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灣區商貿歷史|中大學者:香港長久以來都是貨物中轉站

林永昌(右)表示,香港在大灣區中扮演貨物中轉站角色的歷史源遠流長。圖為他在廣州考古研究院工作。

(大公報記者 張凱晴<文> 受訪者、古物古蹟辦事處<圖>)香港發展局、澳門文化局與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於今年11月初共同簽署《關於深化粵港澳大灣區考古及文物建築交流與合作意向書》,三方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在考古和文物建築領域合作。曾先後就讀北京大學及哈佛大學考古系的中文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林永昌表示,香港非常具有考古意義,由於地理位置,香港經常扮演貨物中轉站角色,了解鄰近地區有助了解古時貿易及人員流動遷移。

林永昌希望發展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AMO)會有更清晰的指引,告訴業界如何充分利用合作意向書的有關平台,與大灣區其他研究機構等進行合作。

中文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林永昌來自澳門,從小喜歡歷史,亦喜歡動手做東西,正好都是考古所需條件,因此他大學時選修北京大學考古系,及後更到哈佛大學修讀博士。最後因喜歡與學生交流,成為中大的歷史及考古副修教授。他的研究專長是中國冶金技術發展、秦漢及商周考古,以及手工業生產等,目前與灣區考古機構有很多金屬分析方面的合作。

盼有清晰指引 與內地合作考古

對近年業界經常提及的大灣區考古,林永昌表示,香港考古很多時並不是單一去看的,要宏觀地看,因香港地理位置關係,經常扮演貨物中轉站角色,了解鄰近地區有助進一步了解古時的貿易及人員流動遷移。他又指出,香港與廣州地區的部分出土文物高度相似。

目前林永昌以個人身份與廣州考古研究院合作,進行漢代鐵器分析,研究鐵器是如何傳播到嶺南地區。他表示,以往與灣區其他城市合作,流程較為複雜,要簽各種意向書,「因為香港的地位在『一國兩制』底下是比較特別的,香港的考古管理並非屬於國家文物館,因此本地的研究機構如大學,想與內地文物單位合作是比較複雜。」他希望下一步的新合作會有官方說法及指引,供業界參考。

林永昌又說,香港目前有很多豐富的遺址資源,不過香港培養的本地考古學人才,事實上只剛起步數年,公眾對香港考古也認識不多,他建議加強推廣教育。

林永昌表示,香港自1920年代起已進行考古和發掘的工作,以面積而言,香港的考古遺址密度很高;同時香港的紀錄相對同等地區很詳細,對鄰近地區是很重要的參考。

本地考古要取得更好的發展,人才培育十分重要。林永昌表示,中大考古副修是2016/17年才開設的,課程緊跟國際科技考古趨勢,中大更有跨科目的支援優勢。他形容,香港一些考古分析具備優勢,目前有為內地、東南亞作出相關支援。而且考古系學生的就業市場不局限於香港,目前畢業生主要是在本地各大博物館工作為主,不過也有學生到內地就業,因此畢業生不應只着眼於香港。

不過,林永昌不鼓勵學生就職拍賣行及古玩店,一來與保育相違背,其次是很多店家自稱的秦漢以前青銅器未必為真,「如果是真的話,被查出亦是要歸還的」。他舉例早前在日本拍賣自稱「傳世」的青銅器,以其銅鏽的顏色,一看便知是新出土的;一查之下,果然發現是湖北的出土文物。

考古系學生內地交流 畢業不愁出路

「考古其實是很國際性的科目。」林永昌說,疫情爆發前,香港考古副修的學生會到國內外不同的考古基地交流,希望隨着社會穩定復常,交流活動亦可恢復。

目前主要從事秦漢考古的林永昌,被問到若有機會回到過去,最想回到何時何地時,他選擇了秦末漢初的咸陽和長安,因為他覺得秦代如何大一統,而漢朝又如何維持初步天下一統的局面,目前尚有很多失落的拼圖,他認為背後有什麼技術支持大一統很值得研究。

這種把「自己的生命長度都計算在如何見證更多歷史」的熱愛,就是驅使林永昌在歷史洪流中不斷尋找真相的原因。他說,考古可以了解當時人的生活環境和政治、經濟關係,透過不斷尋找及拼湊碎片,建立現在與過去的聯繫,同時明白眼前遺留的一切,其背後的重要意義。

香港考古遺址(部分)

(來源:大公報A5:港聞 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