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港人 | 吳蓓琪:見證上海二十餘年變遷的「建設者」

身為上海市政協港區委員的吳蓓琪積極履職。

(大公文匯網 記者 夏微)「那時以為就是來解決問題的,三個月到半年就能回去了,未曾想陸陸續續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 香港遠東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區域總經理、上海錦秋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蓓琪在2001年的時候「臨危受命」從香港調任至上海,負責「錦秋花園」項目的開發建設。懷着一顆謙遜感恩的心,吳蓓琪不僅因地制宜打造了標杆性項目,也在這個過程中收穫了友情,「很感恩這個過程中認識的朋友,他們很多都和我一樣從當年的小夥子變成中老年了,雖然平時可能不常聯繫,但關鍵時刻還會鼎力相助。」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江浙一代很多人移民到了香港,吳蓓琪就是其中之一。出生在上海的她,很小便跟隨父母去了香港。2001年前,她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再度回到故鄉,並參與家鄉的建設和發展。

吳蓓琪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酒店管理專業,1983年她加盟了香港遠東發展有限公司,二十多年來在旅遊、市場及行政管理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97年,通過招商引資形式,香港遠東發展有限公司在上海寶山開發了「錦秋花園」房地產項目。那個年代的上海遠不如當前這般開放和現代化,大片的遠郊荒地有待開發,很多市民還是住在老式公房當中,絕大多數的購房者並不清楚聯排別墅為何物。故而,當「錦秋花園」以首創聯體別墅的口號打入市場時,受到頗多關注,「甚至當時的上海市長都來看過項目」。可作為遠道而來的香港開發商,遠東發展最初做的設計並沒有很好地考慮上海本地的風土人情,房型樣式、聯體格局、景觀打造等都有些「欠火候」,項目的負責人在與上海本地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上也有些「水土不服」,導致項目開發遭遇瓶頸而擱置。

吳蓓琪一路參與見證着錦秋花園的建設發展。

臨危受命返滬 參與家鄉項目建設

直至2001年,眼看先後多人趕赴上海卻沒能讓停滯的項目恢復開發,7月份,吳蓓琪被委任為上海錦秋房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派至上海解決問題。「我真的是靠着一股熱情就來了,想着至少比起其他人,我祖籍是上海,我對這裏有感情。」那時的吳蓓琪不過三十齣頭的年紀,女兒才剛剛出生,她強忍對家庭的挂念,隻身一人到了上海。「因為親戚也全部定居香港了,我到上海後可以說是人生地不熟」,好在會說上海話,讓吳蓓琪能夠更快地融入本地。前往工地了解情況,走訪相關部門了解上海的法律法規,與居民攀談調研需求……

「眾所周知香港的土地寸土寸金,所以開發商習慣於將容積率運用到極致,但上海地方還是大的,要了解本地居民的喜好和居住習慣,從而改善項目設計,不能直搬香港模式。」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了解,吳蓓琪悟出了門道,「而且在這裏開發房地產項目不能像香港那樣只要買下了地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裏還有很多政策需要遵守,這可能是那個時期對內地沒有一定了解基礎的港人難以適應和理解的。」

明白了問題的癥結後,吳蓓琪開始奔忙於上海香港兩地,聘請兩地著名的設計師對項目進行重新設計定位。「同事們應該還是很佩服我的,我來的時候還是停工狀態,我來了一年時間,問題就解決了。」一貫以謙遜姿態示人的吳蓓琪,在談及此事時,難得的為自己豎起了大拇指。隨着「櫻花苑」和「紫荊苑」等海派風格鮮明、空間布局更人性化的錦秋花園項目揭開面紗,一個頗具藝術感和人文精神的大型社區在上海寶山區崛起。2004年,錦秋花園新建房產項目被評為「上海市住宅設計創優獎」;2005年,進入「上海地產18年經典住宅」行列;2006年,錦秋花園再次榮獲「中國綠色建築生態別墅創新範例獎」。負責的項目取得不俗成績的同時,吳蓓琪也通過工作交到了她回到上海後的第一批摯友……

吳蓓琪親赴現場跟進項目建設情況。

看好上海的發展 親歷城市的變遷

「剛來上海的時候,交通很不發達,那時地鐵2號線剛剛通車,3號線還叫輕軌明珠線,道路基建也不是很好……」錦秋花園項目位於上海的外環線上,那時每逢下雨天,吳蓓琪就要面對泥濘不堪的路面,夏季雨水豐沛期,馬路更是會變成一片汪洋,「平時上下班真的是苦不堪言。」可短短二十多年時間,上海的地鐵總公里數就已經超過了800公里,超過了紐約、倫敦等國際大都市,位居世界第一。吳蓓琪不禁感嘆,「過往歷歷在目,彷彿還在昨天,又彷彿遙遠得像是上輩子的事情。」

其實吳蓓琪做出到上海的決定時,很多香港的親朋不能理解她,「那時在他們的認知中,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上海肯定是沒有香港發達的,而中國人傳統觀念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卻背道而馳,他們都擔心我能不能堅持下來。」可那時吳蓓琪卻十分堅定地看好上海這座中國對外開放的「橋頭堡」,特別是看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上海進一步加快了對外改革開放的腳步,「所以當有機會到上海來工作的時候,我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來上海發展後,吳蓓琪覺得是如魚得水。不僅如此,她還會將在上海的見聞分享給香港的家人和朋友們。通過吳蓓琪這個親歷者的介紹,很多香港人對於上海這些年的發展變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慢慢的,他們也改變了原本的想法,不僅更支持我,也會更頻繁往返於滬港兩地,體驗兩邊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環境,感受不同中的大同。」比起剛到上海時的舉目無親,如今吳蓓琪不僅擁有很多本地好友,也有不少在上海置業安居的香港朋友。

吳蓓琪(右一)與在眾多滬港人一起撐香港國安法。

做慈善回饋社會 懂生活張弛有道

在上海的這些年,吳蓓琪在工作之餘還十分熱心慈善。作為「僑界十傑」,她總是義不容辭地幫助困難人士。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牽動着億萬同胞的心,她第一時間捐贈善款;「藍天下的摯愛」是她每年都會參加的活動;不僅如此次,她還助養了2個貧困兒童……「我常說感恩是一種回報,希望以自己的一份心意,讓生活充滿陽光,讓更多的人得到關愛。」

吳蓓琪的業餘愛好和休閒活動都十分「佛系」。她會盡量抽時間做運動,跑步、登山、瑜伽……如果實在很忙,她也會做做拉伸,「我覺得工作和生活要張弛有道,互相平衡。」這些年儘管長期在上海工作,可吳蓓琪總會趁着周末、節假日、甚至是出差的間隙回到香港的家中陪伴家人,「在家的時候就是非常純粹的家庭時光,畢竟工作制約我還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

而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她亦深知知識儲備量的重要性,「時間如同海綿裏的水,只要想擠,哪怕十分鐘、一刻鐘用來閱讀,我讀覺得是一個享受的時光。」在與吳蓓琪的交流時,可以時刻感受到她的那份恬淡,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沉穩與平靜深深影響着周圍的人。

吳蓓琪(右二)在疫情期間積極捐款捐物幫助困難群體。

籲港青來滬打拚 求同存異謀發展

如今,無論是吳蓓琪,還是她在上海安家的香港朋友,都深深感受到了上海的海納百川,「這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城市。」而眼看隨着國家對上海建立世界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等的定位,上海迎來愈發廣闊的發展,吳蓓琪很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香港年輕人可以嘗試到內地,到上海創業和發展。

在吳蓓琪看來,香港人多數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內地的青年們可能有所不同,」故而想要到內地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求同存異,「這和上海這座城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不謀而合,這樣才能真正融入到內地的生活中。」吳蓓琪坦言,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不同是肯定存在的,「但我們要意識到這些不一樣的樹葉是同根生、同根長,都是來自同一個華夏民族。」

吳蓓琪建議,香港青年們可以更多地學習中國的歷史,歷史是一面明鏡,從歷史中了解中華民族的繁榮與衰敗;從歷史中了解中華民族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是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與此同時,以其個人經歷而言,吳蓓琪認為,香港青年們可以在來到內地後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從而深入了解城市文化與發展軌跡。「我相信,隨着希望香港的年輕人可以發揮好自己在內地與香港間交流使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