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推新春展 圓明園兔首等80餘文物亮相

十二生肖陶俑 唐。 國博供圖

(大公文匯網記者江鑫嫻)春風有形,瑞兔留跡。在兔年春節即將來臨之際,中國國家博物館於18日推出「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從多角度展示中國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兔文化、生肖文化、吉祥文化和年文化。圓明園海晏堂兔首領銜,80餘件(套)文物為廣大觀眾獻上癸卯兔年的美好祝福和寄願,呈現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精神底蘊。

展覽現場。 國博供圖 陳拓 攝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博物館裏過大年」早已成為中國人的新年俗。今次展覽延續國博新年辦展的傳統,為國博二〇二三年迎春展覽,展覽內容緊扣兔年生肖文化與新春主題,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際為大家奉上一道喜慶的新春文化大餐。

展覽展出的文物上起商代下迄20世紀初,涵蓋玉器、瓷器、銅器、石器、骨角牙器、書法、繪畫等多門類物質文化遺存。展覽中3000多年前的「癸卯」卜骨,與今夕歲朝良辰隔空呼應,當時所用的天文曆法與文字綿延不斷,中華大地上悠久文明傳承至今。

展覽現場。 國博供圖 陳拓 攝

圓明園海晏堂兔首C位亮相。作為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像之一,它的設計師是意大利人郎世寧。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後,兔首等銅首一度流失海外。直到2013年,它被法國皮諾家族購得,並以其家族名義歸還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其劃撥給國博收藏。這段回家故事,反映了國際社會對文物返還其原屬國價值理念的認同,對促成更多流失海外中國文物的返還具有積極作用。

另外,從唐代至清代的多件玉石兔飾或奔或伏、或坐或佇,憨態可掬;唐代的淺青釉褐斑瓷兔與元代的青玉兔活靈活現;明代的白玉雙兔耳杯妙琢精治,呈現出不同時代的匠人巧思,是傳統工藝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範例。展覽還展出了多件寓意平安、取意吉祥的精品文物和時令書畫,以期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圓明園海晏堂兔首。 國博供圖 陳拓 攝

展廳內處處張燈結綵,有「五福臨門」,還有福祿花窗、燈籠、鞭炮等元素來凸顯新春年味,寄寓了策展團隊對廣大觀眾的美好祝福。

為突出節日氣氛,進一步烘托年味,展覽平面設計中還大量的採用了提取自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傳統吉祥紋飾紋樣,色彩上以高飽和高明度的色彩呈現。代表着喜慶、熱鬧的紅色構成了展覽的基調,典雅不失莊重的黃色,安靜柔美的白色在局部進行渲染與點綴,讓整體鬆弛有序。

五組多媒體展示,與展陳空間和平面設計相互呼應,加強視覺聽覺等多方位體驗,為展覽帶來了鮮活的氣氛。雪花飄落、煙花綻放、鞭炮聲陣陣……營造了喜慶祥和、團圓和美的節日氣氛,觀眾徜徉其中,亦構成了「年味十足」的節日活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