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采風|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王小波小說本名叫《黃金時代》,但這版本的編輯拙劣連書名也寫錯。 作者供圖

文/黃仲鳴

在書店看到王小波的台版《黃金時代》,薄薄一冊。這是篇中篇小說,內地版、香港版都印過很多次了。

初識王小波名字,就是《黃金時代》。

記得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已入了報界。報社訂了很多報紙。那時,我對文藝之心不死,看報,就先翻副刊。當年,對台灣兩大報(聯合、中時)的徵文獎特別留意。每年都發掘出不少新秀,作品十分震撼。王小波就是這樣在《聯合報》「震」了出來。誰是王小波?陌生得很。

看評審記錄,才知是內地作者。得獎作品是《黃金時代》。

後來,我入了一家出版社任總編輯。老闆交來一部王小波的書稿,書名叫《王二風流史》,內含三篇小說,除〈黃金時代〉外,還有〈三十而立〉、〈似水流年〉,男主角都是王二,都涉愛,所以叫作《王二風流史》。可惜這書已找不到了。

這是我熟悉王小波之始。

這部新版的《黃金時代》,非新版,而是第二版,聯經出版,日期是2023年2月。初版何時出世,一時查不到。一翻版權頁,亦無說明。而內容有評審者的會議記錄,日期是「七月二十八日下午二點半」,無年份,只標明「第十三屆聯合報小說獎決審委員齊邦媛、馬各、鄭清文、李有成、張大春等人齊聚一堂。」

我看了,馬上火滾。初版缺了年份,那還情有可原,蓋新鮮熱辣也;但相隔這麼多年,誰還記得?而在「作者簡介」王小波時,有生年籍貫,有經歷,最後是「現任職於北京大學」。嗚呼!王小波逝世於1997年4月11日,已是26年前的事了。如此一部再版書,為何不好好編輯一下?交代一下?只照舊版一印就了事?

五位評審都是台灣知名作家。尤其是齊邦媛、張大春的作品,我讀了不少。只有鄭清文,我最為反感,曾在劉以鬯的《香港文學》狠評一番。

他們的評審經過、意見,都有記錄下來。最後決議,將另一部《廢五金少年的偉大夢想》,並列第一,取消第二名,將二份獎金共50萬台幣兩人平分。按文內透露,《廢五金》是台灣作者,但是誰?整本書沒說。

不得已,唯有上網一查,才得答案:

1.《聯合報》第13屆小說獎是1991年。

2.《廢五金》作者是李順興。作品不多,名聲不響,任職於中興大學外文系。

論才華,王小波當然是大勝李順興。可惜早逝,相信王小波心有不甘,據傳屍體火化時,不知何故,按掣壞了;檢查後,發覺小波一腳伸出卡住,才火不燃化不了。

當年看了《黃金時代》,編輯了《王二》時,對王小波便十分喜歡,尤其是他新寫的唐傳奇,更為愛讀。他死後粉絲特多,自認是王小波「一群特立獨行的狗」,這班「狗」,自我折墮,實是可笑。

最後要說的是,《黃金時代》讓我認識了什麼叫「破鞋」。

(來源:香港文匯報B07:文匯園 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