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和專欄|行山量力而為 注意補水降溫

行山是不少港人喜愛的運動,既可一家大小齊齊出外走走,又可親親大自然,近年更成為假日的熱門活動,但很多「山系新手」錯誤評估行山風險和個人能力,以致發生意外。以下將與大家分享一些行山時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大家享受行山樂趣之餘,亦不忘注意安全。

行山準備要充足

  • 出發前的準備功夫當然不能馬虎:計劃行程必須量力而為,因應自己及同行者的能力和狀態,作出合宜的路線規劃,並預先把行山路線告知家人或朋友。
  • 出發前必須注意當日天氣,以及確定手提電話有充足儲電量。
  • 行山時應穿着淺色、寬鬆及通爽的衣物,以助散熱。穿着一對合適的行山鞋尤其重要:鞋筒高度須高於足踝,避免足踝扭傷;鞋筒亦必須綁緊,而腳趾與鞋頭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下坡時腳趾與鞋頭碰撞,令腳趾受傷;鞋底要有防滑深坑,鞋筒內的物料亦要柔軟,並應穿着較厚襪子加以保護。
  • 裝備方面,必須預備防蚊蟲用品,以及有助降溫的物品,如毛巾、風扇及防曬帽等。正確使用行山杖亦可減輕腳部負擔。另外謹記要預備足夠飲用水以應付整個行程,而且不宜飲用酒精或含咖啡因飲料,避免增加水分流失。

留意溫度及濕度

在濕熱的天氣下,登山容易出現體力不支,尤其香港夏季的天氣酷熱、濕度高,建議盡量選擇早上十時前或下午四時後行山﹔倘若在烈日當空、氣溫最高的時間行山,會大大增加出現熱衰竭、甚至中暑的風險。

熱衰竭即中暑﹖

熱衰竭是指長時間處於過熱環境,身體持續流汗卻未有補充適當鹽分及水分,導致頭暈冒汗、面色蒼白、噁心嘔吐、肌肉痙攣、皮膚觸感濕冷、脈搏跳動快但弱等不適反應。

中暑則是指人體在無法有效散熱的環境中,核心體溫上升至超過4 0.5℃,影響中樞神經的正常運作,引發頭痛、噁心嘔吐、肌肉無力、皮膚觸感乾燥、體溫升高、脈搏跳動快而強,更有可能引致休克或死亡,是最嚴重的「熱傷害」,須盡快安排患者送院求醫。

如在行山途中發現身邊有人因過熱出現不適,而當下無法判斷屬哪種狀況,應立刻把患者移到陰涼地方,並把其身上過量衣物移除,減少束縛。使用風扇亦有助患者身體降溫,也可於患者頸側及腋下敷上濕毛巾或以毛巾包裹的冰袋,或以毛巾包裹冰凍飲料代替冰袋,但須注意不要為患者過度降溫,如發現患者出現顫抖,便應立即停止降溫,並為患者保暖。

定時補充水分 預防中暑

要預防中暑,必須補充足夠水分,因人體缺少水分會令體溫升高,而血液中缺少水分更會使血液變濃及流量減慢,導致氧氣供應不足,令人感到疲勞和心跳加快,加重心臟負擔。

在行山期間即使不感口渴,亦應約每15分鐘喝一兩口水,以補充排汗而失去的水分,幫助身體降溫,不要待身體感到缺水時才飲水。由於長者及小孩的體溫調控能力較弱,行山時應加倍注意補水及散熱。

若本身有長期病患,例如心肺或肌肉骨骼功能較弱的人士,行山前更應先徵詢醫生意見,以及避免選擇上落較多的路徑。若行山時感到疲倦、噁心、頭暈或頭痛,休息過後徵狀仍然持續,便須要提早完結,不應勉強完成餘下路程。

總括來說,想與好友親朋安心又放心地一起享受行山的樂趣,就要做足各項出發前的準備,並留意天氣;行山時除定時補充水分外,亦要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號並及早作回應,量力而為。

參考資料:

1. Steadman, R.G. The assessment of sultriness. Part I: A temperature-humidity index based on human physiology and clothing science.

J. Appl. Metereol. 1979, 18, 861 - 873.

康天澤醫生
養和醫院駐院醫生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養和專欄系列文章:

養和專欄|準媽媽須知:從懷孕至幼兒兩歲的飲食建議(一)

養和專欄|頭痛警號 不可忽視

養和專欄|中風復康治療(2)——跨專科復康團隊的復康治療

養和專欄|中風復康治療(1)——常見中風後遺症及併發症

養和專欄|發福非福:淺談中央肥胖及代謝手術(1)

養和專欄|發福非福:淺談中央肥胖及代謝手術(2)

養和專欄|了解子宮肌瘤 (1)—常見問題與症狀剖析

養和專欄|了解子宮肌瘤(2)——治療選擇

養和專欄|乙型肝炎與懷孕

養和專欄|運動創傷(1):運動相關腰部創傷 鍛煉核心肌肉須知

養和專欄|運動創傷(2):運動與脊椎受傷 游泳瑜伽勿亂試

養和專欄|淺談疲勞性骨折

養和專欄|痛風面面觀(1)

養和專欄|痛風面面觀 (2)

養和專欄 | 體檢報告異常等於患癌?

養和專欄 |「地中海飲食模式」減低中風風險

養和專欄 | 牙周炎與糖尿病互為影響?

養和專欄 | 牙周病或增患心臟血管疾病風險

養和專欄|進食得宜助控制兒童哮喘

養和專欄 | 未雨綢繆 :雪卵保留生育能力

養和專欄|生育前基因檢測 助減下一代患遺傳病風險

養和專欄|拆解遺傳疾病 如何評估與診斷?

養和專欄|反式脂肪陷阱多 吃得健康想清楚

養和專欄|正視脫髮困擾  把握治療時機

養和專欄|拆解補鈣謬誤 提升骨骼健康

養和專欄|運動創傷非小事 置之不理致惡化

養和專欄|基因異變演化癌症

養和專欄|行山膝蓋易勞損 盡快修補免惡化

養和專欄|「誓不低頭」 正確使用智能電話

養和專欄|剖腹或順產 應如何選擇?

養和專欄|無聲殺手:動脈瘤爆破奪命  定期檢查降風險

養和專欄|最新激光矯視技術 視力問題一掃而空

養和專欄|淺談白內障徵狀和治療

養和專欄|核醫學的「亮燈」等於壞事?

養和專欄|男人也有更年期?成因先兆知多點

養和專欄|「電眼美人」護理有法

養和專欄|準媽媽須知:什麼是妊娠高血壓?

養和專欄|育兒須知:留意兒童肌肉發展 把握發育關鍵時期

養和專欄|經期紊亂勿掉以輕心 需及早檢查鎖定成因

養和發布應用於前列腺癌 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的臨床研究

養和專欄|腦腫瘤徵狀多樣 影像掃描助診斷

養和專欄|拆解坊間對「普通外科」的誤解

養和專欄|解構玫瑰痤瘡成因及治療(一)

養和專欄|解構玫瑰痤瘡成因及治療(二)

養和專欄|長期偏頭痛需及早求醫 切勿過量服食止痛藥

養和專欄|婦科惡性腫瘤的常見徵狀及風險因素(一)

養和專欄|婦科惡性腫瘤的常見徵狀及風險因素(二)

養和專欄|改善疤痕及傷口 癒合的營養要點

養和專欄|柏金遜症的個人化治療(上)

養和專欄|柏金遜症的個人化治療(下)

養和專欄|兒童語言能力評估

養和專欄|面癱與貝爾氏麻痺症

養和專欄|肝臟「重生」的奧秘

養和專欄|大閘蟹膽固醇與雞蛋相若?拆解大閘蟹飲食宜忌

養和專欄|一文看清「癌王」胰臟癌

養和專欄|減脂增肌飲食對策

養和專欄|淺談腦中風 談笑用兵 保持警惕

養和專欄|關注乳癌 定期檢查 提高警覺

養和專欄|常見眼部運動創傷

養和專欄|為摰愛善待自己 給中風照顧者的話

養和專欄|慎選適合餵食方案 預防病人營養不良

新一代微笑矯視SMILE Pro 10秒矯正近視散光

養和專欄|正視睡眠窒息症 讓你一覺好眠

養和專欄|食麥皮等於健康? 小心愈食愈肥!

養和專欄|健康飲食四要點 慎防代謝綜合症

養和專欄|解構食物過敏及食物不耐

養和專欄|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從多角度改善睡眠質素(一)

養和專欄|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從多角度改善睡眠質素(二)

養和專欄|治療肥胖的藥物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