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學子研習河西走廊 感受絲綢之路歷史文化

(大公文匯網記者 郭濤)「這次最期盼的就是能夠到敦煌看世界知名的文化遺產,我是學歷史專業的,所以對這個特別感興趣,我這是第一次來西北,很想多了解當地的文化習俗。」6月9日,在2023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文化行者研學研習計劃啟動儀式上,來自香港大學中國歷史專業三年級的吳同學對接下來的行程充滿期待。
當日,由蘭州大學舉辦的2023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文化行者研學研習計劃在甘肅蘭州啟動,甘肅省政協副主席郭天康,甘肅省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馬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中心副主任袁雪松,蘭州大學副校長範寶軍,澳門文物大使、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理事長吳芷慧和蘭州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歷史文化學院、管理學院負責人出席啟動儀式。來自蘭州大學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15所海峽兩岸四地高校125名青年學子參與了啟動儀式。
據了解,從2014年開始,蘭州大學連續組織舉辦「文化遺產友好使者研習營」、「絲綢之路民族社區訪問計劃」等對港澳台教育文化交流活動,兩岸四地55所高校近千名青年受邀來校研學交流。蘭州大學副校長範寶軍表示,文化行者研學研習實施十年來,一大批青年學子來甘學習交流,西部研學研習成為了兩岸四地青少年領略祖國深厚歷史文化積澱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思政大課堂」,「感知西部·讀懂祖國」成為兩岸四地青少年開闊視野和實踐成長的共同信念,為促進內地和港澳、大陸和台灣青年「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貢獻了力量。希望更多青年人在參訪學習中成為真正的「文化行者」,丈量萬里山河,對話悠久歷史,感受偉大成就、深悟家國情懷。
今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文化行者研學研習計劃」包括「文化遺產友好使者絲綢之路研習營」和「絲綢之路民族社區訪問計劃實踐課程」等兩項教育部對港澳台教育文化交流活動,青年學子走進西部,依託絲綢之路沿線的歷史古迹、壯美山川、多彩民族等豐富歷史文化資源,和蘭州大學歷史學、敦煌學、管理學等相關特色學科優勢,結合「中華傳統工藝+」「中華歷史文化再現」「黃河文明」「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等社會熱點展開為期14天的研學研習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