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記者揭外媒抹黑中國套路:好的一律不報 不好的添油加醋

中國傳統節日萬家燈火,擊碎外媒所謂「黑暗時刻」的不實報道,圖為貴州省4日舉辦苗族「舞龍噓花」活動。新華社

大公報綜合新華社及外電報道:近年來,新一輪「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在國際社會掀起了抹黑、貶損、施壓中國的高潮。西班牙資深記者哈維爾·加西亞則在他的新書《中國:威脅還是希望》中起底西方媒體抹黑中國的套路,揭露美西方打「輿論戰」背後的小動作。在他看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無非是美國政府試圖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的「鬼把戲」,他們的做法就是「好的一律不報」「不好的添油加醋」。

加西亞為全球最大的西班牙語通訊社埃菲社工作了20多年,於2018年被委派為埃菲社中國記者站負責人。他在新書《中國:威脅還是希望》中寫道:「西方主流媒體以及一些政府和政客每天都在恐嚇我們:中國崛起對世界構成威脅,對西方尤甚。」

加西亞說:「這純屬無中生有。幾千年來,中國一直是崇尚和平的國家,從未試圖征服誰,也未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誰。」

美無法接受霸主地位被撼動

加西亞在書中分析道:「美國無法接受自己全球霸主的地位被撼動,於是美國就在經濟、貿易、科技、衞生、媒體等多個領域攻擊中國,破壞新疆等地區穩定,支持分裂勢力,並利用其軍事優勢恐嚇中國。」

在美國發起的多條對華「戰線」中,加西亞對美西方「輿論戰」套路最為熟悉。他指出,美國政府與媒體利用其強大的議題設置和主導能力,「引領」着其他西方媒體,在全球範圍內發起針對中國的「輿論戰」,其做法是「好的一律不報」「不好的添油加醋」。

加西亞赤裸裸地揭露了西方媒體的「套路」:中國富裕的企業家不是「企業家」而是「寡頭」;中國腐敗官員不是「被解職」而是「被清洗」;中國對外投資不是「投資」而是「債務陷阱」;中國部分城市宣布「封控」不是「防疫需要」而是「侵犯人權」……

而當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詞彙來詆毀中國時,西方媒體又發明了一種「萬能句式」:「中國經濟在增長,但代價是……」「中國加大環保力度,但代價是……」「中國城市變得更加智能,但代價是……」「北京冬奧會還算成功,但代價是……」加西亞指出,美國媒體設置議題後,其他西方媒體很難跳出這一既定框架。

客觀涉華報道反遭指責

加西亞坦言,「寫一本關於中國的書是很難的,因為要從偏見中解脫出來,而這絕非易事。西方媒體對抹黑中國的瘋狂給西方人進行了『洗腦』,形成一種刻板印象,從而使他們對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成就視而不見。」

加西亞曾在推特中表達過自己的新聞職業理想:「在我看來,國際記者的基本功能是在文化之間架起橋樑,而不是圍牆,這只會導致更多的戰爭。」加西亞2018年到中國,3年來,他為了這個理想持續努力着,力求告訴西方民眾一個真實的中國。然而,當加西亞報出這些所見所聞的時候,卻遭到了西方媒體的指責。

不顧事實炒作「黑暗時刻」

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是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後的第一個春節,中國社會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面對這番繁榮熱鬧、萬家燈火的景象,西方一些媒體卻不時發布聳人聽聞的預測,稱中方沒有為防疫政策調整做好準備,今年春節會成為中國疫情的「黑暗時刻」。事實是,中國從容度過了新冠病毒重症患者高峰期,現在餐館外排長隊、企業忙開工、出境遊訂單激增。在事實面前,西方媒體的炒作完全站不住腳。

加西亞在談及中國的防疫政策時認為,「任何一個政府都應優先保障國民的生命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防疫政策無疑是成功的。」

在他眼裏,中國不僅不是威脅,反而代表着一種希望,因為「中國崇尚多元發展,從不強人所難」,這意味着「中國勢不可當的崛起將成為構建更加公正、和平的全球新秩序的關鍵性支柱」。

加西亞親歷中國 粉碎外媒謊言

哈維爾.加西亞經常在推特平台分享有關中國人文風景的帖子。\網絡圖片

西班牙資深記者哈維爾·加西亞在他的新書《中國:威脅還是希望》中起底西方媒體抹黑中國的套路。面對美西方利用「輿論戰」無底線攻擊中國的局面,加西亞親歷多元、迷人的中國,用真實的所見所聞撕破外媒謊言。

加西亞在全球最大的西班牙語通訊社埃菲社工作了20多年,他曾在巴勒斯坦、委內瑞拉、德國等地擔任記者和分社負責人,並於2018年被委派為埃菲社中國記者站負責人。加西亞說:「到中國後,我嘗試拋開所有偏見客觀地觀察中國。我驚喜地發現,中國並非是西方媒體所描述的中國,它非常多元和迷人。」

他不帶偏見地報道了抗疫工作中「有愛的隔離」,曾實地走訪新疆棉田,拆穿西方媒體報道中關於「強迫勞動」的謊言。他在書中細數了中國開展精準扶貧脫貧的做法和成效,澄清了西方媒體在涉及中國民主、人權、防治污染等問題上的錯誤引導。

加西亞非常不滿一些西方媒體不顧事實、刻意抹黑中國的做法,2021年9月,他在推特上連發14條推文,宣布將放棄從事30餘年的新聞工作,因為「令人厭煩的反華『信息戰』幾乎耗光了我的新聞職業理想」。

加西亞指出,西方媒體所宣揚的「新聞自由」,到了中國報道上就變成了「逢中必反」的套路。

圖:西方媒體的抹黑手法

BBC被稱「造謠廣播公司」

圖:BBC多次涉華報道被批帶有偏見,有違職業操守。美聯社

作為英方喉舌的英國廣播公司(BBC)屢次被揭報道有失偏頗、出於政治動機拒絕直播卡塔爾世界盃開幕式,甚至捲入造假醜聞。該媒體在涉及新疆及新冠疫情的報道方面更是極力抹黑中國,網友稱其為「造謠廣播公司」。

BBC多次製作聲稱是揭露中國黑幕的專題報道,均被中國官媒打假,特別是在涉疆報道上更是劣跡昭著。2020年12月,BBC在新疆發布報道宣稱中國政府阻礙記者拍攝,並說新疆工廠存在「強迫勞動」,最後被內媒揭發其內容通過剪輯手段編造,所謂的阻礙拍攝只是記者與保安語言不通,加上記者無戴口罩引發事件而已。

2020年12月,BBC關於「新冠疫情如何改變武漢」的中文和英文版本,兩者影片內容一樣,但唯獨在英文版本上加了一層色彩灰暗的「陰間濾鏡」效果,被內地網友質疑:「是不是加了這樣顏色舊舊的濾鏡,能讓中國城市看起來很窮?」中國前外交部發言人於2021年7月狠批BBC嚴重偏離新聞職業準則,並稱其獲內地網友形容為「造謠廣播公司」。

另外,今年1月,英國數碼、文化、媒體及體育大臣唐萃蘭亦批評BBC存在偏見。而在1月29日發布的獨立調查報告指,BBC關於稅收、公共開支、政府債務等重要經濟議題的報道有失偏頗,很可能會誤導公眾。報告指出,很多BBC記者缺乏基礎的經濟學知識,有時還會故意誇大其詞進行炒作。

美國會撥款煽動涉華負面報道

圖:美國之聲被指模糊新聞報道和宣傳的界限,圖為該媒體一處演播廳。\網上圖片

美國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2022年先後表決通過了臭名昭著的《美國競爭法案》,聲稱旨在強化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力,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批評該法案充斥冷戰思維及零和理念。值得注意的是,該法案白紙黑字寫道,將授權5億美元給予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用於「對抗中國的假消息以及投資發展繞過審查的科技。」

據美國《展望》雜誌報道,美國國際媒體署負責管理的美國之音、自由電台及自由亞洲電台等媒體,長期以來模糊客觀新聞報道和為美國政府宣傳之間的界限。翻查這些媒體的網站,首頁就可以發現不少針對中國的負面報道。

實際上,在美國眾議院網站上,就可以查到《美國競爭法案》相關文件,當中直白地寫明,希望2022年至2026年的每一財年,向美國國際媒體署授權1億美元,用於支持本地媒體,打造獨立媒體等,以對抗中國內外的假消息,並投資發展繞開審查的科技,以及監督和評估相關項目。文件中並詳細列明,這每年1億美元將用於何處,其中不少於7000萬美元須用於自由亞洲電台;不少於550萬美元須用於電子媒體,以對抗中國之外的非中文宣傳,以及中國國內的中文宣傳等。而在該法案2021年的版本,就更加直白地寫明,部分經費用於資助「獨立媒體」和所謂的「第三方」民間團體,用於反華報道,散播關於中國「一帶一路」的「負面消息」,該方案曝光後引起眾多反對和質疑聲音,最終被刪改。

(來源:大公報A24:國際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