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時評|膠袋徵費實施細則應檢討

消委會昨日公布對11間網店或網購平台的測試結果,揭發膠袋徵費多種亂象,包括商戶在釐定收費水平時欠清晰,常多收或少收費用,甚至有的在收費後卻沒有提供膠袋。膠袋徵費原意是為了環保,希望以有償令市民「肉赤」而降低膠袋用量。然而事與願違,立法會去年文件顯示此前數年膠袋棄置量不跌反升。今次消委會測試結果再次說明,徵費除了增加「慳得一蚊得一蚊」基層市民的負擔和生活不便外,每年數以十億計的徵費由商家收取,不入庫房,環保效益成疑,有關方面需拿出勇氣正視問題,完善實施細則。

消委會進行69次網購測試,有37次需收取膠袋費或包裝費,但只有6次提供的膠袋數量與收取的相關費用相符,情況不可謂不嚴重。細思之下,不難發現膠袋徵費現存的一些問題不容輕視。先說膠袋徵費能否促進環保的問題。本港由2009年實施首階段膠袋徵費,每個收費至少0.5元,至2015年4月全面落實。但據環境局局長去年6月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本港塑膠購物袋總棄置量除了在全面實施首年(2015年39.3億個)下跌25%外,其後幾年棄置量有回升趨勢,最高為2018年的45.1億個。

另一方面,自2015年全面落實以來,膠袋徵費不入庫房,由商家各自收取,以2020年41.8億個棄置量(當中6.2億個屬獲豁免徵費)推算,當年商家共獲得約17.8億元額外收入。每年收取這麼多徵費,有多少用在環保工作呢?消委會這次測試難免令人聯想,多數商家在收取徵費後不但沒有用在環保,甚至連用在僱員環保教育或建立機制亦欠奉,因而才會出現73%被測試店家胡亂派膠袋的亂象。

膠袋每個徵費0.5元的環保成效不彰,當局於是自去年底起將徵費倍增至每個不少於1元,寄望能令市民感「肉赤」而少用膠袋。大幅加費自然不會完全沒有效果,但若從消費心理角度出發,有的人或會認為既然已付費,環保方面便可以漫不經心,認為理當由收費者代勞;甚至有可能出現環保不公平現象,亦即基層為「慳一蚊」而苦捱生活不便,富裕者則可以依然故我享受生活便利;極端偏執者甚至會加大用量且自認已付費為環保作了貢獻。這些情況,不但損害環保,亦會減低環保教育成效。

(來源:香港仔P03 202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