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毀滅性氣候災害頻發 全球損失萬億計

災難造成1,739人死亡,實際經濟損失估計超過300億美元。(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在即將過去的2022年,從蔓延北半球的熱浪到日前席捲北美的寒潮,全球氣候災害依然相當嚴峻。慈善機構「基督教援助會」前日發布報告指出,在充滿「毀滅性」氣候災害的一年間,今年包括颶風、洪水和乾旱等最慘重的10場氣候災害,每一場均造成至少30億美元(約233億港元)的經濟損失。報告強調,全球氣候危機正愈演愈烈,若不盡快採取行動遏制氣候變暖趨勢,這些災害只會帶來更巨大的損失。

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導致全球變暖,引發了更強烈的颶風、暴雨、洪水和乾旱等災害。其中颶風「伊恩」今年9月吹襲美國和古巴,累計經濟損失高達1,000億美元(約7,789億港元),是全球今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氣候災害損失。「伊恩」最終導致130人死亡,超過4萬人失去家園,被迫流離失所。

歐美今年夏天受極端熱浪影響導致嚴重乾旱,農作物產量下滑,進一步推高全球糧食價格。(資料圖片)

巴基斯坦洪災逾1700人亡

至於人員傷亡最慘重的氣候災害,則是今年6月至9月席捲巴基斯坦的大規模洪災,合共造成1,739人死亡,多達700萬人流離失所。若單獨統計氣候保險賠付額度,這場水災的經濟損失約為56億美元(約436億港元),但實際經濟損失估計超過300億美元(約2,336億港元)。氣象專家指出,正是近年不斷蔓延的氣候危機,增加了發生類似這類洪災的可能性。

報告亦強調除經濟損失最嚴重的10場災害外,其他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災難也不能忽視,包括馬來西亞和巴西的洪水、非洲東北部非洲之角的乾旱、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熱浪、智利的山火、菲律賓的颱風,以及孟加拉的熱帶氣旋,這些事故帶來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和環境破壞同樣嚴峻。

嚴重乾旱影響農產 加劇通脹

氣候災害還會帶來大量次生災害。例如歐洲今年夏天受熱浪影響導致嚴重乾旱,當地許多農作物的產量明顯下滑,進一步推高全球糧食價格。在全球通脹居高不下之際,氣候災害加劇多地能源供應壓力,還嚴重影響工業生產和航運運輸,讓通脹問題加速惡化。

「基督教援助會」執行主任瓦特表示,在觸目驚心的金錢損失背後,還隱藏着數以百萬計的人命和苦難故事,如果不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這種人員和經濟損失還會增加。

報告也指出,今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上,與會代表同意設立專項基金,由富裕國家出資,向發展中國家支付氣候變化造成的嚴重損失。在嚴峻的氣候危機面前,設立這項基金非常重要,各國也需盡快克服出資方式、獲取補償準則等主要障礙,保證機制順利運作。

「大氣河流」襲加州 大風雨持續發洪水預警

緊接冬季風暴,美國國家氣象局警告,由太平洋西北部低氣壓地區導致的「大氣河流」(又稱「大氣長河」,是指將高濃度水蒸氣移出熱帶的天氣系統)正為加州帶來豪雨和強風,預料加州本周內將繼續不穩定的天氣。局方亦向多個城市發布洪水預警。

「大氣河流」為加州帶來豪雨和強風。(美聯社)

氣象局表示,三藩市沿岸地區周一晚發生洪水暴漲,故此向加州中部及北部大部分地區發出洪水警報。氣象局並指,大氣河流前日傍晚起進入加州南部地區,會帶來不穩定天氣,中部和南部氣溫更可能急降近攝氏10度。氣象局並稱,加州多地因火山失去大量林木,山洪暴發的機會增加,「很有可能會出現長達12小時的降雨。」

受影響的加州地區前日早上已下起大雨,有道路被淹浸,樹木倒塌。三藩市直至日落前錄得超過25毫米雨量。加州官員警告稱,由於預報的強風襲擊,可能會導致樹木和樹枝倒塌以及可能停電。

國家氣象局在一份報告中稱,到周二早上,專家預測周圍山脈的大量徑流可能會給河流、小溪、溪流和低窪地區帶來洪水,並補充說城市地區和貧困地區可能會出現洪水。氣象部門警告說,雨水渠和溝渠可能會被碎片堵塞而阻礙洩洪。

所有現象伴隨更高溫 專家:這只是開始

2022年災難性的洪水、導致農作物失收的乾旱,以及破紀錄的熱浪、暴風雪,都顯示氣候變化的危機正日漸成為現實。專家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因為國際上減少地球暖化排放的努力,正在偏離軌道。

儘管多國持續希望緩減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危機,2022年亦確實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氣候進展,包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達成協議,將協助脆弱國家應對日益嚴重的破壞性氣候影響。可是,把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攝氏1.5度的目標,被認為已經幾乎不可能達成。全球暖化的主要驅動力量、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2年恐怕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環保團體批評COP27沒有解決化石燃料的問題。(資料圖片)

聯國秘書長警告「集體自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11月舉行的COP27氣候峰會上警告各國領導人,指人類面臨嚴峻的抉擇,要不就共同努力對抗全球暖化,要不就「集體自殺」。2022年一系列極端事件說明了氣候變化的危險加速,而這僅是暖化攝氏1.2度的影響。

法國拉普拉斯研究所所長、氣候科學家沃塔德表示,2022年將是地球上最熱的年份之一,所有現象都伴隨着更高的溫度。「很不幸的是,這只是開始」。

儘管自2020年以來出現拉尼娜現象(即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反),但2022年可能成為有史以來第五或第六熱的一年。拉尼娜現象是太平洋地區一種周期性和自然發生的現象,使大氣變冷。沃塔德指出,當這種現象逆轉時,可能在幾個月內,世界將攀升到暖化的新水平。

COP27創造了歷史,富裕的污染國同意設立一個基金,補償對較貧窮國家日益造成的氣候損害,但環保團體氣候行動網的辛赫表示,「COP27解決了氣候變化的結果,但沒有解決原因,即化石燃料」。為了達成限制地球升溫攝氏1.5度的目標,到2030年,造成地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削減45%,到本世紀中葉,必須減少到凈零。

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受氣候危機威脅。(資料圖片)

研究:世紀末恐九成海洋物種滅絕

氣候變化是近年全球共同面對的嚴峻問題,一份研究報告警告,如果人類再不設法遏制溫室氣體排放,到本世紀末恐怕將有近90%的海洋物種面臨滅絕的高度風險。

加拿大戴爾豪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生活在海洋上層約100公尺、近2.5萬個物種的氣候風險進行評估,發現若溫室氣體排放量繼續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將導致數以千計的動物、植物、原生動物和細菌大量死亡,範圍遍及泰國灣、珊瑚三角區、澳洲北部、紅海、波斯灣、印度近岸、加勒比海,以及太平洋島嶼一些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該研究還發現,頂級獵食者比較低級的獵食者更可能遭遇滅絕。

報告提到,上一次從地球上抹去90%生命的災難,是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也稱「大死亡」,Great Dying),科學家認為,當時發生一系列大規模火山爆發,使大氣中充滿了溫室氣體。在大約200萬年的時間裏,約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生脊椎動物因此滅絕,陸地上只有不到1/3的生命體在這次災難中倖存下來。

貝德福德海洋學研究所的生態學家、研究報告的作者丹尼爾博伊斯指出,這些發現非常令人震驚,雖然有些人可能質疑情況是否會真的如此嚴重,但若從最壞的打算來設想,海洋物種面臨的氣候風險確實相當嚴峻,它們的消失還會對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並導致食物鏈被破壞。

(來源:香港文匯報A24:國際專題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