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港人|安祖鵬:「港二代」浦江之畔「會」藍圖

(大公文匯網記者 張帆)匆匆,安祖鵬又要出發了,這次的目的地是德國。已經先期在那裏駐紮多時的小夥伴正等着他去會合,為暫無法出國的國內客戶參與當地展會開展一系列工作:展台搭建、現場運營等等。很難想像,這是在疫情影響尚未完全散去的2022年第三季度,在線下活動深受影響的會展業,他們的業務卻依然活力滿滿。他說,這就是中國國內的最大魅力,總有一種可塑性。

安祖鵬認為,這些年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就是選擇從國外回到祖國內地發展。

出生和成長於香港,安祖鵬在國外研究生畢業後直接在當地就業,並做到企業區域總監的位置。然而,就因為2018年的一次上海之行,他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回首這段外人聽來不可思議的旅程,他卻笑着說:「現在我和太太坐下來重新思考這些年做的一些決定,做的最對的,首先就是回到了國內。」

一頓烤串改變了一生

與安祖鵬交流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那口帶兒化音的普通話,能讓人瞬間感受到熱情和活力。在交談中,還會時不時自嘲和調侃幾句,讓聆聽者開懷大笑。或許是因為父親很早就到北京經商,讓這位九零後港二代耳濡目染之間有了北京人的幽默,以至於聽他談起怎麼會與上海結緣,也是從頭笑到尾。

2018年,在國外研究生畢業兩年的安祖鵬,事業也進入穩定期。用他的話說,在尋找「落腳地兒」。移民澳洲是他和女友首先想到的,於是開始準備參加該國移民局認可的培生英語測試(PTE)考試。有意思的是,相對澳洲當地,這個考試在中國國內的場次和考點更多,這讓兩人萌生「要不回國內走一趟」的想法。眾多城市中,他們又對上海的時尚有深刻印象,因此就將首站定在浦江之畔。

憶起初到上海的事情,安祖鵬的語速又快了些許。「一下飛機,我記得很清楚,第一頓就是在打浦路吃了小龍蝦,花雕冰鎮口味。」但這不過是個開場。他們居住的酒店在豫園附近,某天複習到深夜感覺肚子餓了,「忽然很想擼串」。立刻打開當地朋友推薦的「大眾點評」APP搜尋附近的宵夜場所,「看到一個開到凌晨3點的店,對於一個在澳洲待了十幾年的人來說,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於是果斷前往,「我們步行就過去了,當時是晚上11點左右,路上竟然還是車來車往,很熱鬧。」

接下來的事情更富有戲劇性。一頓烤串,結賬時百多塊錢,「比澳洲便宜,還好吃。我手上有一大把鈔票,但是真的沒有收現金的了。全部手機支付,讓我有點尷尬。」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這種全新生活的羨慕和嚮往。於是,就是那一頓烤串後,他就和女友說:「要不我們回來,在這感覺挺好的。在外面幹嘛?」

通過生活感受進步

笑過之後,再仔細回味這次奇妙的旅程,就不難發現,這絕不是安祖鵬為了讓人發笑而如說相聲般抖的包袱,而是他最為樸素的人生感慨。祖國的飛速進步,無需太多語言贅述,各種生活細節隨時都會帶來沉浸式體驗。

安祖鵬坦言,在國外的生活雖然穩定,但在事業發展上已經進入瓶頸期。因為文化的差異,也因為某些國家對華人的天然排斥,他即便再努力,也很難再有進一步上升空間。反觀國內,不僅文化相通,且到處都孕育着生機。同時,對於年輕人來說,有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社交圈,能夠時刻有新鮮事物去探索和體驗,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國外很多地方給不了,國內卻取之不盡。

不過,真正落地上海發展,安祖鵬直呼自己就是「鄉下人進城」。第一個星期,他艱難地適應着國內已經習以為常的「一部手機解決一切」的生活,還會遭遇居委會大媽拋來靈魂拷問:「你年輕人不會用手機,怎麼可能?」

安祖鵬(後排左一)現在已經融入了上海生活。疫情期間,他和在滬港青小夥伴一起在社區做志願者。

「支付寶、微信、打車軟件……簡直太方便了。原來還可以這樣子。」安祖鵬說,在國外並不知道手機還可以這麼用。在香港短暫停留時,也曾見識過微信支付,但在那裏絕非主流。只有來到國內後,切身體驗碼、小程序,感受網絡生態,才能真正體會到國家的進步就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民眾的生活。小而言之,幾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手機上購買。大而言之,各地政府都在積極推廣線上服務,如上海已經相當成熟的「一網通辦」,連境外人士也可以通過手機輕鬆辦理個人社會事務。

好在,安祖鵬用的適應期並不太長。到了現在,就更不是問題,「基本上我能引領一下。」

改行跨界從頭做起

談起在國內的工作,安祖鵬說,也是一個適應和不斷學習的過程。在國外,他曾長期在房地產業工作,但回來後決定改行從頭做起。自己一直對於設計蠻有興趣,所以第一份工是一家意大利品牌設計公司。不過他的志向也並非止於設計。

原來,安祖鵬的父親1992年就北上工作,在京設立的企業是會展業領域最早進入內地的港企之一。他希望通過先在外部的歷練,掌握更多市場前沿信息,更好協助父親開展工作。他說,父親的企業已有近三十年歷史,在全新的經濟形勢下,也必然需要改革和創新。早年的會展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展台搭建。當時,港人的創意和接軌國際潮流的優勢,幫他們在業內謀得了先機。但如今,即便是純粹的展台搭建,更多內地同行早就已經趕超,何況客戶和市場需求更加多元。近幾年來,疫情又給線下活動帶來深重影響,高度依賴實體的會展業更需要擁抱新元素和新平台。

比如在設計公司,安祖鵬不僅看到很多品牌設計的進度和工作流程,也能接觸到市場第一手的信息:客戶需求,喜好等等。「因為這個東西我在國外可能是脫節的,包括國內的購物節,不同的宣傳需求,然後再把它結合到了展會當中。」如今,他已經從設計公司「一條腿跳出來」,在父親企業的上海分公司工作,協助他們做新規劃。但是在業務上,仍然與老東家一直合作着。他坦言,不可能不看到形勢的嚴峻,但嚴峻的背後一定醞釀着進一步升級的爆發性機會。同時,國內經濟一直在疫情中迎難而上的堅韌,也給他更多信心。「你看,進博會就一直沒有停。國內客戶在國外辦展的需求也很大。其實,線上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商業離不開面對面交流。再多的線上會展,成效也只能作為線下的輔助。」因此,他一方面與團隊不斷豐富着線上產品,另一方面也在加緊醞釀線上與線下的有機融合,從而把會展提升到新層級。

傳統行業注入新元素

安祖鵬在會展行業不斷實踐着,也不斷思考着,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念。他強調在新時代打造會展體驗的重要性,受到了廣泛認可。顯然,這就是源於他跨界發展而獲得的第一手經驗。

安祖鵬(左一)作為國內會展業的新生力量,經常出席活動與各界交流新理念。

在安祖鵬看來,當下的會展,在展台放滿資料,擺好桌椅靜待客戶,已經不足以留住客戶。流量如何轉化為「留量」?在他的設想中,若是將傳統會展業強大的設計執行能力,再輔以品牌推廣、媒體營銷業,乃至科技互動、大數據分析等元素,在當下的激烈競爭中才能行至更遠。「其實會展活動等同於一次企業品牌的公關活動,展覽服務商可以與跨界方聯手合作,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展覽營銷方案。」

由於疫情,這些理論還有待在實踐中慢慢完善,包括還可以有更多新元素的融合,如時下非常火爆的元宇宙概念。「怎麼去運用?還在摸索,但就是一個很好的思考方向。」但光是想到這無限的可能性,就足以讓安祖鵬心潮澎湃。「所以回到國內其實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思路的打開,毫不誇張地說,現在只有在國內,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個體或者任何一個小團隊,都有可能做出下一個爆款,這就是我認為現在國內的一個最大的一個魅力。」

感受活力也創造活力

五年多的時間與上海「相愛相守」,安祖鵬的人生也進入了新階段。當年與他一起擼串的女友早已成為太太,兩人還有了愛情結晶,一家其樂融融。日常生活中,他繼續享受着新經濟下的新時尚。他購買了國產新能源車,也對周邊的美食信息了如指掌。這幾年,他又成為嘉定區政協委員和嘉定區港聯會理事。日常在滬港人的活動中,他的熱情、爽朗和多才多藝,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入會展業的安祖鵬,即使在疫情期間也需要滿世界跑。這是他在參加國際展會。祖國內地的活力和不斷湧現的新元素,讓安祖鵬有信心將傳統的會展企業帶到新境界。

作為一個新時代港青,安祖鵬還經常向香港的親友、同學們推介上海,在他看來,國家鼓勵更多香港青年融入發展大局,希望看到更多香港朋友來上海發展。一方面,港人仍然有自己的優勢,除了大家都已熟知的語言能力、國際交往能力、敬業精神等等,他站在自己行業角度還看中港人的簽證方便。他舉例說,自己從小對父親的印象就是「接個電話就要去機場,然後滿世界飛。」隨着疫情結束,他肯定也會是這樣的狀態。而他的團隊,就需要更多簽證方便的小夥伴。另一方面,從個人發展角度說,以他的經驗來看,相對大灣區,上海離家更遠「不可能隨時回去喝個凍檸茶。」但上海是一個可以歷練的地方,有很多挑戰性的東西,難做的事情。「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那就來上海,更好鍛煉自己吧。」

何況,如今的上海,找一杯地道的凍檸茶,已經不是一個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