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故事40|毛澤東1945年題贈《大公報》「為人民服務」薪火傳

文/馬浩亮

今年是已故國家領導人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在毛澤東一生諸多的題詞中,「為人民服務」是使用次數最多的。而他第一次專門以這五個字題詞,正是1945年在重慶題贈《大公報》。在眾多版本的題詞中,大公報版的「為人民服務」也是應用場景最多的之一,遍布全國各地千千萬萬的單位,成為百年大黨與百年大報歷史淵源的最好見證。

1944年6月3日,毛澤東(前排左二)在陝北延安接見了 「中外記者參觀團」 ,毛澤東右邊為《大公報》記者孔昭愷(前排左一)。 資料圖片

「為人民服務」,明文載入《中國共產黨章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各級黨政軍公職人員必須恪守的行動準則和信念指針,在中國具有無可比擬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中南海正門新華門的影壁上,毛澤東題寫的「為人民服務」五個金色大字在紅色背景映襯下熠熠生輝。

1945年9月20日晚,毛澤東為《大公報》題寫 「為人民服務」 五個大字。

寫進中共黨章

毛澤東最早提出「為人民服務」這一概念,有據可查是在1939年2月就《孔子的哲學思想》一文致信張聞天進行探討,毛澤東認為儒家「是仁於統治者階級而不仁於大眾的;勇於壓迫人民,勇於守衛封建制度,而不勇於為人民服務的。」

1942年5月,他又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指出:「對於過去時代的文藝形式,我們也並不拒絕利用,但這些舊形式到了我們手裏,給了改造,加進了新內容,也就變成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東西了。」這已經是在將「為人民服務」與指導具體工作相結合了。

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烈士追悼會上,毛澤東以《為人民服務》為題,首次系統地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他指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麼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

在此基礎上,毛澤東又進一步完善提出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944年10月4日,他在延安中央印刷廠禮堂向《解放日報》和新華社工作人員講話時指出:「我希望新聞工作者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1945年4月23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大開幕詞中告誡全黨:「我們應該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服務。」七大正式將「為人民服務」寫進黨章。

1944年,毛澤東在延安為鄒韜奮題寫的輓詞。

延安三度題詞

除了在會議報告、講話、演講等不同場合闡述「為人民服務」外,這五個字也多次被毛澤東用於題詞,成為其他一生題詞中使用次數最多的關鍵「熱詞」。而他第一次單獨專門用這五個字題詞,則是1945年10月在重慶談判期間為大公報館而題。

在此之前,「為人民服務」曾三次出現在毛澤東的相關題詞中,且均是在延安所題寫。1944年7月,著名新聞記者、出版家鄒韜奮在上海病逝。同年11月15日,毛澤東在延安題寫輓詞:「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鄒韜奮先生的精神,這就是他之所以感動人的地方。」

1944年冬,毛澤東為中央社會部編輯出版的《書報簡訊》雜誌題詞:「書報簡訊辦得很好,希望繼續努力,為黨即是為人民服務。」

1945年5月,毛澤東又為八路軍120師359旅719團烈士紀念碑題詞:「熱愛人民,真誠地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359旅是八路軍的6大主力部隊之一。著名歌曲《南泥灣》中就有「三五九旅是模範」的歌詞,在中國內地傳唱度極高。而719團曾在山西廣靈縣邵家莊伏擊戰痛擊日軍,蔣介石亦專門發稿表揚該部「斬獲甚眾,應傳令嘉獎」。

從上述三份題詞看,「為人民服務」都是包含在題詞內的一部分。而為《大公報》題寫「為人民服務」,既是毛澤東第一次在延安之外題詞,也是他第一次言簡意賅、精粹凝練地用這五個字題詞。

做客大公報館

在1926年由吳鼎昌、胡政之、張季鸞「三駕馬車」接手後,《大公報》聲譽日隆,成為全國報界翹楚。對於共產黨,《大公報》秉持客觀立場,而非追隨國民黨官方腔調人云亦云。上世紀30年代,《大公報》發表了記者范長江的西北通訊系列,詳細介紹了紅軍的長征壯舉以及共產黨在西北的發展,引發轟動。1937年2月,范長江訪問延安,毛澤東與其徹夜長談。

毛澤東在甘肅哈達鋪看到《大公報》上有關陝北紅軍的消息,作出了 「到陝北去」 的戰略抉擇,改寫了紅軍和共產黨的命運。 資料圖片

《大公報》與毛澤東還有一段特殊淵源。當紅軍長征途中面臨何去何從的艱難抉擇時,毛澤東正是在甘肅哈達鋪看到《大公報》上有關陝北紅軍的消息,作出了「到陝北去」的戰略抉擇,改寫了紅軍和共產黨的命運。

位於甘肅南梁革命紀念館前的《大公報》雕塑。

抗戰期間,《大公報》多次報道八路軍平型關大捷、奇襲陽明堡等消息。戰地記者陸詒、徐盈也曾赴陝北、山西,當面採訪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朱德等人,介紹中共的抗戰方略與建設成就。《大公報》的相關工作,幫助外界更好地了解共產黨的真實情況,打破了國民黨媒體長期以來的歪曲污衊,也因此得到了毛澤東的格外看重。

日本投降前夕,原任《大公報》社長、時任國民政府文官長的吳鼎昌,向蔣介石建議,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舉行和平談判。

1945年8月16日,《大公報》發表社評《日本投降了》。 資料圖片

1945年8月16日,《大公報》發表社評《日本投降了》。這篇長達2600字的文章行雲流水,酣暢淋漓,除了表達勝利的喜悅、追念抗戰的艱辛、痛斥日寇的敗亡之外,在文章結尾表達了對毛澤東的熱切期盼。

社評寫道:「在我們歡慶勝利到來之時,國內也有一個令人興奮的新聞,就是蔣主席致電毛澤東先生,請其剋日來渝,共商國是……果使國家的統一與團結完成於一席談,那真是喜上加喜,不但八年抗戰為不虛,且將奠定國家建設的千年大計!忠貞愛國的中國人,都在翹待毛先生的惠然肯來了!」

1945年8月29日,《大公報》在要聞版刊登了毛澤東抵渝的消息,並在頭條位置破例刊登了一幅自製的毛澤東木刻頭像。時任《大公報》總編輯王芸生則寫了社論《毛澤東先生來了!》。資料圖片

背負國人厚望,8月28日,毛澤東抵達重慶。在渝四十多天,除開在集體活動場合的碰面外,毛澤東與大公報人有多次專門的禮尚往來。

9月5日下午3時,毛澤東在重慶紅岩新村中共南方局辦事處接待《大公報》總編輯王芸生、編輯主任孔昭愷、採訪主任王文彬三人,王炳南(建國後任外交部副部長)在側負責記錄。毛澤東着重講了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問題。言無不盡,侃侃而談,令王芸生等倍感親切。談話進行了3個小時,毛澤東留三人吃晚飯,並由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作陪。飯後,又派車將三人送回大公報館。

9月20日,毛澤東第二次在紅岩新村與王芸生等三人談話。三人回到報館後,大公報總經理胡政之隨即以個人名義發出請柬,在李子壩大公報館宴請毛澤東和中共代表團。當晚七時許,毛澤東、周恩來一行抵達,受到熱烈歡迎。

晚宴結束之際,《大公報》員工提出了題詞的請求。毛澤東欣然揮毫,寫下了「為人民服務」五個大字。筆意瀟灑,語義雙關,既宣示表達了中共的立場信念,又是對筆錄歷史、文章報國、與敵寇不屈不撓作鬥爭的《大公報》,給予了充分肯定、寄予了深切厚望。

自此,「為人民服務」首次單獨作為題詞出現在了毛澤東的書法作品中,並成為傳播最廣、知名度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中南海新華門影壁上的「為人民服務」。

登上中南海新華門影壁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建國之後,毛澤東又多次題寫「為人民服務」。與延安時期類似,多數時候是將這五個字融入題詞全文中,而很少像在大公報館那樣單獨題寫。

譬如,1949年11月,他為中央軍委工程學校題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1950年7月,為衛士長李銀橋在筆記本上題寫「努力學習,學好後再做工作,為人民服務」;1965年8月,在回信江西廬山療養院護士鍾學坤時,附贈題詞「學習白求恩,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1970年6月,為鐵道兵司令部題詞「勤學苦練,為人民服務」。

而最莊嚴的一處,無疑是中南海新華門影壁上的五個大字。自1949年夏天,毛澤東搬入中南海辦公,新華門影壁長期仍延續袁世凱時修建的樣貌,深灰色磚壁中央雕刻橢圓形圖案,四角雕刻花紋。

1967年的一天,毛澤東與中央警衛局局長汪東興乘車經過新華門,提出「影壁是不是考慮給它用起來?」汪東興當即提議刻上毛澤東寫的「為人民服務」,得到了毛澤東的同意。而後,中央辦公廳、中央警衛局從毛澤東的條幅中挑選了一幅,木刻了「為人民服務」五個紅字,黏在影壁上。1970年,又進行了重新修飾,變成紅底金字,並一直保留至今。

時至今日,諸多版本之中,新華門影壁上的「為人民服務」和為《大公報》題寫的「為人民服務」,是最為常見的兩個,被以浮雕、牌匾、鏤刻、橫額等多種方式,廣泛複製到黨政機關、工廠、村鎮、景區、博物館、紀念館等諸多場所。粗略估計,大公報版本的數量可能更多一些。

這些題詞各有藝術風采,隨時光流轉,歷史文化積澱日益厚重,也在《大公報》120多年的歷史上鐫刻下一道獨特的珍貴印記,激勵一代代報人薪火相傳,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

(來源:大公報A23:文化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