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三個門外漢」的養魚路

在大埔三門仔的海邊,三位看起來年紀、打扮都不相同的男士在認真討論着什麼。如果一年前,你問他們從事什麼職業,他們有的會說做工程,有的會說做IT,但是今天,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養魚」。

三個不同行業,看似沒有交集的人如今走在了一起,是什麼讓他們一起「轉行」踏上養魚的道路?故事還要從一年前說起。

做工程的Eric非常喜歡釣魚,因為這個愛好他2015年在三門仔投資購入過一個漁排,但因為欠缺經驗和技術,漁排的經營一直較為平淡,疫情期間更是一度閒置。2022年初,他無意間在網上看到「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香港理工大學的「海產養殖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計劃」項目,免費為想要轉型的漁民、或有意願從事本地海產養殖的人士上課。課程不僅會講解海產養殖技術和相關知識,還會提供養殖實習機會,抱着試一試的心態,Eric報名了這個課程。

沒想到,除了通過上課和實操獲得了海產養殖的知識和經驗之外,Eric還有更大的收穫——認識了兩位志同道合的同班同學,Jack和KK。

KK幾年前曾嘗試做過室內養殖,但是因為疫情等原因失敗了。「我本來都決定放棄了,看到了理工大學的課程就報名了,準備做最後的嘗試」,談到曾經的失敗,KK的語氣中略有一絲苦澀,不過說到理大的課程,他又非常真誠地說到「真的好幸運認識了新朋友,可以一起開始新嘗試」。

過去幾十年,香港本地海魚產量呈持續下跌趨勢,香港理工大學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博士研究生及副研究員郭漢華認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長時間缺乏年輕人入行。談到這個,從事養殖業已經30多年的實操項目老師羅廣財也很無奈地說「現在後生極少,每天日曬雨淋,後生唔鍾意」。但是哪怕需要佔用整日時間,羅廣財也願意跟理大合作,無償為項目的學生進行實踐指導,這位老漁民樸素而又真摯的話語讓人觸動,「我不想行業一路老化下去,好想後生入行」。

老漁民羅廣財說,「我不想行業一路老化下去,好想後生入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子言攝)

其實,這也是漁護署和理工大學合作展開這個項目的主要原因之一。郭漢華說,希望透過「漁業持續發展基金」的資助,鼓勵、協助更多年輕人加入本地漁業發展。好在,他們的付出和努力已經換來了收穫,才27歲的後生仔Jack在上完課程之後果斷決定投身「養魚」事業。

三人小分隊中最年輕的Jack曾經從事IT行業,因為公司項目接觸到了養殖,發現自己對這方面非常有興趣,就報讀了理大的課程想更多的學習和了解養殖業。理大的課程豐富了他的專業知識,也給了他更多啟發,被問到為什麼這麼年輕想要做養殖,Jack說「這個行業不分年齡,我想利用自己IT的背景,把新想法、新科技帶到這個行業」。

經過一段時間課堂上的相處,以及課下的交流,三個對養殖感興趣的人一拍即合。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Eric提供他曾經購入的漁排做試點,KK有室內養殖的經驗,Jack有現代化的知識和技術,再加上理大課程提供的理論與實踐幫助,三個原本漁業的「門外漢」在「畢業」之後勇敢地邁出了一大步,成立了「香港現代化海產養殖有限公司」,專心做好「養魚」這件事。

但是,在開始的第一步他們就遇到了問題。Eric的漁排「年事已高」,又因為閒置太久,很多螺絲鬆動,木板破損,想要重新投入使用需要整個翻新,這是一筆不小的花費。Eric說:「幾乎每年都要大修一次,日常更是小修不斷,加加埋埋維修都用咗成30萬。」除了費用,安全性也是一大問題。

上漁排拍攝之前,Eric就提醒記者上去後要「小心腳下的每一步」,確保木板結實了再踏下去。Eric回憶起曾經打風的時候還心有餘悸,「好驚打風,打風幾個月都提心吊膽,好驚整個漁排冇咗」。

傳統漁排是木製的,的確存在很多弊端。老式漁排使用的是40呎的木條,一根一根並排拚在一起,用螺絲固定製作成漁排,底下還有一排藍色的膠桶做支撐,用膠繩串聯固定。維修翻新的話需要更換木材,木材本身需要砍樹就不環保,還因為年代久遠,可能買不到之前的款式,或買不到40呎那麼長的木條,客製化造價高且不方便。配件的更換也十分頻繁,Eric告訴記者,「那些藍色膠桶每一個都要幾百塊,還需要膠絲去綁,半年就老化要換,花費真的好大。」

Eric的老式木製魚排。(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子言攝)

經過與理大老師的溝通和商議,以及學習國外和內地的經驗,他們決定在香港引入「新式漁排」,學名叫作「深海抗風浪箱網」,簡單理解就是用環保材料——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代替木材來製作漁排。Eric和他的兩位搭檔,自費從北京運來了原材料,將這些高密度聚乙烯材料製作的一根根管子,用焊塑的方式組裝起來,目前已經完成了近九成,計劃在這個月內下水投入使用。

新式漁排使用的材料不僅環保,還更抗風浪,可以在深海區使用,且提高養殖密度,養殖更多不同類型的魚。Eric團隊透露,他們算上材料、運費、人工等,製作一個13米乘13米的漁排差不多需要40萬,如果同樣的面積,木製漁排價格更加昂貴。而且新式漁排沒有膠桶、膠繩、螺絲等配件,大大減少了維修的次數和花費。與傳統木製漁排相比,新式漁排造價低、維修少,可以用十幾二十年,更加划算且省心。

三位曾經的「門外漢」談起養殖都幹勁滿滿,言語間都憧憬着新漁排下水的樣子,尤其是後生仔Jack,興奮地拉着兩位稍年長的隊友在舊漁排上合照,Jack說,「等新漁排下水了我們在同樣的位置再合照一張,見證這個時刻!」

三人小分隊在舊魚排上合照留念。(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子言攝)

當然,這個故事的背後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特區政府在2014年就成立了為數5億元的「漁業持續發展基金」,以協助本地漁業社群發展為或轉型至可持續或高增值的作業模式。2022年12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再注資5億元,進一步支援業界邁向高科技、集約化的發展,以及把握大灣區機遇。

截至去年年底,基金已批出共約2億元的資助額,21宗支援養殖業、遠洋漁業及休閒漁業的技術引入及發展培訓項目,以及11宗漁業設備提升項目亦已相繼開展。當中,多個獲批資助的項目已漸見成果,數個項目亦已完成。基金成立至今,超過2000名漁民直接受惠。

正是有了基金的支持,才能有更多像Eric他們這樣的普通人,接觸、了解、投身到養殖業,實現自身夢想的同時,推動本港本地漁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

「真的有幫到我們,真的好多謝。」

採訪、拍攝:一寧、子言

文稿:方熙

配音:章芸菲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報道)

相關閱讀:

預算案|年內制訂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

川流不息73載 香港仔魚市場冀打造港版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