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父守護愛子身心 讓他堅信天生缺左手是最特別一個

Kevin(右)樂觀、堅實、對家庭負責的態度,深深影響了皓軒的成長。(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父賜予的禮物,但假若小孩是一顆「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時,父母會否也能做到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呢?昨日父親節,香港文匯報專訪天生缺失左手的皓軒及其父母,講述這個平凡家庭背後的不平凡父愛故事。皓軒爸爸Kevin樂觀、堅實、對家庭負責的態度,深深影響了皓軒的成長。而天生殘障並未給皓軒的人生蒙上陰影,反而令他努力發掘自身特長,書寫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未來。 

訪問在大清早進行,皓軒一家神清氣爽地出現在記者面前,全無早起的倦意。Kevin表示,別看皓軒今年才10歲,他卻是愛好多多的「小忙人」,在高爾夫球和國際象棋上都頗有天賦,一家人早已習慣周末一早就帶着皓軒奔赴不同城市參加訓練和比賽。

一家三口齊樂融融。(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長大也想成為爸爸這樣的人」

「大部分的高爾夫球比賽都在早上舉行,我們有時需要4點幾起床,五六點鐘就要出發,全家人的時間表都圍繞着皓軒。」為了兒子起早貪黑的付出,Kevin坦言,並不覺得辛苦,更不怕犧牲私人時間,反而覺得一個家庭能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是彌足珍貴的體驗。

被問及爸爸是個怎樣的人時,皓軒一時間語塞,但他立刻緊緊摟住爸爸手臂的動作,足以說明對父親的信任和依戀。在媽媽的啟發下,皓軒說出了爸爸的諸多優點:「他對我要求不多,很認真,有規律,好愛錫我,愛家庭,我長大也想成為爸爸這樣的人。」

獨立解決生活瑣事 如玩遊戲

雖有父母的關愛呵護,但作為殘障人士,皓軒的生活難免會充斥普通人不會遇到的困難,連穿衣服、擰瓶蓋、剪指甲等小事,都需要格外努力才能完成。Kevin指,為了讓兒子不會因生活瑣事而產生過多挫敗感,他會鼓勵皓軒將完成這些活動看作一個個遊戲,例如剪指甲時,皓軒的右手可以自如地為左手修剪,但輪到左手時,則要將右手和指甲刀都平放在桌面上,對好位置後,由左手一下下地按住指甲鉗,類似玩遊戲時的點按動作,「他剪完之後都會有小小成就感。」

由於需要兩手協作,皓軒小時候一直無法獨立完成切牛扒,但有一天他嘗試用左手按住豎起的叉子,以固定牛扒,右手如常切鋸,終於完成了這一個「不可能任務」。當天他不但獨立切完自己的食物,還為父母分別切好了肉塊,令Kevin倍感欣慰。

社交亦是皓軒遇到的挑戰之一,每逢開學前,父母都會與班級老師提前溝通,讓同學們對皓軒的情況有心理準備,皓軒亦從未因身體缺陷在校受到欺凌,但社會人士的評價則難以控制。有時一家人出街,會有路人以奇怪的眼光望向他們,偶爾還有人在旁小聲評論「真是慘啊」云云。每每遇到這種情況,皓軒都會自信回應,「我天生是這樣!」

Kevin說,夫婦倆很注重維護皓軒的自尊心,無論在與陌生人或同學的相處中,都不希望皓軒因為手部情況而自卑,而是能夠坦然地接受自己,「要以他自己的感受為先,有時朋友仔想看看他的左手,他覺得心理OK、對方沒有惡意,也會大方地展示給人看。」因為父母的珍視,皓軒亦以自己為傲,「我是最特別的一個。」

產檢發現異常仍願產子

為幫助更多像皓軒一樣患有「先天手差異」的病童家庭,Kevin與太太Edwina於2019年共同創辦了「牽手同行協會」,定期舉辦活動,讓其他患兒家庭一同體驗攀岩、帆船、射擊等平日較少機會接觸的運動,並向相關家長傳授育兒經驗。皓軒媽媽Edwina說,很多家長會擔憂小朋友究竟能否勝任這些運動,但協會認為無論最後是否能夠掌握,都應讓小朋友有機會嘗試,他們可在運動中領會不同的價值觀,盡可能地開發潛力。

Kevin亦秉承相似理念,在接受記者訪問過程中他數次強調,孩子是天父賜予的禮物,每個孩子都有其閃光點。正是這份信仰,讓夫婦倆當初在產檢發現異常的情況下仍願意誕下皓軒,至今亦無悔這一決定。「小孩子的成長就好像寫一本書,一本屬於他們自己的書,爸爸媽媽參與並不多,最多只可以參與寫序言。我們能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的目標主旨,讓他們書寫一個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故事。」

兒球場揮每一桿 父身影總伴在旁

年僅10歲的皓軒已參加大大小小近50次高爾夫球比賽,由於極少有為青少年殘疾人士專門設立的比賽,大多數時候他都要與雙手健全的朋輩同場競技。單手揮桿的皓軒,需要付出多幾倍的努力,才能獲得同等的平衡感和準繩度,即便如此他亦努力克服,多次取得不錯的成績,更曾奪得第三名的好成績。而父親的身影在每次比賽中都從不曾缺席,訓練時,他是司機;賽前準備時,他是球僮;賽後又化身為良師,與皓軒一起探討場上表現,教他如何以平常心面對輸贏。

單手揮桿的皓軒,需要付出多幾倍的努力。(受訪者供圖)

談及打高爾夫球,皓軒的臉上立即泛起自信的笑容,看得出他十分享受這項運動。皓軒笑稱自己每次比賽都「輸球」,因為從未取得過第一名,只有冠軍才是贏家。Kevin立即寬慰兒子,指比賽重在過程,每次他能夠站在場上與其他健全的小朋友完成比賽,已經是一種勝利。「即使這次我們不是第一名,下次可以繼續努力,一項運動總有起伏,比賽後我和太太都會和皓軒一起聊這件事,當我們把焦點放在整個經歷時,收穫會更多。」

忍傷痛看完兒子比賽

令Kevin最難忘的始終是皓軒的第一場球賽,當時皓軒只有7歲。一家人懷着興奮的心情駕車前往比賽場地,當車停在一個小山坡上,Kevin下車打開車門後沒有站穩,不慎摔倒滾落山坡,站起身時已是全身血污,手臂和腿上布滿擦傷。當講述這段經過時,皓軒數次打斷爸爸,指不願回想那次讓他覺得心痛、恐怖的經歷,可見他對父親的心疼。

因為擔心父親的傷勢,當時皓軒決定不去參賽,要送爸爸去醫院。而父親愛子的心情也是同樣殷切,為了不影響兒子,Kevin忍痛來到賽場上的醫務室,進行了簡單止血包紮,更全程堅持看完了兒子的比賽,這份慈父心意令聽者動容。

(來源:香港文匯報A04:要聞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