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醫療機械人專家劉宏斌:發展創科產業 政府引導性政策必不可少

劉宏斌獲「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馮沛賢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 記者 馮沛賢)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發展國際創科中心的重要定位,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大力推動創科發展,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發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指,面對人才流失,將加大力度招募海外年輕科研人才及吸引香港海外留學生回港發展。事實上,本港亦有不少創科人才。中科院香港創新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執行副主任劉宏斌教授,與香港中文大學王連大腦腫瘤中心副主任陳達明教授,二人憑藉研發微創腦手術的柔性內鏡機器人系統,成為「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人工智能及機械人領域獲獎者。

劉宏斌教授歸國前歷任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醫療機器人學教授,觸覺醫療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過去共發表國際機器人頂尖期刊與會議超過120餘篇,另有發明專利申請、授權40餘項。他自2020年加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不久後被委派至中國科學院香港創新研究院工作。他長期致力於研發經自然腔道柔性微創機器人技術,所帶領的實驗室是國際上率先開展具有觸覺感知的柔性手術機器人研發的團隊之一。

劉宏斌教授與陳達明教授聯合研發應用於微創腦手術的柔性內鏡機器人系統,並在香港成功開展首例屍體實驗,證實醫生可操作機器人在微創條件下完成全部所需手術步驟。透過系統,醫生只需在顱骨上開鑿一個不大於5毫米的小孔,便可在增強現實技術(AR)的引導下,操作柔性機械臂安全地通過顱內彎曲的自然腔道,抵達腦室深部並進行精準手術,突破腦手術在微創範式下難以通過直線路徑抵達深部病灶、手術器械操作難度高、空間狹小等臨床痛點,避免腦組織損傷,同時保證末端手術工具的亞毫米級控制精度。此系統的成功研發令香港成為機器人神經外科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導者,在世界醫療機器人研究及神經外科臨床研究領域擔當重要角色。

劉宏斌昨日(22日)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對於獲獎感到十分高興。他認為獎項強調將科研技術應用落地,他與科研團隊在文化上做到堅持問題導向,以解決重大臨床難題為目標。他形容研究絕非一蹴而就,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及挑戰,然而團隊決心一同選擇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在不斷的失敗中嘗試,終於取得真正的突破,不辜負大家的期待,同時堅定團隊做有價值的核心技術的信念。除了團隊的合作,合作伙伴及組織的信任及支持也是至關重要的。

劉宏斌認為,創科產業化最重要的是研發項目有實際需求,不能「拿着錘子找釘子」。(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馮沛賢攝)

政府重視推動創科產業化,藉此為港人帶來創業及就業機會。劉宏斌認為,創科產業化最重要的是研發項目有實際需求,不能「拿着錘子找釘子」,因此先要保證自己研究方向正確及技術轉化的可能性。以今次的微創腦手術的柔性內鏡機器人系統為例,項目研發成功解決現存的重大痛點,大大提高手術效率。另一方面,在技術研發時需充分掌控資本、工業及產業鏈等範疇。香港有四間學府躋身全球Top100,科研及醫生在世界都是頂尖的,可是欠缺產業鏈;而大灣區將在這方面擔當重要角色,區內城市互補性強,香港可以利用大灣區的優勢,將技術創新及背後轉化整合起來。

為應付市場對人才需求,政府一再強調「搶人才」,然而近年多個鄰近地區都積極發展創科產業,對業界帶來競爭挑戰。劉宏斌分析指,香港的創科發展正處於起飛階段,國家「十四五」規劃將香港定位為發展國際創科中心,是對香港的重要支持;各地之間或許會存在競爭,香港需要發揮自身的優勢,與大灣區城市合作,建立一套機制,讓創科產業的成果得以共享,合力將整個創科「做大起來」。

展望業界的未來發展,劉宏斌認為特區政府在創科工作上已經有很大的投入,他與其科研團隊本身也受惠於政府推出的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 initiative)。可是業界仍需有更多的人才配套政策支援,根據他過去經驗,當科研的項目需要轉化為產業時,將面對令項目落地的中層工程師不足的問題,期望政府可以加強有關的人才培訓,補足這方面的短板。他期望政府可以為創科產業發展推出引導性政策,如近年備受大眾關注的生命科技、醫療、健康創科產業,將有助行業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