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名家談7|中國產業轉型 港服務業優勢大

英國經濟問題專家、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羅思義(受訪者供圖)

(大公報 記者 朱燁)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香港也在年初發布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出要從五個方向發力,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當下,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就此,英國經濟問題專家、前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羅思義(John Ross)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中國正從勞動力密集型向高附加值產業邁進,這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而香港有着不可替代的優勢,即便拋開離岸基地的功能,它也會是中國高質量發展中極其重要的部分。

談及香港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更多優勢,羅思義表示,香港經濟有兩個特點,首先,它位於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最中心位置,其次,香港有全球金融中心的優勢。「中國需要一個承擔人民幣和其他金融業務的離岸基地,而香港就是最理想的選擇。」

香港獨特優勢明顯

羅思義說,在金融業、服務業、高科技等領域,香港和內地都有着密切的聯繫。「香港有着不可替代的優勢,即便拋開離岸基地的功能,它也會是中國高質量發展中極其重要的部分。」

他指出,香港是中國人口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個獨特的優勢。」他表示,對於那些出於各種原因不想進入中國內地設立公司的海外企業而言,香港是一個門戶,可以作為他們的海外業務基地,對於內地公司出海來說,也是如此。香港是中國最具國際化的地方,尤其是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優勢更加明顯。「它既能與內地密切相連,得到國家的支持,又能享有不同的經濟制度,這對於跨國公司設立基地,無疑非常有吸引力,因此,它在整個地區的勞動分工中起着關鍵又特殊的作用。」

芯片領域機會廣闊

今年2月6日零時起,內地與港澳人員往來全面恢復,同時還取消了經粵港陸路口岸出入境預約通關安排。這也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按下了快捷鍵。

在羅思義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科技中心之一,另外一個是加州。他曾經就大灣區的話題發表演講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領頭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在全球價值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還提到,加州雖然是美國科技最先進的州,但在5G、電子支付、高鐵建設等方面已經落後。

羅思義表示,「中國最先進的部分在粵港澳大灣區,在這個綜合經濟區內,不同城市各有擅長,製造業、零售業等行業應有盡有。」其中,深圳和香港兩地尤為突出,而兩個城市的結合,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深圳的高科技產業發展不容小覷。」他說,經過40多年的發展,深圳已經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了國際化都市,不再「廉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深圳高新技術創新型企業已超過3萬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合計10155.51億元,其先進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到72.1%,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比也達到了67.3%。

羅思義表示,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主要經濟體,有很多國家或地區都想在中國(尤其是內地)的芯片領域,發揮特殊作用。比如新加坡,其所具備的價格優勢和成熟的半導體產業鏈生態環境,就吸引了一些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但是新加坡畢竟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香港如果能抓住機會,在該領域受益,將是非常幸運的。」

綠色先行|綠色金融是重要一環

今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2023/2024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從五個方向發力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包括數字經濟、Web3(第三代互聯網)、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引進企業、匯聚人才。對此,羅思義表示,五個方面對於高質量發展而言,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綠色發展。

「不幸的是,世界上一些國家已經放棄了減少碳排放的目標,而中國一直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付出努力,比如不斷提高碳排放強度的削減幅度,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等。」他說,事實上,從環境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現在已經在世界上佔據主導地位,中國的製造能力將使可再生能源的價格下降成為可能,其中包括但不限於風能和太陽能,而應對氣候變化能否收到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此。「我看到,中國沒有放棄任何關於氣候變化或綠色發展的目標,當然,綠色製造體系、綠色金融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這不僅對中國很重要,對全球也是如此。

香港科學園有不少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企業進駐(中通社)

調整心態|香港角色配合國家發展

談及對香港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羅思義說,最重要的是香港需要在整個中國的發展中找準自己的位置。「不幸的是,有些人仍然活在『港英時代』,他們認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是獨立於內地之外的部分,這導致了錯誤的想法,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2019年的事件。」他說,「香港必須擺脫『港英』心態,必須忘記被英國統治的時期,必須考慮自己在中國整體發展方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羅思義打比方稱,假設中國是一個高質量服務部門,而香港只在其中做一份小小的職位,如果香港要佔據更多高質量服務的位置,就需要扮演中國更需要的角色,發揮其他地區所沒有的作用。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比重近30%,製造業規模已經連續13年居世界首位。「中國有全球最強大的製造業,但也有一些領域亟待發展,香港是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亞洲頂尖國際食品餐飲及酒店設備展上,有展商展出食品吸引買家洽談生意(中新社)

話你知|何為綠色金融

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金融服務,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需求變化|內地對服務業需求增 港可發揮特長

2005年,羅思義首次以倫敦官員的身份來到中國,之後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在了中國。2009年,羅思義赴上海交通大學任教,後來又成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的高級研究員。他曾對媒體表示,中國自1978年以來實現了世界歷史上最快速的持續經濟增長,使8.53億人擺脫了世界銀行定義的貧困。「作為一個經濟學家,後者也讓我感到震驚。中國創造了一種經濟制度,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在世界歷史上從未出現過,而其實際成果也是世界歷史上最成功的。」他認為,這些結果表明,中國取得的經濟實踐和理論成就在世界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TikTok(抖音海外版)在2021年取代了谷歌,成為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網站,而華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通信公司。」除了互聯網和IT領域,羅思義稱,中國經濟還呈現出其他特點,比如中國有穩居世界第一多年的光伏產業,風電發電裝機也處於世界首位。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1月透露,截止到2022年底,中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突破了7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處於世界第一。「中國正從勞動力密集型向着高附加值產業邁進,這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徵之一。」

羅思義認為,中國很快就會成為世界銀行規定的高收入國家,而這表明中國經濟正在變得更加富有成效,尤其在高附加值產品領域,或者說中國經濟已經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他表示,中國在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中佔有獨特的優勢地位,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目前現有高收入經濟體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6%,但中國人口本身就佔了世界人口的18%。他說,「中國成為一個高收入經濟體,將使生活在高收入經濟體的人口比例增加一倍以上。」

「當中國成為高收入經濟體後,這意味着,人民的需求也會相應增加。」他提醒,「當有一個屋頂為他們遮風擋雨後,人們就會衍生出其他想法,比如娛樂、旅遊、教育、健康、護理、影視、文化、醫療等,更高質量的生活追求。」在這種情況下,羅思義指出,服務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人們會為此花很多錢,而香港恰恰具備服務業方面的優勢。根據香港政府數據,2022年香港服務業佔GDP93.4%,是全球服務業主導程度最高的經濟體之一。

(來源:大公報A5:要聞 2023/05/22)

相關鏈接:

高質量發展名家談1 | 學者方舟:用創新思維規劃布局 北都,不是衛星城市

高質量發展名家談2|加快AI應用 香港要有時間表

名家談高質量發展3|港建「數據特區」 拓全球交換中心

高質量發展名家談4 | 研發港版ChatGPT 搶奪互聯網話語權

高質量發展名家談5 | 香港有條件 爭亞洲「加密一哥」

高質量發展名家談6|莫華倫:做好中外文化藝術交流 扶持高質量藝團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