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為媒 梨園新銳謝曉瑩演繹香港故事

(大公報 記者 劉 毅)「我想用粵劇講述香港故事。」香港青年粵劇演員謝曉瑩能演能寫,不僅成立靈宵劇團、金靈宵、青靈宵等,打造品牌,更編寫並改編三十多部劇本。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6周年,伴隨香港與內地的全面通關,文化演出又恢復了往日的蓬勃,謝曉瑩也將在今年9月7日、8日推出由其編創、主演的全新創作粵劇《東方之珠》,聯合香港粵劇演員梁兆明、香港粵劇藝術家阮兆輝,演出香港歷史線索下的鮫人傳奇故事。

香港自1841年開埠以來,在漫漫歷史歲月的長河中,既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也在中外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中,逐步形成了香港的獨特優勢,為一眾本地藝術家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個人舞台,也為他們的創作注入了靈感,「我從小就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喜歡閱讀各類歷史故事,但當我翻看記載時,卻發現鮮有講述香港歷史的粵劇作品,遂讓我萌生了創作想法。」值此香港回歸26周年之際,謝曉瑩形容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氛圍在本地漸濃,令她感到是時候將目光投放在本地故事方面。

謝曉瑩粵劇作品《東方之珠》在香港中文大學實景拍攝。

編創「講·香港故事」系列

去年的此時,謝曉瑩還在擔憂演出能不能如期舉行、場館會不會因新冠疫情變化需要關閉。大公報記者今年再見到其本人,她整個人的神態都生動起來,「去年香港回歸紀念日時,我已經有創作《東方之珠》的想法,奈何當時因為一系列問題而未能成事。如今恰逢9月有演出時間,我認為是一個很合適的推出機會。且我決定門票在7月1日當日開售,更添意義。」

香港青年粵劇演員謝曉瑩希望以粵劇講好香港故事(大公報記者 劉毅 攝)

作為粵劇傳承有心人,謝曉瑩努力保持上佳狀態,為了之後的演出,她都忙着修訂劇本、準備演出、做直播……

「我想讓觀眾通過我書寫的故事,去了解香港如何從一個小漁村走向今日的國際大都會,香港的歷史不是從鴉片戰爭後才開始流傳,而是早在明代甚至更古的時代,香港就已經開始了它自己的歷史進程。」謝曉瑩表示:「今天的人,常去屯門三聖村品嘗海鮮,其實大家經過的三聖村石碑(《東方之珠》中稱為神石),正是歷史留下的遺跡。我希望作品可以傳遞出代代相傳的主旨,全劇由明朝屯門海戰敘述至現代,由我們所熟知的三聖村,以及謝氏漁村一位謝姓老人作為貫穿主線。」

謝曉瑩編創的《東方之珠》乃「講·香港故事」系列的首個作品,根據香港歷史為背景,將發生在明朝正德年間的屯門海戰、大埔海港鮫人出沒以及漁村的傳說作為背景,令歷史與鮫人傳說相結合,成為講香港故事的粵劇作品,「整個故事情節會沿着香港歷史時間線發展,穿插有神話成分。」

今時今日的謝曉瑩,可以盡情講述她想講述的香港故事,但在她成長的階段,香港尚未回歸祖國,「當時學校是英文教學,電視上會看到英女王的新聞,但我喜歡粵劇和中國文學,卻常被其他同學取笑。」待到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之後,她即刻產生了濃烈的歸屬感,學校和同學都開始注意到她學習粵劇的愛好,「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粵劇發展,令我這樣並非出生在粵劇世家的人,也能走上粵劇之路。」

珍惜機遇 「我是香港粵劇人」

在好時代做自己熱愛的事業、傳承粵劇,謝曉瑩珍惜每一次踏台板的機會,積極拓展傳承粵劇的新方式,譬如開直播、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視角撰寫劇本等,「為了吸引愈來愈多人關注粵劇藝術,我可以用任何方式去演繹,但內核還是傳統粵劇。」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去年,她憑藉作品《畫皮》及《馬湘蘭》成功申請到「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謝曉瑩作品《馬湘蘭》劇照。

三年疫情,令謝曉瑩錯失了太多去大灣區其他城市交流的機會,未來,她期待能多往大灣區內地城市表演香港粵劇,「香港的粵劇演出,比較注重設計強情節,內地的粵劇演員則有很強的表演力,兩地完全可以在交流之時做到優勢互鑒。」

為了增進對內地的了解,今年上半年,謝曉瑩還去了江南地區,一路上感受到內地風土人情之新風貌、新變化,覺得甚是興奮。回到香港後,也令她更加堅定繼續講好香港故事,「身為香港粵劇人,我會一直將香港故事,乃至中國故事,一直創作下去。」

專場闡釋|九個女角 九型人格

作為「才女花旦」,謝曉瑩擁有高學歷,熱愛粵劇,只要是有利於粵劇發展的新嘗試,她都願意去做。大公報記者採訪當日,看到她染了一頭桃紅色的頭髮,十分潮流,正如她書寫的一個個女性故事,雖取材自傳統經典,卻各有創新。

謝曉瑩先是憑藉《畫皮》和《馬湘蘭》成功入圍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項目,隨後又創作大型粵劇演出《重生趙飛燕》,戲中女性的角色設定可圈可點,遠非傳統設定。「之所以熱愛創作女性主題粵劇故事,因為我本身就是女性,就應該為她們發聲。」謝曉瑩表示。

謝曉瑩憑藉《畫皮》成功申請到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

今年9月10日至11日,她將會推出「靈宵作品展|女角九宮格專場」,以戲曲「旦本主題戲」的模式,將九型人格概念注入靈宵原創作品中九個個性形象不一的女角,包括《重生趙飛燕》的趙飛燕、《箭為媒》的徐鳳珠、《鳳求凰》的卓文君、《連城》的史連城、《風塵三俠》的紅拂女、《西河救夫》的韓玉鳳、《畫皮》的媚娘、《穆桂英下山》的穆桂英、《白蛇會子》的白素貞,再分成「痴女、烈女、妖女」等三大主題劇場,探討古今女性形象的變化。

「我想以這樣的女性劇場形式,以年輕人群體中流行的九型人格概念,吸引他們入場觀戲,吸引新觀眾要有新方式。」謝曉瑩道。

此外,「靈宵作品展」展演的還包括原創粵劇《宋徽宗·李師師·周邦彥》,以紀念林錦堂逝世10周年。10年前,林錦堂有意提攜謝曉瑩為正印花旦,但劇作尚未完成,林錦堂已離開人世。如今,此劇再由林錦堂徒弟梁兆明聯合謝曉瑩擔當主演。

粵劇演出 灣區綻姿采

粵劇素有「南國紅豆」之美譽。香港回歸祖國後,粵港澳三地展開積極的文化交流。2003年,粵港澳三地政府開始籌劃粵劇「申遺」工作;2009年,粵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近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也逐漸提上發展日程。香港與內地粵劇藝術家交流頻密,藝術家之間取長補短,合力推動粵劇傳承,也令粵劇成為講述大灣區同根同源故事的重要文化。

為了進一步展現國家對香港粵劇發展的重視,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於2019年1月正式開幕,成為香港專為戲曲表演而建設的文化場館。西九戲曲中心的落成,令本地粵劇界備受鼓舞;中心內的茶館劇場,觀眾既可觀看演出,也能品嘗現場的茶點,真正做到了將粵劇融入大家的生活。

香港回歸祖國的26年間,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粵劇發展,先後設立了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和粵劇發展基金,以資助有關粵劇發展的研究、推廣等活動。2003年,香港特區政府開始把粵劇列入中小學校音樂課程,並陸續開辦粵劇音樂工作坊,並於2012年將粵劇納入新高中學制音樂考試課程。

今年,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社會復常,也令粵劇的演出恢復了以往的蓬勃。香港青年粵劇演員謝曉瑩表示,計劃於7月3日前往廣州,以觀摩由其改編的粵劇《南海十三郎》,並說:「如今兩地粵劇交流恢復了往日的繁盛,未來愈來愈多本地粵劇團都會去大灣區內地城市演出。」

去年,謝曉瑩兩部粵劇作品都成功申請到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她認為這是國家對她這位本地粵劇工作者的莫大鼓勵。

2023年,一年一度的中國戲曲節如期開鑼,好戲連連。當中不僅匯聚不少內地優秀地方戲,更會舉行「粵劇武生藝術專場」。到了10月,西九戲曲中心更將舉辦新一屆的小劇場戲曲節,展示小劇場粵劇之魅力。

非遺瑰寶

作為香港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在香港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其間湧現了不少優秀的粵劇藝術家,他們的代表作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常演不衰。譬如任劍輝、白雪仙經典之作《帝女花》,麥炳榮和鳳凰女的《鳳閣恩仇未了情》,林家聲《胡不歸》、《三氣周瑜》,任冰兒《無情寶劍有情天》等,以及近年票房場場爆滿的粵劇藝術家龍劍笙的《紫釵記》等。

(來源:大公報A6:文化 202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