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下生活3殘障篇 | 無法讀唇 無法溝通 聾人渴望無罩生活
(大公報記者 余風 何嘉駿)口罩是防疫標誌之一,口罩雖有保護功能,但在生活上也為市民帶來不便。聽不到、說不出的聾人遇到的困難更被忽視。有聾人因看不到別人說話的嘴形,無奈忍痛在急症室「罰站」近七小時,長期過着「蒙着嘴」的生活,有聾人用手語激動地表達:「我想在沒有口罩下過正常生活!」
有關注聾人組織直指疫下對聾人支援不足,加上有口罩的阻隔,令他們接收訊息困難,與社會隔閡已成常態,相關問題值得大眾深思。
「我就這樣無辜地在急症室內罰站近七小時。」年約40、天生失聰的阿紫(化名)表示,去年8月初,工作時不慎燙傷臀部,要前往急症室求診,當日下午由於受傷位置出現很大的水泡,情況嚴重,無法坐下,醫生約於2時為她診治後,她便一直站着等候醫護人員「叫名」,再去取藥。她指出,當時看到醫護人員工作十分忙碌,並無手語翻譯。在疼痛難當下,她唯有一再向醫護人員查詢,卻遭遇不耐煩對待,只着她繼續等待。直至晚上近9時半,即「罰站」近七小時,她再硬着頭皮向護士查詢,才獲知下午6時已有廣播通知她取藥,並有醫護人員再次叫喚,惟她聽不到,各人都戴着口罩,令她無法得知相關訊息。
易生隔閡 似被封閉
「疫情下,各人都戴口罩,隔閡更大,都無法讀唇,溝通更難。」阿紫用力地比畫着手語,似要一吐埋藏於心底已久的鬱氣。她憶述疫情初期看到超市內眾人在搶購,不知就裏的她因眾人戴着口罩,無法看到他們的表情,更難透過讀唇去了解情況,令她十分無奈。
欠缺溝通帶來不便,嚴重情況更可能危及性命。早年有自殺傾向的聾人病人入住葵涌醫院兩周,出院後翌日便在住所自殺身亡,家屬質疑醫管局的手語傳譯服務或存在問題。現年62歲的聾人李國聲表示,自從長期戴口罩,聾人似被孤立,以往早上用口形與別人講「早晨!」現在看不到,卻被誤解是黑口黑面,「坐小巴,司機問有無人落車,都看不到我示意。」李直指在口罩下生活,聾人似被封閉,誤會經常發生。他記得一次遺失身份證,曾向警方求助,因雙方都戴着口罩,他表達手語動作稍大,險些被誤會帶有攻擊性。
關注聾人福利的非牟利機構龍耳創辦人邵日贊指出,現時估計有近15萬聽障人士,除先天聾人外,還有聽力退化的長者、因工作或事故後天聽力受損的人士。他又稱,曾陪伴聾人前往求診及接受檢測時,發現因溝通不足及欠缺手語翻譯,令聾人飽受折騰,「檢測做到流鼻血,醫護人員幫聾人照X光,就好似叫救命一樣。」他認為公立醫院必須加強手語服務。
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高級項目主任姚勤敏表示,聾人因聽力障礙,依靠讀唇及手語與別人溝通,惟各人戴上口罩,無法讀唇及看到別人的表情,令聾人與別人溝通困難,日常會產生誤會,與朋友及家人關係疏離。他又說,不單止聾人,有聽力較弱的長者亦表達在口罩覆蓋下與別人難以溝通,甚至在街上出現危險的狀態亦難以被告之,「例如有人叫他們小心車輛也聽不到。」
冀公眾包容 接納殘疾人士
姚勤敏又指出,聾人在教育場景更顯困難,當教授新或抽象的知識,輔助工具只有投影器、文字及圖畫,若沒有說話或口形輔助,障礙會很大,他們難以吸收知識。此外,大專院校內並沒有手語服務的資助,聾人在學習上面對很大困難,他認為大專及中小學均需要手語傳譯服務,專業化及提升教學的水平。
他表示,有些工作需要準確溝通,口罩卻阻隔傳遞訊息,聾人員工表現受影響,甚至因此失去工作。他認為,與聾人溝通,如情況允許,雙方脫下口罩會較方便,或以手語、動作、文字、口語翻譯軟件等作協助,而最重要是提升公眾的教育,學習包容和接納殘疾人士。
內地手語有規範 港倡訂統一系統
部分地區對於聾人權益甚為着重。內地於2011年在全國對聾人及聾人工作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手語使用現狀及開展手語研究意見,分析各方建議後,《國家通用手語詞典》於2017年12月作為語言文字規範問世,並於同年7月1日執行,該用詞表對於手語國歌、正文、手語語法特點、漢語拼音音節及筆畫都有統一規範,讓聾人有着一套「法定」的語言可依歸。
瑞典挪威 手語為法定語言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或地區,例如北歐的瑞典和挪威,聾人學校採用手語作為教學語言,手語傳譯更是大學學位課程,手語的語言得到認可,獲國會通過成為國家法定語言之一。但本港聾人教育政策並沒有明確界定手語教學重要性,手語傳譯亦並非大學專業課程。
龍耳創辦人邵日贊表示,本港沒有統一的手語系統,現時手語的運用各門各派、各師各法。他認為特區政府應盡早訂立一套統一手語制度,在醫院及法院等場所亦應多提供手語翻譯,當中包括視像手語翻譯。此外,亦應制定針對殘疾人士前線培訓,以友善及包容的態度對待殘疾人士。
手語傳譯須預約 急症可要求即時安排
過往三年,醫管局曾接獲兩宗關於手語傳譯服務的投訴。醫管局已在醫院及診所的當眼處,(例如登記處、詢問處)張貼手語傳譯服務安排的海報作宣傳,協助病人了解有關服務安排。
醫管局轄下的公立醫院和診所透過服務承辦商、司法機構政務處特約傳譯員,為有需要的病人安排免費手語傳譯服務。如果病人及醫院員工於治療或診症期間需要傳譯服務以協助溝通,可透過有關醫院或診所安排傳譯服務。一般情況下,醫院職員會按照每宗個案的需要或按病人要求及其到診時間預先約定即場手語傳譯服務。
在非預約情況下,例如因急症入院,醫院員工會視乎需要或按病人要求即時安排傳譯服務。疫情期間,手語傳譯服務亦可透過視像方式提供。患者可參照有關傳譯服務安排的海報,向醫院職員表達自己需要傳譯服務。如需覆診的病人亦可於預約覆診時一併預約手語傳譯服務,方便與醫護人員溝通。
除了提供手語傳譯服務外,醫管局亦製備回應提示卡、疾病資料單張和病人同意書,以加強醫院員工與病人在登記過程和提供服務時的溝通。
口罩有保護作用 醫生籲應戴則戴
本港市民於疫情前若患上傷風感冒,部分人會佩戴口罩。2003年沙士期間,市民為防止疫症,開始口罩不離身,亦習慣了罩下生活;自2019年新冠疫情大流行,2020年7月15日起實施《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第599I章),強制市民於公眾地方必須佩戴口罩,口罩成為不可缺失的日用品。但有醫生提醒,日後面對復常,市民應靈活面對口罩,「應戴則戴」。
「其實戴口罩應以輕鬆的態度處理,當它有如一條頸巾,在凍的地方戴上,熱的地方除下,即是人多的地方就戴上口罩,而人少又空曠的地方就可除下。」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戴口罩有效預防病菌,尤其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更不可除下,而乘坐交通工具時,口罩更可起保護作用。但當疫情退減,人們回復正常生活,不必視口罩為洪水猛獸,以為戴上口罩又是新冠肺炎的重臨。
她坦言,疫情期間,市民長期戴口罩,在阻隔大部分的病菌下,傷風感冒的症狀確減少,惟她認為長戴口罩對免疫力沒有太大影響。她重申應對疫情及病菌,市民應「打齊針」,接種第三及四針的新冠疫苗,流感高峰期亦要接種流感針,才有足夠抗體抵禦疫症。
(來源:大公報A7:港聞 2023/01/11)
相關鏈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