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復常 警惕心靈「長新冠」

新冠疫情告一段落,大家應加強對精神健康的認知。

文/麥永接

近日香港發生涉及精神病患的不幸事件,敲響了全城警號。作為精神科專科醫生,我最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而對精神病患者產生恐懼,或者自己情緒出了問題,也諱疾忌醫。剛剛相反,我們要正視精神健康問題,有需要時及早求助。

雖然相關的暴力畫面可能仍然困擾大家,根據外國醫學研究顯示,涉及嚴重精神病的暴力事件佔整體暴力數字少於5%,屬於少數,香港情況亦大致相若。相比精神分裂症等較嚴重的精神問題,其他如焦慮、抑鬱、失眠等精神問題,一樣影響深遠,大家應加強對精神健康的基本認知。可惜,香港大眾的求助率並不理想。

正視精神健康問題

今年五月,醫務衞生局發表了委託香港大學對15歲至24歲青年精神健康追蹤的調查報告,發現3000名參與研究者當中,有接近兩成曾出現自殺念頭;而且其中患精神疾病的,竟有高達七成半未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療。

面對三年的「世紀疫情」,精神健康問題更加惡化。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去年中發表報告,指新冠疫情促使全球焦慮及抑鬱症病發率增加25%。

疫情期間,大家都爭分奪秒救命,很容易忽略精神健康。無論市民在疫情中有沒有病倒,很多人都因為自身或家人生命受到威脅、社交限制、學習/工作或經濟等困難,心靈受到不同程度的創傷,出現心靈上的「長新冠」。

「忘記」傷痛非良方

當疫情告一段落,很多人誤以為忘記傷痛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但假使沒有適當處理負面情緒,人往往無法成長。當傷痛再次來襲,潛伏的情緒病便會湧現。

情況像2003年「沙士」肆虐時。當時筆者在「沙士」爆發後,曾醫治重災區聯合醫院和淘大花園的病人。雖然該次疫症在三個月內迅速消失,但不少患者飽受長期心理創傷。筆者曾於國際醫學期刊發表報告,指疫症爆發兩年半後,仍有近三分之一的康復者有某種精神科情緒問題,四分之一的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等。於是,我和好幾位精神科醫護人員曾與一群「沙士」康復者,重返淘大花園,一起拍攝照片,讓他們回顧(revisit)和重整(reprocess)疫下情緒,藉以處理創傷後壓力問題。

這亦促使筆者於2013年創辦非牟利機構「心影薈」,透過攝影這個藝術媒介,發揮「自療」的作用。

心悸失眠或因情緒問題

精神健康不但影響情緒,亦有個案是病人身體出現成因不明的毛病,很多病人意識不到是情緒出現問題。

不明原因的身體毛病例如失眠,可能與情緒有關。

許先生當了十年廚師,因新冠疫情而失業,他為了養活一家四口,轉行賣菜、做地盤,但因疫情多次被炒而陷入經濟危機。其間他不斷出現心跳時快時慢、手震、大量流汗、失眠等症狀。許先生入過急症室,做了多項檢查,看了不少中西醫,仍未發現是患上情緒病。最嚴重時,他甚至想跳海自殺,但想起一對兒女,才打消輕生念頭。

後來幾經轉折,許先生確診患上抑鬱症,但政府排期看病長達三年。幸好他的太太尋求社工協助取得資助,丈夫獲轉介至私家精神科醫生。服藥一段日子後,許先生情況好轉,加上找回廚師工作,太太亦有兼職,許先生的症狀漸漸消失,身心踏上復常之路。

男性的情緒病發病雖然比女性低,但男性因自尊心強,較難釋放情緒,一旦患上情緒病,更加高危。根據警方數字,歷年來男比女的自殺率高一倍,可見一斑。

攝影「自療」解心結

今年適逢「心影薈」成立十周年,我們特別撰寫了《疫情 亦晴》一書,並於中環街市舉辦攝影展(即日起至6月21日)。

《疫情 亦晴》其中一幅攝影作品。

書中以捕捉疫下香港的攝影佳作為經,十個真實故事為緯,讓市民回顧和重整情緒。逾百幀收入書中的攝影作品,皆是「心影薈」在三年疫情期間,從坊間徵集數千張作品中精選而來。希望大家可以透過攝影「自療」,從而解開心結,踏上復常之路。書中更附上由精神科專科醫生、心理學家、資深社工撰寫的十個「護心錦囊」,就像一服心靈疫苗,助人「抗逆、自療」。

《疫情 亦晴》最後四頁,我們搜羅了全港精神健康求助資料,希望加強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知,提高警覺,適時向有需要的朋友伸出援手。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來源:大公報A18:副刊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