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胃病(三)|詳解胃酸倒流五種常見證型

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緊張,食無定時,胃酸倒流正正是上班一族最常見的疾病。中醫認為胃酸倒流主要由於精神緊張,情志不舒、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或是素體虛弱等因素所致,而中醫中藥治療胃酸逆流有良好的療效。而在治療上則以辦證為主,中醫會根據患者的臨床徵狀及患者的體質,分為以下五種證型:

1. 肝胃鬱熱型

肝胃鬱熱型是胃酸倒流中最常見的一種證型。此型多發生在經常處於高壓力、抑鬱、焦慮、緊張狀態的人士。常以反酸、胸骨後或上腹部火燒心為主要症狀,伴有口苦、急躁易怒、胃痛、噯氣等,病人多為弦脈。另外,此型有一個重要的特點:胃酸倒流常因情緒因素誘發或加重。

治療方法

2. 氣鬱痰阻型

氣鬱痰阻型胃酸倒流常以咽喉不適為主症,如咽喉異物感、咽喉堵塞痞悶感,多伴胸悶,可以見到反流,夜間嗆咳,晨起有痰等,此類型人士常伴隨焦慮,舌苔薄白膩,脈弦滑。

治療方法

3. 脾虛濕熱型

脾虛濕熱型胃酸倒流常常表現為:餐後胃酸倒流,胃或胸骨後灼熱,胃飽滯感,反酸,或口酸、口苦、口黏膩不清爽,大便黏,舌苔白膩或黃膩。

治療方法

4. 中虛氣逆型

中虛氣逆型胃酸倒流常常表現為:反酸或反吐清水,消化能力差、食慾差,容易胃脹、胃痛,容易疲倦,大便爛,舌淡,舌兩側邊有牙齒印,脈弱。

治療方法

5. 瘀血阻絡型

瘀血阻絡型胃酸倒流多表現為:胸骨後疼痛、灼痛、刺痛,夜間胸骨後或劍突下不適;胃痛,後背痛;反酸,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出現嘔血、黑便。病人一般面色較暗、唇色黑,舌暗,舌上面有瘀點、瘀斑、瘀線,舌底靜脈青黑迂曲。

治療方法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內容節錄自《防治慢病・胃病治與養》,獲「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授權轉載。

馬劍穎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助理教授

中醫治胃病系列文章相關鏈接:

中醫治胃病(一)|長期胃酸倒流恐致食道腺癌?

中醫治胃病(二)|中醫如何治療胃酸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