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批紙短 家國情長1|僑批的歷史和現實雙重意義
文/郭一鳴
「錢2,我在」,汕頭市委書記溫湛濱本周三(24日)下午在香港大會堂舉行的「僑批紙短‧家國情長──汕頭僑批文化藝術展」揭幕儀式上,變身超級講解員,向參觀展覽的來賓和市民介紹:「『錢2』的意思,是寄兩塊錢,『我在』是報平安。文字極為簡短,是因為當年很多海外華僑不識字,寄錢給家鄉親人時要請人代筆寫一封『僑批』,代筆費按文字長短計算,有點像後來發電報按字收費,所以盡量簡短扼要。」
「僑批」俗稱「番批」是指當年海外華僑(俗稱「番客」)和家鄉親人聯絡的一種方式,匯款和家書合二為一。資料顯示,僑批盛行於清代中後期至民國年期,廣東、福建和浙江部分地區都開設不少僑批局,承接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地的僑批生意。潮汕一帶海外華僑眾多,早在道光年間,汕頭已設有僑批局。與僑批相關的一個特別職業叫做「水客」,就是經海上把華僑的錢財信物帶到國內的人,套用現代概念,當年的「水客」就是跨國物流從業員。持續一個多世紀的僑批現象,直到1970年代,所有海外匯款到內地全部經由中國銀行辦理,僑批才完成其歷史使命。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僑批」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僑批文化展首次走出境外
汕頭是著名僑鄉,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展開僑批文化研究,收集自19世紀初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逾10萬封僑批,並設立僑批文化展覽館,兩年多前,國家領導人視察汕頭時曾經到此參觀,稱讚「僑批紙短、家國情長」。這次汕頭市政府和香港汕頭社團總會在本港舉辦僑批文化展,是僑批文化首次走出境外。展品除了大批珍貴歷史圖片,還有一百多封僑批原件,當中不乏百年珍品,還有兩封特殊的僑批,一封是五十年代由馬來西亞砂撈越寄給潮安登隆都高義鄉的僑批貼有郵票,揭開郵票露出「港幣四十元」字樣。另一封寄往潮安江東都柚園村的僑批有「附餅乾壹佰塊」字樣,講解員說,因為當年東南亞一些國家「排華」,華僑不敢公開寄錢回家鄉,但割不斷親情,唯有採用「暗批」的辦法,用郵票遮蓋金額、用餅乾暗示現金,這是民間智慧。總之,過番人把對家鄉親人生計的責任扛在肩上,無論在海外多麼艱難,正如一位華僑所寫:「一息尚存,僑批斷無中斷之理」。
周三展覽揭幕儀式上有一位主禮嘉賓問,僑批為何不叫僑信,「批」字何解?這個問題有意思,有一種解釋說閩南話稱信為「批」,有專家指「批」是語相通、俗相同的閩南和粵東僑鄉人及其海外鄉親對「信」的習慣叫法。筆者母語是潮州話,與閩南話同源,但讀不出「信」和「批」兩個字有相近之處,而且信從言,批從手,沒有關連。請教方言專家林倫倫教授,他說出另一個版本:有人說詞源是西班牙語的post,印尼的福建人先翻譯為「批」。總之這裏面有學問。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生前非常重視僑批文化,題寫「海邦剩馥、媲美徽學」八字,把僑批文化中誠信的意義和徽商的契約精神相提並論,海外寄批一諾千金,從未聽聞寄僑批出現失誤,這種無形的合約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百業競爭激烈的今天,但如何繼承和發揚這種文化傳統,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現實問題。
學生現場體驗僑批製作
揭幕儀式當天吸引很多市民參觀,也有西人對展覽感興趣,有中小學老師帶領學生前來參觀,小朋友在現場模擬當年老一輩寫僑批的做法,在特製的明信片上寫下自己的心願,投進一個特製的郵筒,這是一種特殊的體驗。時光不會倒流,歷史應當銘記。筆者從今年年初在汕頭首次參觀僑批展覽,到參與籌辦本次在香港舉辦「僑批紙短‧家國情長──汕頭僑批文化藝術展」,深深感受當年華僑在海外謀生之艱辛,以及他們對家鄉、對親人的牽掛與責任。僑批是中國人重視親情、熱愛故土的最佳寫照。僑批也是研究近代華僑史、家族史、經濟史金融史、郵政史、中外交通史等等的珍貴檔案。本次展覽時間由即日起至31日。
(來源:大公報A17:文化 2023/05/2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