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人大代表訪粵:發揮香港金融優勢 助力湛江招商引才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赴粵專題調研組一行在麻章區金牛島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研,了解紅樹林保護。(記者黃寶儀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黃寶儀、帥誠)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赴粵專題調研組一行5日上午繼續在湛江調研,先後參觀了湛江規劃館和麻章區金牛島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人大代表們對湛江的環保發展和生態保護印象深刻,表示香港可以和湛江在環保等多個領域加深合作,同時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為包括湛江在內的內地城市招商引資、引進外國企業、科技人才等,共同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出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赴粵專題調研組一行5日上午繼續在湛江調研,圖為調研組在湛江規劃館內合照。(記者帥誠  攝)

紅樹林是一種生長在海岸帶、河口、沼澤等潮間帶環境下的特殊植物群落,它們的根繫可以在海水中生存,並且能夠抵禦潮水的衝擊和風暴的侵襲。這種植物群落在生態系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葦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4月來湛江考察時,也專程調研了金牛島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了解了紅樹林的生長情況。她介紹,金牛島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麻章區紅樹林保護區總面積3789.2公頃(56838畝),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記者粗略估算了一下,這一片區面積相當於香港米埔內后海灣約1500公頃濕地面積的2.5倍。

據介紹,這裏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是白骨壤、桐花樹、紅海欖、秋茄和木欖。人大代表們坐遊船在紅樹林中穿梭,仔細聆聽講解員介紹紅樹林的生長、繁育等故事,紛紛詢問紅樹林的年齡、颱風暴雨下如何抵抗等問題。期間,人大代表們品嘗了紅樹林品種之一桐花樹所產出的花蜜水,「沒有普通蜂蜜那麼甜膩,而且有一股特別的花香。」全國婦聯執委、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凌友詩稱讚道。人大代表們還對白骨壤這一紅樹林品種的白色根莖和一簇一簇的生長方式十分感興趣,對此講解員解釋說,紅樹林因其汁液中含有單寧酸,氧化後呈現紅色,亦是紅樹林名稱的來源,而其根莖形狀和顏色如白骨因而得名白骨壤。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赴粵專題調研組一行參觀湛江規劃館,了解湛江經濟社會最新發展情況。(記者黃寶儀 攝)

當張葦說起20年前曾到香港米埔進行調研時,人大代表們也很好奇香港與湛江在紅樹林保護方面有哪些異同,得知兩地工作非常類似後,香港特區政府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在環保合作方面,香港和湛江也有很廣闊的空間,無論是在經驗及技術方面都可以互相交流。陳帆認為,實際上科技、教育、經濟發展最重要都是因地因時制宜,不斷的交流和合作對香港發展乃至對國家整體發展都有極大好處,香港還可以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為包括湛江在內的內地城市招商引資、引進外國企業、科技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