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派發5000元消費券 預計650萬人受惠
(大公報 記者 邵穎、賴振雄)政府將第三次派發消費券,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財政預算案表示,考慮到當前經濟、社會民生及政府財政狀況後,為了鞏固正在復甦的經濟,將再度派發電子消費券。今次派發金額較上次減少一半,永久居民可獲得5000元,非永久居民可領2500元消費券。消費券將分開兩期派發,首階段金額的3000元會在四月發放。
陳茂波表示,將來會否再派發消費券要視乎每年經濟狀況,需審慎處理。有餐飲業界人士形容,今次預算案「應有盡有」,消費券的經濟效益仍存在,有能力振興市道。
陳茂波表示,在過去兩年推行的兩輪消費券計劃,政府分別向超過600萬名合資格市民發放5000元及10000元電子消費券,社會反應正面。今次再派發消費券,為了盡快發放,政府將先通過去年計劃的登記資料,在4月發放首階段的3000元給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餘額2000元會與新符合資格人士一起在今年年中發放。
至於透過不同入境計劃在港居住及來港升學的合資格人士,陳茂波說,他們會獲發2500元消費券。政府消息人士稱,有關2500元消費券的發放安排暫未有定論,但相信會盡量簡化。政府亦會重新考慮各項因素,例如擴闊或收緊消費範疇、增加或減少支付平台等,於稍後再作公布。
另外,持「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簽證人士,由於合乎「有權申請永久性居民資格、但未住滿七年的人士」原則,相信也可領取總額2500元的消費券,但在劃線日期前須曾在港居住。陳茂波指,「劃線」日期稍後公布。
市民不需重新登記
政府消息人士稱,4月派發的首輪消費券,是基於去年派發的第二階段消費券的資料,所以市民不用再重新登記。消費券可用於本地一般零售、餐飲及交通工具。
值得留意的是,若市民所登記消費券的八達通已遺失,或另五間電子銀包賬戶失效,則無法在四月領取消費券,政府將稍後安排約兩至三周時間,讓該批市民重新登記資料,但不能「轉會」。
消息人士表示,初步估計今次派發消費券令650萬人受惠,可為本地經濟帶來0.6個百分點的提振作用,預計支出為330億元。
有助鞏固復甦勢頭
陳茂波昨日就預算案解畫時,多次被問及消費券,他指社會對派發消費券的意見分歧,他也考慮了很久,「我們見到經濟事實上在復甦,如果看吃飯、餐飲較明顯,但到零售未必是這個境況,出口及零售其他行業再差些,所以我們覺得這環境,要鞏固復甦所以再做多一次,但力度可以小些。」他說須考慮財政負擔,適度用錢,長期派發消費券並不可行。
「我會形容(預算案)是應有盡有,值80分!」稻苗學榮譽會會長黃傑龍向《大公報》表示,絕大部分紓困措施,例如寬減政府處所租戶50%租金、延長「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等也獲得延續,加上再度發放電子消費券,均對餐飲業界有幫助;對於有學者認為消費券的經濟效益下降,他並不完全認同,指出「首次派發時,市民的確一窩蜂地,短時間內用完,後來很多人會選擇慢慢用,效益或許不明顯,但仍然存在,每個月帶來5至10%的生意額,我會形容消費券像『補品』。」
早前爭取派發1萬元消費券的工聯會則表示,政府今次派發5000元的金額可以接受,但認為應該容許市民用於公共事業費用開支,包括繳交電費、差餉等。
一次性紓困措施
稅務寬免
寬減2022/23課稅年度100%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6000元。190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減少85億元。
差餉寬免
寬減2023/24年度首兩季的差餉,住宅物業以每戶每季1000元為上限。涉及303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減少52億元。
生活津貼
向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發放金額相當於半個月的綜援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額外開支約27.21億元。在職家庭津貼亦作相若安排,額外開支1.16億元。
交通補貼
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下的臨時特別措施延長至10月底,市民每月交通費逾200元、可獲三分之一補貼,每月上限500元。350萬人受惠,額外開支10.8億元。
考試費
為參加2024年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涉及開支1.51億元。
電費補貼
為每個合資格電力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的電費補貼,涉及開支29億元;現行向此等戶口提供每月50元的電費紓緩金計劃,將延長至2025年年底,涉及35億元。290萬個住宅用戶受惠。
關顧基層|體恤照顧者辛勞 生活津貼加碼
長者或殘疾人士的照顧者面對身心透支等問題,近年引起社會關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預算案表示,照顧者一直為長者和殘疾人士勞心勞力,讓他們可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居住,對建設關愛共融社會功不可沒。政府肯定照顧者的付出和貢獻,並會加大力度支援他們的各種需要,由今年10月起,會把兩項低收入照顧者生活津貼恆常化,並將每月津貼金額由2400元增至3000元,涉及每年開支約4.3億元。
預算案並提出,政府會在今年第三季設立照顧者支援專線,由專業社工提供緊急支援、情緒輔導及外展等服務。政府消息人士舉例,若半夜致電熱線,有需要可即時進行外展服務、情緒疏導,或翌日盡快轉介。政府初步構思向非政府機構招標,24小時運作專線,希望市民打電話至專線時,不會等太久。
鼓勵續聘年長僱員 扣稅加倍
隨着人口老化,居家安老愈趨重要,預算案提出,今年第三季將「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恆常化,受惠人數會由現時的8000人,增至2025/26年度的1.2萬人,涉及每年約9億元的經常開支。政府還會在未來五年,新增16間長者鄰舍中心,並於今年第四季擴展全數200多間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的服務範圍。
為鼓勵企業繼續聘用年長僱員,預算案建議,提高僱主為其65歲或以上僱員所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的稅務扣減,由現時該等開支的100%,增至200%。陳茂波表示,本港現有約150萬名65歲或以上的長者,很多長者過了傳統退休年齡後仍「有心有力」,願意繼續工作。提高稅務扣減,不但鼓勵僱主聘用,也增加銀髮族的退休儲備。
預算案並宣布,領取社會保障金額的合資格人士,會獲發額外半個月綜援、高齡津貼、長生津或傷殘津貼。
「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現行較低門檻的特別安排,將延長6個月,直至今年10月底,市民每月超出200元的實際公共交通開支,可獲三分之一補貼,每月上限為500元,估計每月惠及350萬人,政府為此涉及額外開支約10.8億元。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3/02/2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