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漁獲值百萬被捕僅罰數千 拖網捕魚趨猖獗
(香港文匯報 記者 文禮願)香港立法禁止拖網捕魚逾十年,不少漁民近日向香港文匯報反映禁令的震懾力漸減,香港水域的非法拖網捕魚愈趨猖獗。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隨同漁民出海巡察多個非法捕魚黑點,這些黑點鄰近內地水域,倘被發現也容易溜進內地海域,從而逃過香港水警的追捕。漁民團體投訴稱,不法分子有恃無恐,經常用電網殃及幾公里內的魚群,使其他漁民「魚毛都撈唔到」;這些非法拖網漁船一晚漁獲價值逾百萬元,法庭往往判罰數千元了事,「罰款當交租」仍有利可圖。團體促請執法部門加強巡查之餘,法庭應嚴厲判罰,包括充公拖網捕魚的漁船,以收阻嚇作用。
香港特區政府於2012年底立法禁止拖網捕魚,使本港水域的魚量一度獲得改善。然而近年由於疫情,內地對相關水域加強管控,有香港漁民轉而在本港水域大肆拖網捕魚。
兩年報警200次 違法者速逃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在香港漁民李國珍引領下,到大埔三門仔其中一個非法拖網捕魚的黑點巡察。他曾目擊幾艘拖網漁船夜間合力圍捕魚群,由於該處與內地水域相當接近,香港水警即使接報到場,漁船也能迅速逃往內地水域從而避過香港水警追捕。
李國珍憶述,今年2月2日晚上7時許,他在黃茅洲及赤洲一帶捕魚,目睹至少有3艘長約70米的漁船在塔門背進行拖網,他雖曾報警,但等水警趕到時,違法漁船早已逃之夭夭,令他非常氣結。他嘆道:「兩年來我報了不下200次警,結果係點?又係眼睜睜睇住佢哋走。」
拖網非死即暈 他人「魚毛都冇」
在大埔三門仔一帶水域捕魚27年的李國珍表示,在過去3年疫情下,非法拖網捕魚變本加厲,「幾乎隔晚就出現。一出動就幾艘(船),見過有7艘(船) ,佢哋一開動電網,發出的高能量令幾公里內的魚群被一網打盡。」他指拖網捕魚之所以被禁,全因其殺傷力實在驚人,「就算有季節性魚群游過,只要拖網一出,至少七成魚群被拖死拖暈。往後一星期,其他漁民連魚毛都撈唔到。」
他直言,香港實施「禁拖法例」初期,部分漁民有所收斂,及後發現即使拖網捕魚,也甚少被捕或追究,便有恃無恐。影響所及,守法漁民的漁量急跌七八成,收入大減,「幾年前高峰期時,一年漁獲價值達200萬元至400萬元,現在每年只有約100多萬元,扣除昂貴油費及人工開支,每月收入只得一二萬元,部分漁民惟有轉行做地盤工或保安。」
連海上漁具也遭拖走
從事捕魚40年的李樓生也身受其害。他慨嘆非法拖網捕魚猖獗,守法漁民則「無啖好食」。他踢爆:「非法拖網的船主會駛出80呎長的『單拖』漁船或逾100呎長的『雙拖』(漁船),駛入東坪洲、沙頭角、塔門背等,有時在香港仔、長洲、屯門等,都會見到佢哋蹤影。」行蹤雖有跡可尋,可是由於這批違法漁船大多於晚上11時至12時出沒,拖網至翌日清晨四五點鐘才收工離去。
拖網捕魚除了大量掠奪漁獲外,就連漁民放在海上的漁具也一併拖走,因此損失慘重。李樓生邊說邊拿出一塊俗稱「簾仔」的巨型魚網說:「這些網一般是漁民放在本港水域捉蟹,適當時候才回來收網,但只要拖網漁船一出現,整塊『簾仔』就被拖走,每塊『簾仔』價值2萬元,一拖就拖走十幾二十幅,漁民變相唔見十幾萬元。」
熄燈作業 險象環生
李樓生又指,由於非法拖網船行蹤鬼祟,不敢亮燈作業,導致險象環生:「曾試過有一艘非法捕魚的蝦艇橫衝直撞,結果收掣不及,艇邊木杆撞向另一艘漁船的駕駛室,幸好沒有搞出人命。」
為避險,香港漁民只好開動雷達追蹤其身影,但見慣風浪的李樓生有時會忍不住上前跟拖網不法分子理論,甚至亮起射燈「示威」,卻反被不法分子揶揄一番:「點解要我走?個海係你嘅? 」
拖網捕魚5宗罪
1. 過度捕撈
每年有數以百萬噸計的海洋生物,遭拖網吞噬。
2. 混合漁獲
拖網捕獲的漁獲中一些瀕危物種遭誤捕,成為犧牲者。
3. 動搖海床
拖網所經之海床生命殆盡,短期內難以復元如初。
4. 危害珊瑚
拖網所到之處,海洋珊瑚受到極大破壞。
5. 危及生態
海床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家園,拖網拖過後海洋生態岌岌可危
城大:禁拖網後海底生物量增235%
香港城市大學科研人員領導的一項跨院校研究,早年發表有關禁止拖網捕撈對香港海洋生態的影響,發現「拖網禁令」生效首兩年半,香港生物多樣性得到重大改善,常見於香港海洋環境的沉積物中的海洋底棲生物,例如甲殼類、多毛類蟲、海膽、海參、雙殼貝類及腹足類,數量都增加了,以及在更多的抽樣地點都能找到牠們的蹤影。
該研究結果顯示,與2012年禁令生效前後的調查相比,水體中懸浮固體的平均含量顯著降低了1.36 mg/L(即減少了約25%),而表層沉積物中總有機物的平均含量則顯著升高了1.6 mg/L(即增加了約29%),反映對海洋底棲生物棲息地的干擾減少。
此外,禁令實施後,海洋底棲物種的數量和豐富度顯著增加。沉積物樣本中發現的底棲物種種類平均數目從27.5種增加到48.3種(增加了約76%)。在每0.5平方米的採樣區域,沉積物樣本中發現的所有底棲生物的平均數量從253隻增加到848隻,增加了235%,而增加的情況在多毛類蟲和雙殼貝類中尤其突出,例如研究發現禁拖網後瀨尿蝦比之前更長和更重。
漁護署研用AI偵察非法拖網
就非法拖網猖獗現象,漁農自然護理署發言人日前回應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為打擊非法捕魚,該署已採取多項措施,包括聯同香港警方及內地執法單位進行聯合執法行動,由警方協助使用截船器截停拒絕停航接受檢查的拖網漁船。此外,亦與漁民團體合作,由漁民在海上協助巡邏及收集非法捕魚的情報。漁護署亦正研究利用人工智能(AI)偵察非法拖網捕魚。
3年巡邏5300次 成功檢控30宗
發言人說,2020年至2022年,該署於全港不同水域共進行超過5,300次海上巡邏,以打擊非法捕魚。為加強執法效果,該署亦與警方合作,進行了約330次聯合執法行動。過去3年,該署共成功檢控30宗非法捕魚活動,其中3宗個案為非法拖網捕魚,該3宗個案中共18人被定罪。
發言人強調,漁護署一直致力打擊非法捕魚活動。該署執法人員如在本港水域發現任何船隻懷疑進行拖網作業或其他非法捕魚活動,會採取執法行動。根據《漁業保護規例》(第171A章),任何人士使用已被禁止的器具(包括拖網)捕魚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0萬元及監禁6個月。
香港警務處發言人亦指,香港水警總區一直積極協助相關部門防止及打擊在本港水域內之非法捕魚活動,並因應實際情況,定期與相關部門進行聯合行動。
此外,水警總區人員在日常巡邏中,如發現任何非法捕魚活動,會截停及調查相關違法船隻,並會通知相關部門人員,以作出拘捕及檢控行動。
(來源:香港文匯報A01:要聞 2023/04/1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