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港人 | 方耀民:「融情」有方 滬上建設「美麗家園」
(大公文匯網記者 倪夢璟 報道)「日久他鄉是故鄉,上世紀改革開放的時期,我來到了上海,在這裏我感受到了發展,感受到了溫情,上海,是我名副其實的第二故鄉。」港人方耀民如此感嘆道。自從35年前來到了上海,方耀民在上海長寧區的古北新區扎了根,在上海這個充滿激情和夢幻的城市中,方耀民經歷了屬於他的輝煌時刻,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
當記者第一次見到方耀民時,他精心準備了公司項目材料,對於其主管的美麗華花園項目,一本30周年紀念冊可謂濃縮了自己多年扎根上海的成果以及努力,冊子裏更有他親手拍的很多照片,可見對於這個小區,方耀民傾注了極深的感情。他自豪地說,「作為這個項目公司的總經理,對整個項目的發展,我是最清楚的。」
借港經驗解決社區難點
1987年,上海美麗華房地產項目正式立項,彼時在香港工作的方耀民,被公司調派上海接管項目,「當時對上海並不算了解,最開始的想法,就是希望把一些香港的先進理念帶到上海來,沒想到一晃已經35年了。」方耀民笑着說道。當時,內地的房地產項目向外資開放,吸引了港澳台乃至全世界的投資目光,很多香港地產公司對於上海的房地產項目非常熱衷,但在方耀民眼裏,扎實做好項目建設的同時,如何融合香港先進的管理和服務理念也是重要選擇,因此當項目完成後,如何進一步提升居民的居住舒適度、安全感和幸福感,是方耀民自始至終都在考慮的,「我的想法就是,香港的物業服務理念一直是很領先的,那麼把這些模式複製到上海,會不會帶來同樣的效果呢?」
最讓方耀民印象深刻的管理與服務問題,當屬解決小區停車難的問題。原來,隨着越來越多居民私車持有量大幅上升,不少居民和物業公司都表示車位緊缺,造成了業主和物業公司的矛盾。對於這一點,方耀民做了很多的思考,彼時,他想到了借鑒香港社區停車的做法,在方耀民回香港探親的時候 ,他發現不少香港社區都採取了與鄰近商務區聯合「錯時停車」的辦法解決停車難問題。他由此受到啟發,建議在美麗華小區率先試點香港的「錯時停車」經驗 「我的提議就是,在白天上班的時候,因為私家車車主都出門上班了,小區的車位就空出來了,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讓小區開放部分停車位供商鋪、商務樓白領使用,到了晚上,商務樓的車位反而空了出來,小區的車位又緊張了,就反過來引導一些居民將私家車停到就近的商務樓停車場。」由此「錯位停車」,解決了小區、商務樓停車難的問題,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鄰里融合,也引來不少小區紛紛效仿。
助力溝通交流建設美麗家園
相較於其他的本土社區,方耀民所在的古北社區聚集了來自全球多地的居民,這對於物業公司來說,服務的難點其實相對更多,這裏甚至被稱為是上海市外籍人士最多的一個居住地之一,國際化的同時,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需要更多的從中去溝通協調。值得注意的是,方耀民所在的古北區域,還有一道400米長的黃金城道,在這裏,有超過200家商戶入駐,在提供了消費便利的同時,商鋪與居民之間卻可能也會存在摩擦。
「其實我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社區的議事員,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提意見,解決問題,我們居民、物業、街道等等代表經常會開設議事會,收集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最大效應的幫助建設美麗家園。」方耀民這樣說道。
此前,對於有居民反映的寵物糞便難處理,沿街商戶與居民之間矛盾等問題,方耀民作為社區議事員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當時就說,因為咱們社區內的步行街沿線串聯了6個高檔商品房小區,但每個小區的物業和商戶業主都相對分散,業態也有很多,我們社區人一定不能鬆懈管理,積極發現問題解決矛盾,需要共同努力把商戶對居民的干擾降到最低,讓商戶之間和諧共存,最終使黃金城道成為和諧共生的街道,這也是我們街區治理共同體創建的意義。」目前,有關街道、社區已經對於黃金城道沿街的老化設施修補、商戶品質提升等展開多次調研排摸,制定完成了街區治理公約,提升步行街街區品質。
建言獻策助力「融情」
其實,作為一個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港人,方耀民希望能夠在多方面幫助城市建設。方耀民也參與了長寧區、虹橋街道、榮華居委會的一些社會工作。先後擔任了三屆區政協委員、其中兩屆區政協常委,同時擔任區僑聯常委,在三屆政協委員任職期間提交提案40餘次、反映社情民意10餘次。方耀民也是古北社區建設促進委員會的「元老級」成員,每次社委會召開工作例會商討社區大小事務,他都踴躍發言,提建議、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獻策、監督和協助社區發展和管理。
在這數十年內,如何將居住在這裏的各國各地居民的心連在一起,是方耀民印象最深,也是一直在不斷推進的工作內容之一。他說:「在古北新區建成時就有一個叫『小聯合國』的融情工作法,我們這裏大概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居住,我們要把『情』融在一起,通過不斷的社區活動,例如節假日進行傳統文化的交流活動,還有不斷開設研討會,聽取居民意見,幫助解決居民的實際困難等等,我們已經打破了堅冰,把工作真正做到家,我也看到了在這裏的基層領導們,工作人員們真正進入了社區,我非常開心能成為這裏的一份子,也非常高興能夠參與這些工作中來,所有的成功不是偶然得來的,是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大家真正實現了『融情』。」
疫情無情人有情
在2022年疫情發生初期,方耀民第一時間向在滬港人居住較為集中的美麗華花園住戶傳遞了問候和抗疫提示,並向他們贈送了一批蓮花清瘟膠囊,並通過他們向在港親友送去祝福,鼓勵大家堅定信心。隨後,當上海進入封控期後,方耀民的公司義不容辭地擔負起了小區封控期間為住戶提供一切服務的重任。方耀民與公司管理層動員了所有未被封控在家的員工,按意願值守在小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這些留守的員工每天睡辦公室地板、門廳過道、工作室的桌椅,餐餐吃盒飯,克服了種種困難,不畏艱辛、不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為小區的防疫和服務管理工作保駕護航。
長達2個月的封控期間,方耀民組織員工為業戶提供日常的物業服務外,還承擔了小區公共區域清潔消殺、上門收集垃圾、組織核酸檢測、派送政府保供物資、業戶團購物資、幫扶孤寡空巢老人及困難戶、接送病人和產婦就醫、產檢、生產等額外的繁重工作。在方耀民和物業公司全體員工的不懈努力之下,美麗華花園小區在封控初期發生的陽性病例得到有效遏制,疫情未在小區裏進一步擴散。物業公司所做的一切,受到街道政府、業主委員會和業主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讚揚,紛紛向物業公司捐款捐物、贈送錦旗,公司也被業主們稱為「良心物業」。
愛國之心永不變
在上海多年,方耀民見證了上海的騰飛,也看到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的發展,「每看到祖國在發展,在變更好,我的愛國之心更加的激情澎湃。」方耀民動情地表示,「從小家裏就一直有培養我對愛國情懷的認識。我了解到我的父母在香港經歷了抗日戰爭等歷史事件,明白到只有祖國的強大,才有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由於此前常往返內地,方耀民經常與香港的機構、企業或家庭進行聯誼合作,「就是因為這樣,我也結識了很多的朋友,我們經常組織活動,推動港人治港等工作,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些努力,能夠激發大家對於國家的熱愛,共同關注國家的發展。」方耀民還表示,在多年工作中,自己也一直努力傳遞、傳承愛國情懷,通過各類活動交流,讓更多年輕人了解祖國的發展,「我們希望為祖國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