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港青走進「客家之都」 探索客家文化

考察團走進客家古村落橋溪村。(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莊穎怡 攝)

(香港文匯報 記者 康敬/文、圖)由香港文匯報主辦,香港明匯智庫、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未來之星同學會」共同協辦的「香港文匯報創刊75周年之客家文化之旅」考察交流團,於8月23日至26日赴「客都」梅州訪問,一行30人包括香港大中學生及博士後青年,展開探索客家人文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的精彩旅程。今次行程中,有香港青年學生第一次了解到客家人歷史上五次大遷徙、第一次知曉「沒有三河壩戰役就沒有井岡山會師」、第一次走進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第一次品嘗客家小吃「味酵粄」……他們都說收穫豐富,體驗感滿分。 

說起客家文化,印入腦海的是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傳統,客家文化更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梅州不僅被譽為「世界客都」,還是「長壽之鄉」,更是一片紅色熱土,經過幾日的走訪考察,這些屬於梅州和客家的關鍵詞也深深印在了香港青年的腦海中。

客家學生感親切 自豪祖先奮鬥史

來自香港台山商會中學的中五學生陳奕晞出生於香港的客家家庭,雖是首次來到梅州,他卻倍感親切。「平時在家裏也會感受到傳統客家文化,今次來到梅州看到傳統客家的歷史來源,了解到祖先是如何從中原遷徙到南方,如何披荊斬棘開墾家園,無論經過多少次遷徙,客家人依然是想找個地方安居樂業,令我感到自豪,更加有一種歸屬感。無論是香港客家還是梅州客家,大家都是一家人。」

陳奕晞

考察團成員、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後李加強從小在內地北方長大,兩年前剛南來香港工作和生活,懷着對客家文化和客家人的好奇,他報名參加此次交流。他在分享會上說:「梅州真的是一塊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不僅山水秀麗,而且人才輩出。客家,雖以『客』來稱呼,但客家人每每都能自立自強,在不同領域創造奇跡。客家人這種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李加強

曾智明囑傳承中華優秀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明匯智庫主席曾智明在與港青交流時表示,客家文化與傳統的儒家文化一脈相承。客家人用一樣東西可以溝通到,就是「客家話」。客家人的祖先從北方遷徙到閩西、贛南、粵東北如梅州等地,這些地方山清水秀空氣好,但都是山頭,當地人民過去很窮。於是,客家的男人以前就出海下南洋,經商做生意。大家也都知道客家人讀書叻,崇文重教有傳統。相信通過這幾天的考察交談活動,團員們都是收穫豐盛,不虛此行。他期待香港青少年保持這種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初心,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走得更順、獲得更大的發展。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欣之表示,「未來之星」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的一個品牌活動,2005年由香港文匯報創辦,至今累計組織邀請了超過6,000位香港青少年到內地參訪。今次客家文化之旅,參訪的青少年實地了解客家文化,增長了見識,並把見聞、收穫、體會分享給身邊的同學、家長,也期待大家回香港之後,能努力學習,未來真正能夠成為建設香港的「未來之星」。

香港文匯報副總編輯羅政表示,香港文匯報下月將迎來創刊75周年,舉辦這次考察交流活動正當其時。香港有些青少年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其實客家人作為漢族的一個重要民系,客家文化對漢族乃至對整個中華文化其實是影響深遠。客家人都知道自己「客」從何來,香港青少年也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我們的根都在祖國內地,兩地同胞血濃於水,擁有共同的家國情懷。」

梅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運全,梅州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王忠豪,會見宴請全體團員並一起交流。張運全提到,他20年前從廣州來梅州車程要9個小時,這次考察團從香港乘大巴過來大概五六個小時,明年另一條途經梅州的高鐵「雙龍線」(龍岩至龍川)開通後,從香港來梅州大概只需兩個多小時,交通愈來愈方便。他也希望考察團返港後能把梅州的情況向家人、向同學朋友介紹,「梅州歡迎香港朋友們多來走走看看!」

訪曾憲梓故居 憶曾老愛國情懷

考察團與曾智明及梅州市委統戰部領導在「曾憲梓故居」前合影。

客家人在各行各業人才輩出,香港著名愛國人士、金利來集團創辦人曾憲梓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今次考察團來到位於梅州市梅縣區扶大鎮所里村,參觀曾憲梓故居。曾憲梓的三兒子、金利來集團主席曾智明親自為香港青少年學生講述其父親的生平故事。同學們聽曾智明娓娓道來,並透過一張張老照片遙記曾老的愛國情懷,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曾智明說,內地改革開放之初,港商回內地投資是要用外匯券,上世紀八十年代父親就回梅州投資建廠,幫梅州創造外匯。「為什麼我父親喜歡回內地投資、捐助?因為父親小時候很窮,沒錢讀書,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父親靠國家每個月給的3塊錢助學金上了東山中學。後來父親到了香港,開始自己創業。父親常說『國家幫過我,我賺到錢,一定要回饋國家』。」

同學們得知,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曾憲梓先生捐資支持國家教育、航天、體育、科技、醫療與社會公益事業,歷年捐資逾1,400項次,累計金額超過12億元。

曾智明(右一)向青少年講述父親曾憲梓的生平故事。

曾憲梓先生一生關心教育,曾智明亦藉此勉勵學生要努力讀書、擴寬視野,還要學習將來如何回饋社會。香港人常說的「獅子山精神」,就是努力勤奮、自強不息、同舟共濟。問及是否一定要賺了錢才能幫助別人?曾智明說:「有些人說現在有了十塊錢,等賺了一百塊再去幫助人。但其實只要有心,就算沒有錢也能幫助人。」

有青年問到:「您父親的行為對您有着怎樣的影響?」曾智明直言,「父親平日很忙,自己從小看到父親捐贈助人時感到由衷的開心,讓我相信有能力就去幫助別人,這是一種信念。老一輩人信因果,覺得做好事能積德,父親曾經受過幫助,所以當他有能力時,他也要盡力幫助別人。每個人的信念不同,如果大家都能秉持這種正能量的信念,我們的社會將變得更好。」

回顧先烈偉績 傳承紅色基因

考察團全體成員在葉帥銅像前行鞠躬禮。

梅州這片紅色熱土,承載了三河壩戰役的悲壯,亦走出了葉劍英元帥這樣的偉人。走進三河壩戰役紀念園和葉劍英紀念園,青年學生們深感「勿忘歷史,吾輩當自強」。

在大埔縣三河鎮匯東村筆枝山頂的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的展廳中,展出了108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百多件歷史文物。香港都會大學大四學生黃昭婷表示,聽到「沒有三河壩戰役就沒有井岡山會師」這句話,第一反應是好奇這場戰役為何這麼重要,井岡山會師自己在書本上有學過,但以前並不知道有三河壩戰役,這次聽了講解,才明白這場戰役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發展都無比重要。

從室內展廳走到陽光下的「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考察團全體人員手持菊花三鞠躬,致敬烈士英靈。走過林間小路,大家又來到革命先烈當年戰鬥時的戰壕,年輕的戰士奮勇殺敵、英勇犧牲的畫面似乎重現在眼前。香港中文大學大三學生王譽森說,這個體驗式的戰壕能讓我們很直觀地了解到原來戰爭是這樣打的,更清晰知道三河壩戰役的始末。

在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碑前,考察團全體成員手持菊花三鞠躬,致敬烈士英靈。

設在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的葉劍英紀念園,則展出葉帥各個時期的圖片600多張、藝術品22件、珍貴文獻144份,實物近百件。在葉帥銅像前,考察團全體肅立,聽取講解。香港教育大學大一學生陳卓盈說:「看到葉劍英元帥一生的赫赫功績,我重新回顧起廣州起義、南昌起義、紅軍長征等歷史大事,我好像又上了一堂中史課。」

參觀客家博物館 睹古井思源

客家文化之旅的首站是參觀位於梅州市梅江區的「中國客家博物館」。博物館正大門為圓形的兩層牌坊結構,形似客家土樓。入口處有一口古井,井欄刻有「飲水思源」,寓意客家人從中原輾轉南遷,對「根源」相當重視,時刻不忘「根本」。香港青年參觀了主館客家博物館,在《客家人》主題展覽中了解客家民系的源起與發展脈絡,並逐漸清晰了梅州客家的形成,以及梅州的人文歷史。

在中國客家博物館,考察團成員透過圖文資料、文物模型了解客家源遠流長的歷史。

香港青年賀煒倫是一名室內設計師,在參觀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客家傳統建築——圍龍屋以及土樓。「從建築中都能看出客家人十分注重家庭,還有團結的精神、做人的態度,都是客家人能立足和發展壯大的根本。」他說,無論是生活在香港還是內地,大家都要團結一致、互助互愛,一起建設好國家。透過這次交流了解到更多客家文化,以及客家人的生活哲學,將來可運用到自己的設計工作中,幫助大家在良好的生活環境中發展事業和家庭。

香港都會大學大四學生蔡紫茵說,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客家人在歷史上完成了五次大遷移,因為戰亂,中原漢人大批南下,形成了後來的客家民系。客家人認為「錢財和名利是帶不走的,只有知識是自己的」,故而十分重視教育,梅州亦出現了很多鼎鼎大名的人物。她笑說,這次交流團不僅增長見識,還品嘗到許多當地特色美食,如Q彈爽滑的客家小吃「味酵粄」就特別美味。

走入「雁南飛」茶田 體驗烈日下採茶苦

港青走入茶田,當一回「採茶人」。

今日客家山區已經有了很大發展,據了解,2022年梅州市生產總值達到了1,318億元人民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7,431元人民幣。走進客家鄉村,到處生機勃勃,欣欣向榮。

來到梅縣區雁洋鎮雁南飛茶田,自然環境和園林藝術、氣勢雄偉的圍龍大酒店、華貴典雅的圍龍食府、古樸的橋溪村等,讓人賞心悅目。考察團成員走入茶田,體驗烈日下採茶人的辛苦,品嘗雁南飛茗茶時更覺醇厚甘香。

香港教育大學大一學生陳卓盈說,「這裏空氣清新,還能看見一些雞鴨,我的老家是湛江,也會看到雞鴨在遊走,這讓我有一種親切的感覺。去到茶田,喝了當地的烏龍茶,與我們平時喝的烏龍茶有些不同,更有回甘味。」

在距梅州市大埔縣城11公里的深山小鎮百侯鎮,有12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築,展現了當地具有客家特色的「府第式」古民居。其中「肇慶堂」和「通議大夫第」具有代表性,讓人驚艷。當地民風淳樸,田園生活和耕讀傳統,賦予了百侯人清雅淡泊、崇文尚學的品性。文脈積澱深厚的百侯,如一本攤開的古書,散發出的縷縷書香。

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生羅志強表示,走進客家的傳統建築感到很涼快,更有不同文化的結合,如一些雕刻也含有西方特點,客家文化是包容的。參觀百侯古鎮,讓他更真切地感受到客家人一直以來有「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的想法,除了刻苦耐勞的品質,客家讀書的風氣更盛行。

(來源:香港文匯報A08:文匯專題 202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