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示威者煽憤怒情緒趁機犯罪 分析:社會分歧滿怒火 騷亂恐成常態

專家指示威者藉機煽動情緒,利用騷亂掩護實施犯罪。(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報道,從今年春持續數月的退休金改革風波,到近日非裔少年遭警員射殺引發騷亂,法國近期多次出現示威活動暴力升級的情況。紐約風險管理智庫「RANE」分析總監利希滕斯坦周一刊文指出,縱觀法國今次騷亂,示威者的憤怒情緒讓抗議規模不斷擴大,也給了潛在參與者可乘之機,但他們更多是藉機煽動情緒,利用騷亂掩護實施犯罪。他也提醒,法國現有社會分歧若無法在短期彌合,類似騷亂仍有可能隨時發生。

文章指出,大規模騷亂起因有一定隨機性,今次非裔少年奈爾被警員射殺就是偶然的導火線,引起法國少數族裔對警方長期種族歧視的不滿。伴隨事發影片在社媒迅速流傳,即使法國政府迅速出面強調涉事警員做法「不可接受」,也無法短時間平息怒火。

示威規模愈大 參與門檻愈低

利希滕斯坦提到,在多次經歷各類抗議騷亂的法國,民眾與警方的對立情緒明顯,當地高度緊張的社會氛圍,加上少數族裔示威者之間的身份認同,讓抗議活動快速擴散至全法各地。示威規模愈大,參與的門檻愈低,更多潛在參與者都會認為自己不再孤單,接連湧入其中。

利希滕斯坦認為,今次騷亂暴力升級在第三晚可見一斑。相較此前兩晚多是示威者與警方在固定地點對峙,第三晚的抗議地點開始不斷變化,參與者在社媒或匿名通訊應用程式協助下,開始有條理地在不同區域之間移動,個人想要隱瞞身份參與其中也更加便利。

騷亂具掩護作用 降究責風險

利希滕斯坦還注意到,少數族裔示威者出於對執法機構不信任,往往針對警局、市政廳或政府機構發洩情緒。不過來到第三晚,多個商舖、私企和交通設施也接連被洗劫縱火,且這種行為不僅局限於市郊,還不時出現在繁華的市中心,其背後動機顯然與騷亂的導火線無關,更多是有人趁亂搶劫破壞。

文章強調,當暴力升級成為常態,示威活動就會被各式各樣的人利用,包括但不限於各類反政府人士、激進煽動者甚至犯罪分子。他們會尋求趁機利用暴力手段,達到自身目的。大規模騷亂也具有掩護作用,讓個人融入其中,降低違法犯罪被追責的風險。

由此一來,騷亂的參與者訴求不一、目的不同,更有人希望藉機繼續「狂歡」,不論是警方加大執法力度,還是倡議採取非暴力手段的呼聲漸起,都不會讓騷亂戛然而止。利希滕斯坦認為騷亂的後續走向,相信仍是其規模逐步收窄、社會秩序逐漸恢復,直至騷亂完全消失。

利希滕斯坦最後指出,法國的經濟不平等、少數族裔備受歧視等問題無法在短期解決,今次事件很可能是更嚴峻社會問題爆發的徵兆。如果法國政府無法盡快調和各方分歧、尋找社會共識,類似的事件料在不遠的未來仍會以某種形式重演。

昔日維護港黑暴 美西方今集體沉默盡顯雙標

法國連日發生大規模騷亂,暴徒到處打砸搶燒堵路,一幕幕汽車被燒火光熊熊、商店被破壞搶劫的場面,與2019年香港黑暴的暴行何其相似,然而西方國家的反應卻迥異。止暴制亂毫無疑問是國際標準,發生在西方國家就是「要盡快恢復國家秩序」,發生在香港卻是「侵犯人權」,盡顯雙重標準。

美西方政客和傳媒的雙標行為俯拾皆是。以美國為例,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時,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便形容黑暴是「追求民主的示威」;到前年1月美國國會暴動,參與者則是「暴徒和叛亂分子」。到今次法國騷亂,美國政客幾乎集體沉默,美聯社則正面評論法政府止暴制亂,又抨擊騷亂對社會造成衝擊和損害。

在法國爆發騷亂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留在國內應對危機,取消出訪德國。德國總理朔爾茨當時稱對法國局勢表示關切,又指騷亂畫面令人非常痛心,德方完全理解法國的情況。但猶記得朔爾茨所屬的社會民主黨,曾於2019年指責香港警察「暴力鎮壓示威活動」,並聲稱德方對此「無法接受」。

法國政府在2019年曾對「香港示威者的權利和言論自由」表示關切。現在法當局卻重手鎮暴,派遣4.5萬警力平亂,大舉拘捕逾3,300人。總統馬克龍又公開呼籲家長們「管好自己的子女,不要讓年輕人上街暴動」,並呼籲社交媒體移除過分敏感的示威衝突片段。但不要忘記,類似的呼籲,香港特區政府在2019年修例風波期間便一再作出,但這些舉動卻被西方國家政客抹黑成「掩蓋真相」、「侵犯自由」等。

多家西方主流媒體報道香港修例風波時,聲稱黑暴分子是在進行「民主示威」,而報道法國今次事件時,卻全部用了「騷亂」甚至「暴力騷亂」的字眼,雙標同樣表露無遺。

法國騷亂連日來愈演愈烈,然而西方國家卻集體沉默,包括美國在內幾乎沒有一個西方國家領導人站出來討論此事,又或給出建議。

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際委員會主席卡拉辛便在社交頻道發文表示,法國最新發生的事件具有嚴重危機的所有特徵,但美西方卻對此沉默不語,再一次證明了他們的雙標。卡拉辛諷刺說「不知何故,看不到美歐的熱烈評論」,他認為美歐遠非客觀,而是對於他們來說「事分你我」。

新鮮感情緒主導青少年尋求刺激參與犯罪

法國今次騷亂已有約4,000人被捕,其中多數是年輕人甚至未成年人士。紐約風險管理智庫「RANE」分析總監利希滕斯坦認為,青少年成為騷亂的主力軍,背後是他們想要「新鮮感」的情緒所主導。伴隨騷亂規模愈演愈烈,年輕人隱瞞身份乘虛而入的成功率也不斷提高,促使他們轉向尋求刺激,希望不要「錯失良機」。

利希滕斯坦指出,不少示威者在騷亂期間利用社媒或匿名即時通訊軟件,不斷改變示威地點趁機施暴。年輕群體接受社媒上源源不斷的訊息,加入其中的想法愈來愈強烈,「當他們發現(騷亂)有很多人參與其中,反對暴力的態度就會有所轉變,那些日常生活中異樣的行為現時卻變得『正常』,人們就更有動力加入。在這種環境下,施暴的目標和引發示威的導火線有何關聯,都變得不再重要。」

利希滕斯坦還提醒,大規模騷亂事件遲遲無法平息,還會催生出對「法律和秩序」的訴求,年長的保守派人士會將騷亂視作犯罪,年輕移民群體對執法部門的種族歧視仍有不滿,這些難以彌合的分歧或還會擴大。如此一來,民眾希望加強治安的訴求很容易被極右翼勢力利用,刺激排外情緒升溫,加劇不同種族或社群之間緊張關係。

多地民眾響應反暴力遊行

法國騷亂已大致平息,全國多個城市的民眾周一響應市長協會號召,參加反暴力遊行。

在巴黎南郊拉伊萊羅斯市,數百人參與集會向市長讓布倫表示支持。讓布倫的住所周日被示威者開車撞入並企圖縱火,他的妻子及孩子受傷。讓布倫在集會上發言時一度情緒激動,譴責暴徒是殺人犯,幾乎將他的家人燒死,形容公眾已看見他們的真面目。他又指連日騷亂是衝着法國及「民主」而來,強調暴力不會勝利,現在沉默大多數受夠了,要站出來說不。

內政部指出,連日騷亂有約4,000人被捕,其中60%的人沒有任何前科,年紀最小的只有12歲至13歲。法蘭西島大區運輸聯合會表示,騷亂對巴黎公共交通系統造成至少2,000萬歐元(約1.7億港元)損失。法國企業聯合會初步估計,全法範圍內損失超過10億歐元(約85.3億港元)。

總統馬克龍周一晚到巴黎第17區探訪警員以示支持。巴黎市長伊達爾戈表示,不擔心法國近日的騷亂會影響明年巴黎奧運。

極右為開槍警籌近1200萬元

法國連日騷亂的導火線是警員開槍射殺非裔少年,有極右人士事後為開槍警員弗洛里昂發起籌款,截至周二已籌得逾140萬歐元(約1,195萬港元)。反而為幫助被殺17歲少年奈爾家人而進行的籌款,卻僅籌得不足35萬歐元(約298萬港元)。有左翼政客批評為涉案警員籌款是極不恰當,要求取消此舉。

38歲的弗洛里昂已被起訴故意殺人罪,前極右總統候選人澤穆爾的發言人梅西哈其後為弗洛里昂發起籌款,目標是籌得5萬歐元(約42.6萬港元),目前已遠超此數,共有逾5.8萬人捐款。

籌款聲明形容弗洛里昂只是執行職務,卻為此付上沉重代價,呼籲民眾支持弗洛里昂、其家人和警方。極左政黨「不屈法國」歐洲議會議員奧布里狠批這做法「可怕」,等於釋出「人們付錢殺死阿拉伯裔少年」的信息。

(來源:香港文匯報A24:國際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