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教唆假聘請 呃政府百萬資助

記者直擊有「顧問」(左)不停游說申請者找來幾位相熟朋友做「人頭」。(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為鼓勵香港企業進軍內地及東盟市場,特區政府早年推出「BUD 專項基金企業支援計劃」(簡稱BUD Fund)向中小企提供資助。香港文匯報近日發現坊間有一些自稱「包成功」的顧問公司代客辦理相關申請手續,記者日前隨一名中小企老闆放蛇暗訪,顧問公司的顧問不惜教唆中小企「造數」,以及「報大」員工人數,務求符合申請資格,呃政府逾百萬元資助後,顧問會收取當中三成資助作為服務費。法律界人士指出,顧問公司有關行為已涉嫌詐騙,顧問及有關中小企均須負上法律責任。一名曾幫襯的中小企老闆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被該顧問公司濫收費用,惟因事件「唔見得光」,受騙亦只好啞子食黃連。  

特區政府2012年6月推出「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簡稱「BUD專項基金」),協助企業透過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開拓及發展內地市場業務。該基金早前更加碼,每間企業於基金下的累計資助上限提升至700萬元,而每間企業可獲資助的核准項目上限亦加至70個。

由於申請手續及所需文件繁複,故坊間湧現不少顧問公司,部分顧問聲稱員工曾在審批機構工作,掌握評審準則云云,吸引不少對申請程序一知半解的中小企幫襯。這些顧問公司除收取前期的服務費,若申請成功,獲批資助金額要與顧問公司「三七分賬」,即三成資助額屬顧問公司所有。

鬼祟追問「介紹人」與商業登記

「顧問」甚至聲稱可以「代答」審批人員問題。(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為揭開這些顧問公司的招數,香港文匯報記者根據線報成功接觸到一間顧問公司。對方警惕性甚高,不斷追問介紹人身份,似乎有關服務相當隱蔽,只在熟人圈子裏互相流傳,顧問要求記者先出示商業登記等資料,才肯現身洽談。記者遂以助理身份隨一名珠寶店老闆與該顧問公司面談,珠寶店老闆訛稱有意在澳門搞展覽擴充市場,該顧問公司才稍稍放下戒心介紹服務。

顧問聲稱,曾為不少中小企成功申請基金,揚言「申請無難度」,並落足嘴頭說:「BUD Fund計劃的申請範疇包括12項,搞個推廣用途的App,上限拎到100萬元,投資網上或媒體廣告都拎到錢,上限100萬元,如果參加展覽,資助額更加不設上限,聽落係咪好正、好容易申請先。」

搵熟人「做員工」 出糧否「你明啦」

見珠寶店老闆開始心動,該顧問即拍心口說:「得啦,以你公司的營業額,我寫一份申請200萬元資助的計劃書,包保得! 100萬(元)你袋硬。」記者隨即追問有何方法可以拎足200萬元,對方起初欲言又止,「梗係有辦法啦,唔係你都唔使搵我啦。」

經記者再三追問,顧問突然壓低聲線說:「咁啦,可獲資助的項目中有一項係政府資助請員工,(資助額)上限有成100萬(元)㗎,只要你話會請3個新人,每個員工月薪3萬幾(元),請3個就可以申請到100萬。」見珠寶店老闆及記者面帶猶豫,該名顧問即加多兩錢肉緊說:「你有好多熟朋友的,到時搵佢哋做(冒認)你員工,最後有無出糧、出幾多糧,得你哋兩個先知。」說畢,即投以一個暗示的眼神:「呢啲嘢,你明㗎啦。 」他表示,申請人無須提交員工姓名,「你填話會開幾個乜東東職位就得。」

稱可操作假電郵應付審批

珠寶店老闆直言不懂講大話,顧問隨即「賣大包」說:「放心啦,你開個同你員工姓名一模一樣的電郵戶口由我操控,當審批人員查到來,我會代答所有問題,我手上有晒全部問題的標準答案,保證唔會令人懷疑。」

這種度身訂做的「申請套餐」,需先付3萬元訂金,「當中有1萬元係行政費,申請成唔成功都要畀;另外兩萬元係按金,申請唔成功可以退回。另外,申請成功的話,獲批資助額我哋收30%當作佣金,不過見你有熟人介紹,減至15%。」

藉詞文件不齊「吞訂」 女苦主失財3萬

申請BUD Fund需要提交計劃書,部分企業因為不熟書,遂聘用顧問公司協助辦理申請手續,然而坊間的所謂顧問良莠不齊,部分人甚至混水摸魚,以教路為名要求申請者繳付數萬元申請費,最後卻連申請表也未遞交,便以「文件不齊全無法跟進下去」為由,單方面終止申請並沒收訂金,令申請者欲哭無淚。

從事美容儀器業務的梁小姐也因此成為苦主。她近日向香港文匯報講述被騙經過時表示,因想推廣公司品牌,去年底在友人介紹下認識一位自稱姓盧的「顧問」,對方自誇有豐富的申請經驗,揚言公司「班底」來自負責審批的秘書處,熟悉申請竅門,梁小姐聽罷為之心動,馬上約見, 該名盧姓「顧問」提出到梁小姐的公司實地視察環境,擺出一副認真態度。見面後,「盧顧問」拋出「往績」大晒「實力」。梁小姐憶述:「佢一嚟就畀份申請攻略我,話只要佢出手(申請) ,成功率係百分百,從未失過手,見佢講足一小時頭頭是道,當然信佢。」

玩話術捉字蝨 申請者嘆中伏

回家想了幾天後,梁小姐決定提出申請,「盧顧問」遂邀請她到「顧問公司」見面,梁小姐應約到埗後一看,發現該「顧問」公司僅租用一個共享空間辦公,惟之後「盧顧問」用超卓的口才說服梁小姐不再懷疑該公司的「實力」,「佢猛話BUD Fund非常容易申請,話只要肯遞份申請表,至少可以拎到人工補貼,嗰度有成100萬(元)。」

「盧顧問」提議梁小姐先付3萬元訂金展開申請,若申請最終不成功,會退還兩萬元,梁小姐心想以幾萬元訂金便可博一個100萬元的資助,便決定提出申請並交付3萬元訂金。「盧顧問」拍心口稱會馬上展開申請,倘申請獲批,客人要把基金批出的三成資助作為顧問公司的佣金,「盧顧問」賣大包向梁小姐說:「不過見你係熟人介紹,只收15%便可以。」

梁小姐聽罷感到條件不錯,便於去年1月中展開申請,怎知4個月過去,仍是音訊全無,「佢話明由遞文件開始,大約兩個月就會有消息,點知等極都無下文。每次打去問佢,就賴話我無畀齊資料,當我補交多一次資料,佢又話由於負責幫我生產產品的公司仍未交齊文件,所以至今申請唔到。我愈諗愈唔對路,覺得佢諸多藉口,於是要求退回訂金,點知佢發爛渣話係我自己中止申請,一毫子都唔會退。」

對於曾承諾申請不成功退回兩萬元訂金的說法,「盧顧問」也死口不認,反指是梁小姐單方面中止申請,而非「申請不成功」,加上「顧問公司」已花費不少時間協助審閱前期申請文件,故拒絕退款,梁小姐愈想愈氣:「擺明呃我啦。我按佢意思交齊晒文件,佢又突然提出新要求,到你提交埋補充文件,佢又再提出其他要求,到頭來我交唔出(文件),佢就將責任賴晒落我度,成件事根本就係騙局。」

她認為政府需就協助申請的顧問設立監管制度,包括考慮就這類顧問設立考試及發牌制度,並監管其操守,「做保險同地產經紀都要考牌,點解呢類協助申請幾百萬(元)資助的所謂顧問就無監管呢?」

局方:資料不實不批款 議員促加強監管

BUD專項基金由生產力促進局負責執行。對於香港文匯報發現有「顧問」教唆申請者以「假人頭」申領新增聘員工的資助,該局發言人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 企業遞交申請時或許未落實增聘員工,故無須填報有關員工姓名,但當項目完成後,報告便要填報相關員工,以及提供受聘證明文件,否則相關開支將不獲資助。

懷疑有詐將轉介執法部門

對於有「顧問」稱可安排職員為申請企業「代答」生產力促進局的查問,發言人表示按照申請指引,申請企業必須委任其所屬員工擔任項目統籌人及副項目統籌人,負責管理項目的推行。該局會提醒申請企業必須確保申請中所申報及提交的所有資料,均屬真實及正確,並已反映截至申請書遞交當日的真實情況。如企業提供虛假資料,會被視作違反申請指引及條款,有關申請會被拒絕。如懷疑申請或獲批項目涉及違法行為,將轉介有關個案予執法部門處理。政府及生產力促進局亦將保留暫停或終止核准項目資助的一切權利。

據該局提供的資料,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底,該基金共收到9,980宗申請,已處理的申請共5,023宗,當中3,401宗獲批,涉及的資助額約為23.11億元。

針對有不法之徒教唆他人申請BUD Fund資助時虛報員工人數,律師陳子遷近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申請政府資助時需如實申報資料,不能弄虛作假,否則可能干犯《盜竊罪條例》中的欺詐罪,一經定罪,可被判處監禁14年,「不論是教唆他人虛報資料的顧問,還是同流合污的申請者,一旦提交虛假資料,同樣有機會觸犯法例,千祈唔好以身試法。」

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認為,特區政府在推出資助之同時,需加強監管及檢視其成效,「不應將惠及中小企的資助變成一塊『肥豬肉』任人宰割,甚至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來源:香港文匯報A01:要聞 20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