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專題|大批先人遺體滯留本港?沙頭角重建或影響孝子賢孫清明追思希望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王俊傑)慎終追遠是中國人文化傳統,但對某些孝子賢孫而言,清明節假期拜祭先人,卻是遙不可及的希望。
大鵬灣華僑墓園背山面海,環境優美,而且交通方便,距離沙頭角只有18公里,車程約20分鐘,吸引大批港人早年購買墓位,為已故家屬安葬長眠。
鍾生父親2012年與世長辭,被安葬在大鵬灣墓園內,母親也於8年後不幸離世,鍾家本來計劃將兩老遺體合葬,以便定時定候拜祭和追思。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無情地打斷他們的盤算。
鍾生指,「初期以為疫情僅維持數月,之後就能將母親遺體,交由負責營運的港深投資有限公司運送,殊不知等了將近三年,到現在兩地人流和貨物可以自由出入境,跨境遺體運送依然『通關無期』」。據他的了解,疫情告一段落後,全港惟一允許遺體送返兩地的沙頭角口岸正在重建,相關部門未有提供其他途徑,協助港人,所幸世界殯儀館熱心協助,讓先母遺體能繼續得以保存,否則只會令他倍感徬徨。
被問及心情,鍾生直言,自己作為中國人,愧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擔心先母遺體變質,影響外觀,目前「一家人清明節齊齊整整拜祭」是他最大的心願,希望相關部門能提供協助。
有不願具名的殯儀業人士分析指,要運送遺體到內地,以往只能經沙頭角口岸陸路運輸,航空公司只接受國外空運,如加拿大、美國等,「保守估計,類似鍾生的案例在全港不下數十宗」。
殯儀業商會永遠榮譽會長吳耀棠認為,本港或許有過百遺體未能運送上內地,即使跨境靈車「開通」後,都需時「清龍」。他強調,「封關安排屬內地決定,本港殯儀業也相當無奈」,希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能施以援手,幫助港人完成安葬心願。
新界東南立法會議員林素蔚表示,入境處於2020年至2023年2月期間,發出約1,500張屍體移離許可,海外及內地各佔約一半,目前無法確認是否全部已運離香港,「就好似鍾生的個案,他已獲批,但母親遺體仍然存放在世界殯儀館內」。
林素蔚相信,鍾生的個案只是冰山一角,佔計有數以百計的遺體滯留在香港,部分家屬忍受不住,選擇火化。她形容,情況並不理想,尤其是中國人傳統講求慎終追遠,先人入土為安,希望特區政府能聯絡內地相關部門制定協調機制,讓孝子賢孫們能安葬先人,希望不要出現「等了三年又三年」的尷尬情況。
入境處回覆大公文匯全媒體查詢時表示,處方於2020年至2023年2月28日期間,共簽發1,487張「將屍體移離香港許可證」,記者亦正詢問保安局了解事件。
翻查資料,深圳市鹽田區去年發布《加快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建設的實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30項重點工作,聚焦旅遊及消費發展方向,包括改造中英街放寬遊客進出,力爭3年內完成,而沙頭角口岸重建工程也會在年底開工,定位純旅檢口岸。
相關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