫徹ESG理念,於是立刻上網搜尋「日常生活ESG指引」,卻沒有發現,能搜出來的都是面對公司的MSCI指引或港交所指引。尋而不得還是讓筆者有些愕然的,見微知著,筆者相信只有個人日常行為往ESG標準靠攏養成自覺習慣,才會在工作中自發自覺貫徹ESG理念和精神。導祖願意為編寫「ESG日常生活指引」提供思路,拋磚引玉。

首先應該樹立三大理念:環保、和諧、關懷,各自對應E(環境)、S(社會)、G(管治)。環保着重體現在個人消費行為上,包括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可以依照消費模塊訂立指引,譬如選用易降解材料(衣)、養成節約食物打包習慣(食)、居家節約用電少開空調(住)、盡量選用公共交通(行)等,也可以包括禁煙禁賭。和諧主要體現為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尊老愛幼自不必說,最核心本質還是懷抱善良友愛之心面對親友和普通人,但也絕不姑息醜惡。而關懷體現為另一層社會關係,即在某個實體內的上下級關係,管理者應該關懷員工的工作環境以及對身體健康、情緒和社會感的影響,更深一步觸及到員工的不斷認知成長。循着這份指引,普通人如筆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照執行,潛移默化地貫徹ESG的理念和行為,並進而自覺自發在工作中導入E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