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社評|推動醫療合作 造福灣區居民

有「未來醫院」之稱的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沙院區昨日啟用,立即成為關注焦點。該院區處於大灣區核心地帶,作為一家綜合性現代化醫院,不僅造福廣東居民,也將成為內地港澳人士的試點醫院,所以有「大灣區醫院」之稱。行政長官李家超和醫衞局局長盧寵茂為醫院啟用儀式致辭,表達了特區政府的重視。廣東方面為推進大灣區醫療合作不斷推出新舉措,香港方面也要加把勁。

廣州南沙是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平台之一。去年6月,《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出爐,兩地醫療合作步伐加快,南沙院區建成及啟用,堪稱大灣區醫療合作的典範。南沙院區採用花園式設計,編制床位1500張,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等功能於一體,設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以及30多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學科,門類齊全,設備先進。南沙院區還設置了醫療服務中心,涵蓋集中檢查檢驗預約、床位統一調配、優先就診患者管理等多個創新模塊,為患者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南沙院區有很多亮點,其中之一是按照國家緊急救援基地標準建設,配置移動手術室、移動ICU、車載CT等設備,並建有直升機停機坪,也將建設海上救治碼頭設施,搭建海陸空立體應急反應和救援系統,面向灣區提供即時應急的全方位高效救援服務,建成大灣區30分鐘醫療救治圈。換言之,在灣區任何一個地方的病人,不管是內陸還是海上,都能得到及時救治。

為方便港澳人士就醫,南沙院區精益求精,正在積極參與各項質量認證,推進大灣區醫療質素的提升以及跨境服務的銜接,便利與境外醫院開展業務交流、接受國際商業保險支付等。正如李家超指出,該院不僅為內地港人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和更大便利,亦助力提升整個大灣區的醫療水平,為國家醫藥事業發展、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據統計,目前通常逗留在廣東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人數超過50萬人。而隨着大灣區建設的推進,預計未來將有更多港人到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創業、居住或旅遊,但在便利港人內地生活方面,有不少細節需要處理,仍有不少經脈需要打通,有不少領域需要對接,醫療問題便是其中之一。過去,內地港人需要回港看病,舟車勞頓,耗時又長,很不方便。隨着南沙院區啟用,就解決了部分居內地港人的一個後顧之憂。由於南沙院區是試點醫院,意味着在這裏取得經驗後,可以推廣到灣區內地城市的其他醫院,未來港人在內地就醫就更加方便快捷。

另一方面,中央去年推出「港澳藥械通」政策,香港的藥品及醫療器械可以北上,惠及內地市民及居內地港人,港大深圳醫院及中山大學一醫都是指定醫療機構之一。有理由相信,未來包括南沙院區在內的醫院,都將會納入名單,完善大灣區生活圈。

隨着今年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提速。南沙院區投入使用體現了廣東的高質量發展,也體現了廣東對加快灣區醫療合作的努力。香港社會也要積極研究,如何在醫療合作方面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更加積極主動地與廣東方面對接。而香港醫療券計劃擴大到灣區內地城市的其他醫院,便是其中工作之一。

(來源:大公報A4:要聞 202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