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港人|顧耀忠:「安家」嘉定為更多港人建「家園」

祖籍上海的顧耀忠「回鄉」工作已經超過25年,還在積極為在滬港人打造溫馨家園。

(大公文匯網 記者 張帆)和顧耀忠的交流,能感受到很多「家」的元素。一如和他相約採訪的地點,嘉定筆克園區內的嘉定區港聯會,一走進去就頓生溫馨之感。他說,當年被公司派來上海開拓內地業務,對上海祖籍的他來說,就是「回家」。在上海近三十年,他所在的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他也在這裏建立起自己的家。

如今,顧耀忠還是他所在地區的港人領袖,忙碌的工作之餘,積極參與政協、海聯會、港人社團等各種社會活動。在他努力推動下,越來越多的港人在他扎根的嘉定區安家,這裏也成為在滬港人就業、創業和安居的新樂土。

這地方一點不陌生

顧耀忠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來上海出差是1994年,當時住宿還需要用「外匯券」前往指定賓館消費。雖然那時周邊的環境、生活條件和香港差距較大,但他卻說「來這個地方我一點都不陌生。」還專門抽空去外灘等地方考察。顧耀忠的祖輩就是從上海移居香港,所以家中一直保留着很多江浙滬的生活習慣。「小時候家裏也講上海話,吃上海菜,我爸爸身邊的朋友全是上海的,我們還會去蘇浙同鄉會……」因此,他對上海一直有一種家的情懷,「我們的根在這裏。」

1997年,顧耀忠正式被派來上海常駐,開啟新工作和新生活。他所在的筆克集團致力於以體驗主導、數字為先策略,幫助客戶開拓非凡的線上線下品牌推廣體驗。當時,亞洲金融危機給多個發達經濟體帶來重創,中國內地的發展卻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進入高速增長期。在上海,以港資企業項目為引領,大規模的新項目建設陸續啟動,到處一派蒸蒸日上的氣氛。內地經濟的發展,帶來遠勝於香港的廣闊市場。「你在香港或是新加坡即使做到NO.1,但也只是幾百萬人的市場。而祖國內地卻有十幾億,當然廣闊。」

顧耀忠舉例說,他所在的企業,有一部分業務是幫助品牌激活和推廣,得益於經濟發展帶來的消費水平提高,企業品牌相關業務量和活動數量也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對港企和港人來說,他們聯通國際的能力和與世界接軌的專業資質,也正是內地發展急需的,因此獲得了更多發展空間。顧耀忠粗略統計,企業在滬至今近三十年,營業額幾乎每年都翻一番,到現在差不多翻了三十番。讓他直呼,「正碰上一個好時代。」「我現在開年會,還經常跟員工說,要懂得感恩。」

祖國對港人特別照顧

感恩,是顧耀忠經常談到的。近三十年的打拚,他帶領企業不斷開拓。目前,筆克集團網絡覆蓋全球40個主要城市,其中在中國就共有二十多個分公司,主分布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天津等地,員工人數近1000人,並在2019年獲得上海市政府授予的跨國公司亞太總部殊榮。

令他印象最為深刻的並不是卓越往績,而是從中央到地方,給他們發展的支持。「真的把我們當失散多年的孩子,只要有可能,盡量地給我們多點照顧。」剛來時,屬於外資企業的港企,可以免稅購買一部進口汽車,他還記得公司第一個車是進口的皇冠,還獲得專發給領事館和外商的黑色車牌。這在交通尚不發達的當時,為他們出行帶來了更多便利。此後,企業所需的各項審批程序和手續,各部門都會用最快速度批覆。他特別談到,在稅收方面,國家還給港企特別照顧。以往根據各國的慣例,外資企業要將在當地的收入匯往境外,要徵收一定比例的企業所得稅。在某些國家這個比例高達30%,在中國內地是10%,對港企只需要5%。

與此同時,顧耀忠也對國內整個大環境的變化記憶猶新。「穩定的經濟局面,政府高效管理體制,每個五年計劃有條不紊推進,說2020年脫貧真的就實現了……」這些對企業和個人發展都有利。此外,城市綜合治理、社會治安和法治建設,國內很多大城市都進步很快。加上人才數量和質量的不斷提高,「這裏真是一個做事業的好地方。」

顧耀忠(中)在「中華之旅——香港中學生夏令營」上為來滬的港生們講課。

從為人師到「教學相長」

身在現代服務業的顧耀忠,將香港的先進經驗和人才帶來內地,但近年來,他看到更多的還是內地的進步和香港的不足。用他的話說,以前香港是「獨一無二」的,現在「學生」們學了「師傅」的東西後,有了更新的發展和自己獨特的優勢。

顧耀忠說,過去,語言、國際觀、職業素養、法制意識都是港人優勢。但隨着內地飛速進步,內地的「學生」們慢慢趕上來。互聯網讓滬港新一代都有均等接觸世界前沿的機會。「萬眾創新」氛圍的營造,科技強國戰略的推進,讓內地有了更多原創性、具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更重要的是,還有了更多「首創」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比如說支付寶、數字人民幣、手機支付、自媒體營銷、直播帶貨等等。」

他還說,尤其是過去幾年,與香港公司的同事開會,「會發現他們很多東西還滯後,沒有我們走在前面。如果說從我們行業來說,我們這邊的一些創意,有時候比他們更新,想得更遠。」此外,語言上面,內地年輕人也不斷進步。他的企業每年都有一個「管培生」計劃,招收的一些從內地到海外留學回來的學生「英語還講得比我好。」當然,這些進步和優勢,對於顧耀忠所在的企業發展,也有更大的助力。

顧耀忠(右一)向來訪的客人介紹他所在的筆克園區的情況。

「港聯會」服務更多港人

近三十年在上海居住,當記者問起顧耀忠生活得怎樣,他的臉上又洋溢起溫馨的笑容。「我太太也是上海人,我們在這裏結婚,兩個孩子也都在這裏出生、長大、受教育。」目前,他正在海外求學的兒子,已經表示畢業後要回祖國內地發展。「都是他自己決定的。」

生活美滿的顧耀忠,不願意獨樂樂。他現任嘉定區政協委員、嘉定區港聯會會長等職。在他的業餘生活中,團結和服務在滬港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塊工作。差不多十年前,在嘉定區政協等的協助下,他們對長期居住在該區的港人進行過調研,當時就了解到,差不多已經有千人。在當地各部門支持下,2015年,嘉定區港聯會正式成立,同時還在香港也註冊了一個嘉定同鄉會,團結兩地港人。

由於這些港人對內地的情況了解較全面,因此在譴責香港黒暴、支持完善選舉制度和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投票等工作中,都有積極表現。「大家自發在香港登報譴責暴力。」在2021年底的完善選舉制度後首次立法會選舉中,僅居住在嘉定區的港人就有近60人自發到口岸投票。「希望也是星星之火,為港為國盡綿薄之力。」

這次採訪的地點「港聯會」,亦是由顧耀忠和很多在嘉定的港人共同推出的,為全上海首家社區非營利性活動陣地。目前,「港聯會」已經在嘉定有多個分站,給在滬港人港青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交往、交心、交融的活動場所,也成為了展示「滬港一家親」的窗口。

顧耀忠和朋友們還在香港註冊成立了「嘉定同鄉會」,聯絡港人們積極為國為港發出正面聲音。

為更多港青築橋搭台

說話間,顧耀忠將記者引到身後的那面牆壁前,上面貼着的照片,有很多是嘉定港聯會活動的紀錄。還有一部分則是他們為港青創立的品牌項目「中華之旅」過去幾年的留影。他說,隨着疫情形勢好轉,「中華之旅——香港中學生夏令營」有望重啟。此前多年,這個項目每年會組織百餘名香港中學生分三批,來上海開展為期一周的參訪。得到了嘉定區的支持,活動會在網紅的嘉定圖書館先為孩子們上歷史課,之後還會前往當地企業和一些文化景點參觀。目的是通過經濟、文化、生活等不同維度,讓同學們認識祖國內地的巨大變化。「不用語言說『愛國』,就是用事實讓他們去看、去思考。」也希望通過他們影響香港的親友,傳遞更多正能量。

在顧耀忠看來,新時代香港青年的未來還是在祖國。但來到內地發展,除了他們這些前輩扶上馬送一程,自己也要更好認清楚現在的形勢,用新思路來實現新突破。他說,在「中華之旅」活動中,他就經常告訴港青們,首先要擺脫過去的偶像包袱,不要認為自己是港人「高人一等」。「我當年過來,很多東西都要學習,現在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更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必須虛心一點。另外,有條件的不妨再到內地高校回爐補課,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此外還有語言關,「普通話不能單單只會講。」他說,他還曾遇到過一些港青,因為是在英語教學環境下長大,文書報告寫作都習慣英文,現在要學會熟練使用中文,包括電腦的輸入法。

顧耀忠還寄語更多港青,歡迎更多人來滬就業。其實,據他所知,在內地很多僱主還是非常願意聘請香港青年,他們在事業上的主動性和職業素養都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當然,剛開始工資待遇不會太高,但站在起點上,要有「熬」的精神,「你熬過去,將會是一片廣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