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鄭若驊:港仲裁有優勢 助內企「走出去」

(大公報記者 黃釔淼、林少權)離開了律政司司長的崗位,資深大律師鄭若驊現在是清華大學法學院的兼職教授,回到清華重新主持自己所創的國際仲裁和爭端解決項目。

國際仲裁和爭端解決,是香港所長,也是國家所需。鄭若驊說,香港可以運用這方面的獨特優勢幫助內地企業「走出去」。而大灣區內仲裁機構的協作,也可以幫助大灣區的發展,「把大灣區的案子留在大灣區。」

鄭若驊表示,希望繼續推動香港法律界關注國際法的發展,並讓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法的發展中作出更大貢獻。

「有說法是我離開政府之後到清華教書,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鄭若驊說,她2011年開始就在清華講授「普通法精要」課程。當時她還是私人執業的大律師,直到2017年加入政府,才辭去清華大學的教職。「準確來說,我是『回』到清華。」鄭若驊笑着說。

2012年起,鄭若驊在清華主持一個國際仲裁和爭端解決的教學項目。「因為其實當時內地是沒有一個系統化的課程去教國際仲裁或者怎樣做爭端解決,譬如WTO(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這個課程的學生,我也會安排他們來香港實習。」由香港的法律執業者在國家的最高學府之一講授有關課程,香港在國際仲裁和爭端解決方面有何獨特優勢?

港擁「一國兩制三法域」優勢

在國際仲裁中,簽訂合約的雙方要在合同中選擇「準據法」,即適用何地的法律。鄭若驊說,如果中資機構和外資機構在大灣區內做生意,外資企業就有機會說,我們不如用英國法律、或者新加坡法律。「這種情況,我就會說,不如考慮用香港法律。」

鄭若驊補充說,對於外資來說,香港法律屬於普通法系,會更好接受。而對於中資來說,選擇一種中國法律,顯然也比選擇英國法律更好。「香港法律都是中國法律的一種,這就是我們『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優勢。」

選擇香港法律,就要向香港律師尋求法律意見,香港的律師行就有了生意。但鄭若驊說,她會希望從更高的層次看這個問題。「香港法律可以幫助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她說,通過香港法律,可以幫助內地機構了解國際上的其他法律如何運作,與國際接軌。

經貿發展愈迅速 仲裁案會愈多

「這也是國家政策。」鄭若驊介紹,國家重點發展的幾個仲裁中心,有北京、上海、海南,以及大灣區。「這都是國家經濟的重點區域,所以在大灣區這裏,我們香港要扎根好,要和大灣區其他仲裁機構保持聯絡,然後發揮協同效應。」

區域內廣州、深圳、東莞的仲裁機構都發展得很好。「有的人會擔心,這麼多機構,生意夠不夠分?(不夠分)這是不會的。」鄭若驊認為,隨着經濟貿易的發展,發生爭議的機會就會愈高,案子就會愈多。

「香港的律師可到廣州去做案子,廣州的律師也可到香港做案子,所以這是雙向的交流。但大灣區的企業可以看到,在大灣區內部都有這麼多選擇了,不用去英國仲裁,不用去新加坡仲裁。這對大灣區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非常正面的方向,我希望可以把大灣區的案子留在大灣區。」

增強競爭|ORFSA助中小型律師行拓仲裁市場

香港法律服務「走出去」路上,不可避免面對國際大行的競爭。本地中小律師事務所又能否分一杯羹?鄭若驊認為,早前刊憲的與仲裁結果有關的收費架構(ORFSA)是中小型律師事務所切入國際仲裁市場的機會。

她說,英國、新加坡等司法管轄區都已經可以根據結果收費。如果香港未能跟上,大型律師事務所可以邀請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律師接案,變相令本地中小型律師事務所損失了生意。ORFSA令香港律師多了一個選擇,也多了機會將客戶和收入留在香港。

按結果收費 法律意見更貼地

鄭若驊認為,ORFSA亦可以讓法律意見更加貼地。「有的人會說,大律師平時給法律意見,但其實也不是很在乎輸贏,因為都一定收錢。」但如果根據結果收費,就能從制度上避免這種可能。鄭若驊補充說,香港早前通過了第三方資助的規管,增加了客戶的選擇。客戶可以善用第三方資助,為本來沒有資金進行的仲裁籌集資金。她說,如果中小型律師事務所接了案子,即使未必打贏,有時候客戶也會看到「這個律師得喎」,這樣就有了業務突破的機會。

機遇處處|「冀更多香港律師有國際視野」

談到行政長官李家超前些日子的中東之行,鄭若驊說,中東不僅有香港法律服務行業的機會,而且應該說有法律服務的需要。「那裏有不少中國投資的項目,包括中國的建築項目,這些都會需要法律服務。」

鄭若驊認為,香港的律師事務所會更有國際視野,這是香港的優勢,但內地的律師事務所也發展得很快。「無論在哪個位置我都要做的,就是希望讓更多的香港律師有國際視野。」她說,在她司長的任期內,也派了政府律師和私人律師到國際法律組織交流。「去過外邊,你的視野會不同,看東西的層次會更高一些。」她希望香港和國際法律組織能有更多合作。

鄭若驊2016年和鄭家純、捷成漢聯合發起了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希望在香港大力推廣包括國際公法和國際私法在內的國際法律。研究院2017年和亞非法協簽署了備忘錄,將2015年由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宣布設立的中國─亞非法協國際法交流與培訓項目擴展到香港。

「我們也希望國際法的發展不止反映發達國家的觀點,也多反映亞洲和非洲的意見,讓國際法的發展有當地元素、更具包容性。」鄭若驊說,下一步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將會繼續發起國際法律論壇,增加香港對國際法發展的關注,也讓發展中國家更多發聲。

指明路徑|人大釋法 健全維護國安機制

去年12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國安法第14條和第47條作出解釋。鄭若驊強調,釋法絕對沒有影響法治。一方面,釋法是香港法律的一部分,在香港國安法的條文中已經寫明;另一方面,解釋並沒有將條文的範圍擴大,香港國安委和行政長官的權力原先就在條文中。

履行憲制責任 做好23條立法

鄭若驊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從更高的層次看問題,為香港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體制機制指明了路徑。夏寶龍主任點明了香港國安法的雙執行機制,香港特區承擔首要責任,中央承擔兜底責任。

鄭若驊補充,香港特區也應該繼續履行憲制責任,做好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具體的立法工作有很多因素,外界難以把握,她信任行政長官的決定。

鄭若驊又指出,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並不是對立的關係,當國家安全的法律完整齊備時,經濟也可以更好地發展。

她舉例說,美國就有各種各樣關於國家安全的法律,完全不會因為經濟發展而放棄就國家安全立法。

(來源:大公報A6:港聞 202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