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按揭抵押債券市場潛藏危機

矽谷銀行採取「持有MBS直至到期」的策略,最終被「累死」。(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美國銀行業危機持續擴散,在矽谷銀行(SVB)和Signature Bank接連倒閉後,投資者擔心更多地區性銀行可能陷入困境,會仿效SVB般以「蝕本價」大舉沽售按揭抵押證券(MBS),對總值高達8萬億美元(約62.7萬億港元)的MBS市場造成嚴重衝擊。

簡單來說,MBS是一種將不動產貸款當抵押的債券,發行方式是銀行將房貸證券化,把持有的房貸轉賣給具公信力之擔保機構發行,這些機構再將房貸包裝成證券轉賣給投資者。美國的MBS主要由政府機構發行,獲得由美國政府持有的房貸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按揭貸款支持,這類債券被認為如國債般安全,風險較絕大多數債券更低,違約機會微乎其微,並且容易買賣,因此廣受銀行、保險公司和債券基金歡迎,SVB在出事前持有大量MBS,佔該行投資最大份額,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該行擁有多達870億美元(約6,827億港元)MBS。

持MBS直至到期「累死」SVB

然而MBS也逃不過加息的衝擊,像所有長期債券般,在美國聯儲局去年接連大手加息後,MBS價格亦不斷下跌。許多貨幣基金經理紛紛低價出售MBS,造成重大損失,不少銀行包括SVB則採取「持有MBS直至到期」的策略,希望到期時償付能避免損失。然而正是這策略「累死」SVB,由於大量客戶資金流失,導致該行被迫虧本沽售MBS,以套現資金應對。

目前SVB已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投資者預計SVB手上的MBS將於未來數月被拋售,進一步推低債券價格。然而對投資者而言,最擔心是有更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

T.Rowe Price集團債券投資經理卡斯特羅表示,「我們擔心客戶對MBS失去信心,正了解其他中型銀行持有MBS的數量。」

持最多MBS 嘉信理財派定心丸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資料,嘉信理財集團、Truist Financial和美國合眾銀行屬於持有最多MBS的美國金融機構,其中單是嘉信理財便持有2,370億美元(約1.85萬億港元)。一旦這些金融機構大舉沽售MBS,將引發連鎖反應,其他持有MBS的銀行也會蒙受損失。

嘉信理財發言人向市場派「定心丸」,強調集團有充足資本應對存戶提款,由於聯邦政府向銀行業提供緊急流動性,集團在到期前沽出資產的機會「接近零」。然而該集團自本月初以來,股價已累跌約35%,反映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另據金融數據公司FactSet的數據顯示,自SVB發生擠提以來,MBS與美國國債的孳息差急升最多27%。

售價11年來首跌 美二手樓銷量回升

美國聯儲局接連加息打擊房地產市場,《華爾街日報》援引統計顯示,全美上月二手樓售價中位數按年下跌0.2%,跌至36.3萬美元(約285萬港元),是自2012年2月以來首次錄得按年跌幅,促使二手樓銷量在連跌12個月後首次回升。

資者預計矽谷銀行手上的MBS將於未來數月被拋售,進一步推低債券價格。(美聯社)

數據指出,2月份二手樓銷量按月上升14.5%,但與一年前息口仍處於低位時相比,則仍跌22.6%。

銷量增加除了因樓價下挫外,按揭息率由去年11月的7釐高位,回落至上月約6釐,也促使更多人置業。

房地產公司Zillow Group高級經濟學家迪翁蓋伊表示,按息下跌短期內會刺激置業需求,但美國銀行業近期深陷危機,引發市場動盪,令消費者更擔心經濟衰退,將遏抑買樓意慾。

信貸危機取代通脹 成投資者最大風險

銀行業危機持續蔓延,這場可能對全球金融體系造成破壞性衝擊的信貸危機,造成的威脅已超越通脹,成為投資者最擔心的問題。美國銀行一項每月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基金經理擔憂銀行業爆發「系統性信貸危機」,認為這是當前市場的最大風險。

該調查訪問合共管理6,210億美元(約4.87萬億港元)資產的投資者,在美國矽谷銀行(SVB)和Signature Bank倒閉之後、瑞銀收購瑞信之前進行。約三分之一的基金經理擔心,系統性危機的源頭或是私人信貸管理公司等「影子銀行」。這些公司過去10年較少受到監管,規模迅速擴張。46%的基金經理表示,他們對「影子銀行」風險的擔憂「高於正常水平」,按月增加25個百分點,升至2020年5月來最高值。

42%基金經理料全球經濟衰退

42%的基金經理稱,他們預計今年將出現全球經濟衰退,是自去年11月以來該指標首次上升。凱投宏觀高級顧問雷德伍德表示,「不管會否有更多金融機構陷入困境,我們都愈來愈可能看到信貸狀況不斷收緊,這勢必拖累經濟活動。」

耶倫稱必要時再出手保護存戶

面對銀行業當前出現的危機,美國監管機構緊急出手救助,美財長耶倫上周四曾表示這並非「政策常態」,聯邦政府不會為所有銀行存款全都提供保障。然而她前日改口稱,若監管機構發現銀行系統存在擠提風險,聯邦政府可能會介入,目的是為保護更多銀行的存戶,支撐金融體系。她同時再次強調,在監管機構出手干預後,當前局勢正在穩定,美國銀行體系依然穩健。

耶倫強調在監管機構出手干預後,當前銀行業局勢穩定。(彭博社)

在矽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接連倒閉後,監管機構動用緊急權力,為這兩家銀行的未保險存款提供擔保,同時還設立新的聯儲局貸款計劃,允許銀行滿足提款要求。耶倫前日在華盛頓出席美國銀行家協會會議時表示,「我們的干預對於保護更廣泛的美國銀行體系是必要的,若規模較小的機構遭遇擠提,有蔓延的風險,也可能需採取類似的行動。」

至今最明確信號

《華爾街日報》指出,耶倫稱「將在必要時介入」的言論,是至今最明確的信號,表明聯邦監管機構可能會進行干預,保護更多存款,以支撐金融體系。

彭博社同日報道,多家銀行呼籲美國政府暫時將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保險範圍擴大到所有存款,認為有必要以此阻止潛在的金融危機。財政部官員正評估聯邦監管機構是否有足夠的緊急授權,可在沒有得到國會正式同意的情況下,暫時為多數賬戶超過25萬美元(約196萬港元)上限的存款提供保險。

民眾消費意慾減 危及美經濟

通脹高企及利率不斷上升,已令美國消費者苦不堪言,但他們目前再面臨另一考驗,近期的銀行業動盪和金融信貸收緊,令民眾對經濟前景更不確定,因此縮減開支。由於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產值達70%,民眾減少消費勢危及美國經濟。

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產值達70%。(法新社)

《華爾街日報》報道,今次銀行業危機或使一些消費者更難獲得貸款購買住宅和汽車。經濟學家表示,這場風暴恐打擊民眾消費意慾,他們憂慮經濟無法承受銀行業危機,北方信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坦納鮑姆說,「由於存在不確定性,企業可能不會繼續招聘或投資,家庭或更省吃儉用,將錢存起來而非用於消費。這些反應積累起來,可能導致經濟擴張中斷。」

美國經濟依靠強勁消費走出疫情引發的衰退,不過面對通脹升至歷來高位及利率持續向上,去年底消費顯示出放緩跡象。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在多家銀行相繼倒閉前,2月份消費者零售支出明顯下滑。密歇根大學的調查則顯示3月份消費者信心下降,為4個月來首次下滑。

(來源:香港文匯報A20:國際 2023/03/23)

相關推薦鏈接:

這次美歐危機已超金融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