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生活習慣會致癌?醫生為你逐一破解!(一)

癌症是香港的頭號殺手,在2020年,香港錄得逾34,000宗癌症新症,鑑於人口老化問題持續,可以預期癌症新症數字和相關醫療需求將會上升。但你知道嗎?透過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和減少接觸主要風險因素,可預防約40%的癌症個案。坊間亦有不少增加或減少癌症風險的謬誤,以下將為您一一釐清:

進食隔夜飯菜或用微波爐翻熱食物會致癌?

微波爐通常採用 2.45GHz 或 915MHz 的電磁波,產生交流電磁場令食物中的極性分子和離子振動,使溫度上升,加熱食物。情況有如傳統上提升溫度使食物分子振動加熱,故以微波爐翻熱食物並不會特別使食物致癌,市民無須過分擔心而戒絕進食和使用,影響均衡的營養攝取。然而,由於食物存放期間容易滋生細菌,故建議盡快進食已烹調的食物。

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增加患上癌症的風險?

兩者無直接關係。類固醇(Steroids)乃一系列有相近結構的化學物質的統稱,一般人口中所提及的類固醇為「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皮質類固醇在正常情況下會由人體的腎上腺自行製造和分泌,是人體必須的激素,以調節血糖、蛋白質、脂肪、及電解質的代謝。在臨床上,類固醇是很好的藥物,它可被廣泛地應用於治療許多疾病,包括某些癌症的輔助治療及免疫系統疾病,使症狀得到暫時的紓緩。然而,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引起其他問題,例如抵抗力下降、骨枯、水腫和血壓高等,故必須在醫生處方下使用,且應盡量避免長期使用。

不吸煙便不會患上肺癌?

錯誤。近年,由吸煙引起的小細胞肺癌及鱗狀細胞肺癌,個案數字有下降的趨勢。相反,與吸煙無直接關係的非小細胞肺腺癌個案則不斷上升。 例如: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約佔所有亞洲人肺腺癌個案中的 40% - 50%,當中約 50% - 70%患者為非吸煙人士;而間變性淋巴瘤激䩈(ALK)基因變異型肺癌,約佔所有肺癌個案的 5%,當中許多患者都是年輕的非吸煙女性。因此,吸煙或非吸煙人士均有機會患上肺癌。

服用避孕藥會增加患癌的機會?

以往,舊式避孕藥的成分為純雌激素,副作用較多(例如體重上升),並會增加患上某些癌症的風險。然而,新一代避孕藥多為雌激素及孕激素的複合物,雌激素劑量已大幅減少,並無證據顯示現代的避孕藥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女性服用避孕藥前應諮詢醫生意見,如有吸煙習慣的 35 歲或以上女性便不宜服用,因會增加血栓塞風險;有不明陰道出血、嚴重肝病、懷疑或證實懷孕的婦女亦不宜服用。

下期將會為大家拆解更多有機會引致癌風險的因素。

陳亮祖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癌症資訊網專欄文章鏈接:

癌症是無法根治的「絕症」?

認識大腸癌成因及治療

拆解乳癌五大謬誤

詳解癌症治療及副作用(一)

詳解癌症治療及副作用(二)

詳解癌症治療及副作用(三)

切勿誤信防癌偏方與另類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