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香港海防博物館:述海防故事 塑家國情懷

圖為8月10日在香港海防博物館拍攝的西炮台。(新華社圖片)

據新華社報道,香港海防博物館,其前身是建於1887年的鯉魚門炮台。這裏依山而建,沿海而立。

行走山間曲徑,隨處可見碉堡林立、炮彈陳列。登上岬角堡壘俯瞰,海景市貌盡收眼底。曾經的炮火硝煙早已散去,但香港的海防軍事歷史仍在這裏被記敘。

舊跡新館,自然人文交織煥新

這個以「鯉魚門」命名的海峽位於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東面入口,北倚魔鬼山,南靠筲箕灣阿公岩一帶,是香港島和九龍之間最狹窄的水道。「鯉魚門曾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被視為戰略重地。」香港海防博物館一級助理館長梁明穎說。

沿昔時鯉魚門舊跡行至山頂,一座巨大的堡壘巍然屹立於海拔約640米的岬角最高點,成為整個鯉魚門舊時防衛體系的核心。「由海面遠眺,卻不見堡壘」,這便是堡壘設計的精妙之處。堡壘頂部尖角狀的米白色帳篷緊貼地平線,被覆蓋的建築幾乎完全隱沒於地下。二戰後,鯉魚門炮台逐漸失去了原本的軍事功能,鑒於其歷史價值及建築特色,香港特區政府將之活化改建為香港海防博物館。

「海防博物館與山、與海、與軍事的獨特地緣關係,給觀眾帶來許多回憶與思考。」梁明穎說,活化改建的過程中始終需要考慮如何將自然之景與人文歷史更好地結合。

藏品背後,盡述香港海防建置

海防博物館自2022年重開,新常設展覽展示的藏品類別繁多,當中約四分之三屬新增的展品,以配合全新的展覽內容。突破原先展覽以時為經、以史為緯的「時序式」演繹方式。「重開後的海防博物館,將香港海防歷史整合為『源、防、戰、軍、系、跡』六個主題。」梁明穎說,「展覽涵蓋的內容也由明代推前至唐代。」

香港位於中國領土南陲,既是海上貿易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今軍事的咽喉之地。史籍《唐會要》中記載:「(唐)開元二十四年正月,廣州寶安縣新置屯門鎮,領兵二千人,以防海口。」

香港海防博物館二級助理館長楊汶翹說,昔日香港的海防軍務可追溯到唐代,那時香港已於屯門一帶設置軍鎮,保衛珠江口的水路商貿運輸。

在展廳內一幅乾隆年間繪製的《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上,註有「九龍」「大澳」「佛堂門」「將軍澳」等地名。明清時期,香港更成為守衛中國南大門的海防要塞,時有戰船巡哨水域,防衛海疆。一排按直徑大小排列的炮彈和槍彈陳列在櫥窗中,「這些藏品出土於東龍炮台遺址,炮台建於康熙年間,用以抵禦海盜。」楊汶翹說。東龍炮台地處香港西貢東龍島北端,是當時船隻經香港進入廣州的重要航道。

歷史車輪滾滾,進入21世紀,香港的海防及軍事歷史掀開新的篇章。楊汶翹回憶道,「2017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訪港意義重大,當時船上官兵列隊排成『香港你好』的字樣向香港市民表達問候。」此後,海防博物館特意訂製1:350的遼寧艦模型陳列在館內,展現這一強軍象徵。

抗戰故事,訴說歷史塑造未來

梁明穎介紹,作為香港唯一以軍事為主題的博物館,海防博物館在2022年重開後便加強香港保衛戰、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等關於抗日戰爭的歷史論述,回溯這段不可磨滅的記憶。

圖為8月10日在香港海防博物館拍攝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成員雕像。(新華社圖片)

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攻香港。18天對峙後,香港失守。陷入「三年零八個月」戰雲下的港人以各種方式積極支援持久抗戰,或敵後支援,或投奔戰線,為抗日戰爭作出貢獻。

「香港的抗日戰爭,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抗戰,抗戰中凝成的『同舟共濟』精神是香港最值得珍惜的集體回憶和核心價值。」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說。「我們兩艘戰船計劃交叉夾擊日軍時,一個風浪打來導致失配,被日軍佔得先機。我們的船藉助風向快速撤退,才避免了更大的傷亡。」展廳內的影片播放着海上中隊隊長羅歐鋒生前憶述在東平洲與日軍戰船交戰的經歷。

歷史不應該被遺忘,搶救歷史記憶的工作刻不容緩。「我在採訪拍攝三個老兵的過程中,很不幸有兩個老兵在拍攝期間就去世了。」吳軍捷遺憾地說。他說,「三年零八個月」的抗戰故事,能讓香港市民以直接的、感性的方式認識到與祖國的共同命運,是抗戰歷史教育很好的素材。

據了解,香港海防博物館2021年開始與學校機構及歷史研究團體合作「尋找三年零八個月見證人」口述歷史訪談計劃,雖然期間經歷了疫情、受訪者離世等困難,但至今仍在不斷搜集着香港抗戰親歷者的口述歷史。

「希望觀眾能正視並重視這段抗戰歷史,緬懷當年為保家衛國而犧牲的同胞,明白香港與國家血脈相連,提升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梁明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