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港人|張艷:熱愛上海 見證金融開放的「探路者」
(大公文匯網 記者 張帆)2007年的農曆春節,是張艷十多年來都難以忘懷的。為工作需要,她沒有休假就風塵僕僕趕赴上海。走下飛機舷梯的那一刻,撲面而來的乾燥和陰冷,是在香港從未體驗過的。但是,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寂、因濕度降低而帶來的皮膚不適,這些與胸中滿懷的憧憬和使命感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就在那一年,那個時間,當這座陌生的城市裏,周遭的市民們還在年味中放鬆,金融界早已一片沸騰——為履行入世(WTO)承諾,2006年底,中國對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開放申請,可將境內的分支機構升格為法人。東亞、滙豐、花旗、渣打成為首批獲准在中國內地設立法人銀行的外資銀行。張艷的到來,正逢「東亞中國」開張。可能她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程也開啟了她職業生涯乃至人生的精彩篇章。伴隨着「東亞中國」每一步的成長,她還全程見證了祖國金融領域的開放不斷邁向更高水平。如今,她和團隊仍在為更遠的目標努力着。
打開大門忙到起飛
要與張艷約一個寬裕的時間交流並不容易。現任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助理兼華東區區長的她每天都被工作排滿。待到上海的事情暫時結束,又有華東地區其他地方的出差在等着。銀行業一直是經濟的晴雨表,清閑常常意味着蕭條,而忙碌則映照出繁榮。在張艷的記憶中,來上海後,忙是始終不變的主旋律。來滬伊始,她就擔任東亞銀行上海分行副行長,之後至今一直在管理崗位上擔當重任。
2007年,正是我國銀行業擴大提升對外開放元年,張艷和一起來滬的那批夥伴,無意中也成為祖國內地金融業一個新紀元的開創者和見證者。跟隨她的介紹,我們再次重溫了那些載入史冊的標誌性事件——隨着中國加入WTO過渡期結束,國務院和銀監會於2006年11月先後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根據這兩項文件,2006年12月11日起,在內地的外資銀行由分行主導向法人主導過渡,開始全面享受國民待遇。首批獲准設立法人銀行的四家外資銀行是東亞、滙豐、花旗和渣打。2007年4月2日,上述四家外資法人銀行正式開業。根據規定,他們可以從事全面外匯和人民幣業務,包括對中國境內公民的人民幣業務。用張艷的話解釋,就是拿到了「全牌照」,業務機會大幅增加。與此同時,四家外資法人銀行在內地的進一步發展計劃也緊鑼密鼓跟上,包括增設網點、招募新員工,在內地其他城市開設分行等等。「忙到起飛」不可避免。
引入港企先進經驗
張艷說,東亞銀行其實與上海有很深淵源。早在1920年,剛剛開業兩年的該行就在上海設立了第一間分行。毗鄰外灘的四川中路上有建成於1920年代的東亞銀行大廈,已被列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這棟大樓現在仍屬於東亞銀行,他們已在裏面建起了滬港銀行歷史展覽館,記錄着金融領域的雙城互動。
百餘年來,東亞銀行在內地的業務從未間斷,改革開放又為他們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對正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銀行更是不斷加大投入。內地對外資銀行全面開放後,他們又選址浦東陸家嘴設立了新的中國總部。張艷說,東亞中國開業正趕上內地銀行業的黃金時期。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並沒有給中國內地帶來太大影響,中央又不斷出台「穩增長、擴內需」的政策,讓各行各業乃至居民個體的金融需求大幅增加。相對於本土銀行,外資銀行熟悉國際規則,經營機制靈活,產品品種豐富,讓消費者耳目一新。其中,港資銀行的專業水準和服務更是優勢明顯,加上大家都是同根同源,文化相通,因此很容易受到內地客戶的青睞。短短几年,東亞中國在內地的網點就增加了不少。
在創新能力上,港資銀行也走在外資銀行前列。以東亞中國為例,2008年成為首家在內地發行人民幣借記卡及信用卡的外資銀行,此後又在外資行中率先打造全面微信支付功能等。2014年,東亞中國又成為第一家在上海自貿區開設支行的外資法人銀行,為很多中國企業客戶走出去擔當重要融資平台和結算通道。又如,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發展戰略逐步落地,東亞銀行也充分發揮最大香港本地銀行的優勢,不僅在大灣區「9+2」城市實現了網點全覆蓋,更是加大在大灣區的投入,推進數字化轉型、跨境理財等重要業務,力爭再一次走在外資銀行的前列。
授人以漁為本土育人
外資銀行的扎根本土,為國內實體經濟提供了支撐。在銀行業務不斷拓展的同時,很多銀行也將運營成熟的人才培訓機制引入內地,為本地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東亞銀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該行的人員培訓領域,張艷承擔了很多工作。「我自己看到很大的變化,其中之一就是,剛剛來時,一些主管級、分行行長級的關鍵崗位上都是香港人。而現在,我們本土分行行長佔了絕大部分,高管也大多本土化了。」
張艷解釋說,每個銀行內部對員工都有自己的要求和培訓計劃。當年為了業務需要,東亞銀行將很多香港員工調來上海,這些人基本都是銀行培養多年的,從一線成長為高管,熟悉內部流程和規則。他們來滬後,一方面開展各項業務,另一方面帶教新招募的本土員工。小到待人接物、服務意識、溝通技巧,大到報告的規範格式、內部運作、人員管理等都會手把手教學。除此之外,根據不同崗位和職位級別,銀行內部還有不同的培訓計劃。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培養,不少員工還有機會被派往香港和海外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分支機構實習工作。
令張艷欣慰的是,經過多年的努力,東亞銀行內部就湧現出不少優秀的本土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剛剛畢業就投入東亞銀行,如今已晉升到主管甚至更高級別。在這位老師眼中,今時今日,很多內地學生在語言、效率、交流上的能力不斷提高,有些完全不輸給香港同齡人。另一方面,依託土生土長的優勢,內地人才在思想文化上更接地氣,上海的大環境又賦予他們更強的拚搏意識,這些都更有利於銀行在內地業務的拓展,也能夠為本地的金融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展望未來,她對自己的學生們還有更大期待,「希望他們未來可以走出上海,貢獻全國。」
愛上這座城的熱度
除了忙,張艷在上海的新生活還可以概括為一個「熱」字。這其中有現實氣溫上的熱,也有耳聞目睹這座城市脈動的熱情之「熱」和日新月異的發展之「熱」。
張艷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看着上海為舉辦2010年世博會而展開大規模城市更新,周圍的硬件設施越來越好,人員的素質也越來越高。而似乎一眨眼的功夫,世博會就開幕了。184天裏,她因為工作需要,常常會陪同來自全國各地的客人參觀世博會。在5.28平方公里,跨越浦江兩岸的世博園往返行走、參觀、感受,他們和每個觀眾一樣體驗着「跑斷腿」,高溫酷暑天烈日下排隊的「酸爽」,「很累,七八月份參觀還特別熱,但是大家都很開心。」
還有很明顯的感覺是,世博會之後「上海更厲害了。」張艷辦公室所在的浦東陸家嘴,近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集聚起6000餘家中外資金融機構。每天置身其中,感受着千帆競發的蒸騰,溫暖和向上的力量油然而生。即便是不多的休息時光,張艷也會為不斷增多的休閒新去處產生選擇困難症:靜安、外灘、臨港、徐匯濱江、前灘……
「世紀大道,有時候可能一段時間沒去,又忽然多了兩幢樓。上海的變化真快。」當然,這樣的速度也讓她早已忘卻了初來時的不適應,她還交到了很多內地的朋友。在假日約上三兩知己,在市內品嘗各地美食,體驗不同文化,給她的業餘生活增添很多歡樂。
為更多後來者鋪路
將人生最好的年華貢獻給了上海,張艷無怨無悔。甚至於已經太習慣上海的生活,她還堅定地表示要繼續留在這片熱土,至少「要做到退休」,未來的計劃也已經排得滿滿當當。
從銀行業內部來說,張艷直言,外資銀行進入內地其實並非一馬平川。這十多年來,他們一邊要應對國際國內經濟帶來的新挑戰,一方面也要不斷適應本土的市場和文化。有上升也有調整,但總體趨勢還是不斷向上,並逐漸找到了自己的發展道路。展望未來,她認為港資銀行仍然可以擔當橋樑,繼續利用國際化優勢,為上海和祖國的更高水平開放做更多探索,與本土同行共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貢獻實體經濟。僅從東亞銀行來說,近年來就配合國家不斷探索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綠色金融投放,實行無紙化辦公,減少碳排放等等,都受到業內外的肯定。在上海本地,東亞銀行也正在計劃為臨港新片區和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投入更多。
從個人發展規劃上,張艷毫不猶豫地表示,希望能更多參與人才培養。特別是非常想為現在的香港青年提供支持。她說,雖然現在內地的人才越來越優秀,今日的港人過來工作,比起他們那時候,要面臨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但是「人生從來不缺機遇,缺的只是努力。」作為過來人,她也願意盡力為他們加油鼓勁,並扶上馬再送一程。
近年來,無論是在本職工作上,還是參與在滬港人團體工作,張艷都不忘為港青發展探路搭台。她說,很多港企都越來越注重香港青年的培養,如東亞銀行近年來都有名額專門面向在上海或內地高校就讀的香港學生招聘,入職後對他們進行為期兩年的培訓,考核通過後會讓他們自主選擇想去的崗位。作為一名浦東新區政協委員,她還和很多港區委員一起,不斷創新思維,為港青在滬發展「進得來、留得住」發聲。「我希望香港青年們能夠不懼挑戰,拋開優越感,懂得感恩,為自己、為上海、為香港的美好明天而奮鬥。」
可以預見,作為香港傳統優勢的銀行業,未來仍會是香港新一代值得投入的領域。而若是他們能夠有緣來到上海,與這位美麗的張老師牽手,一定可以行得更穩,走得更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