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預算案仍需為基層紓困解難

財政司司長將於下月發表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多個政團建議再派發消費券,協助基層市民渡過難關,但也有意見認為無需再派。基層市民受疫情衝擊最大,收入銳減,在疫後復甦初期難以受惠。預算案在平衡政府財政壓力的情況下,應該考慮再推出一次性支援措施,惠澤基層市民,亦加快經濟復甦。

香港逐步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多個行業對今年經營環境改善充滿希望。但復甦由希望轉化為成果,還需要一段時間。首階段復常通關後,訪港客流有所恢復,1月上旬本港日均旅客量逾1萬人次,遠多於去年同期,但與疫情前同期的日均旅客逾20萬人次相比,仍不足一成。旅遊業人士預料最快2024年訪港旅客量才有望重拾至疫情前70%水平。這意味着基層市民主要從事的服務業全面復元尚待時日,短期內基層市民就業狀況、收入水平難明顯改善,派發消費券有助基層市民紓困。

反對再派消費券,普遍着眼點於過去三年政府推出多輪抗疫紓困措施,本財政年度預料會錄得過千億港元財政赤字,而截至去年11月底的財政儲備為6,868億港元,相比過去逾萬億大減,政府要考慮財政穩健。

政府在2022-23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向每名合資格市民派發了1萬元消費券,對紓緩基層市民生活壓力、刺激消需發揮了救急之效。現在雖然經濟重振看到曙光,在經濟復甦初期,基層市民收入未必能迅速增長,但物價先行上升,基層市民生活壓力更大,因此,政府財政儲備仍然充裕,此時繼續向基層市民施以援手是合適必要之舉,至於消費券的金額多少,可以酌情考慮。有政黨建議擴大消費券用途,可用於繳交水費、電費、煤氣費等費用,讓基層市民可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有關意見反映基層市民實際需要,政府應該認真考慮、研究。

今年外圍不明朗因素持續增加,環球經濟衰退風險不小,本港疫後經濟復常挑戰不容低估,政府要繼續做好撐企業、保就業的工作,以免中小企業倒在「黎明前一刻」,令基層市民失去飯碗。新年度財政預算案仍要應使則使,採取適當措施保民生、振經濟,加快復甦步伐。

(來源:香港文匯報A04:要聞 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