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歷史真相(三)|日媒尋回膠卷 大屠殺鐵證如山

(大公報記者 陳旻)1991年7月2日,日本每日放送(MBS)記者加登英成最先在美國洛杉磯電影中心發現並公布了11分鐘1937年12月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拍攝的記錄日軍南京暴行的影片,揭穿了日本官方刻意隱瞞與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謊言。同月12日,馬吉牧師自己保存的1至12號影片膠卷被重新發現。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張連紅對大公報表示,馬吉影片因戰爭結束後杳無蹤跡,被日本歷史學界稱為「鬼片」,在被加登英成找到後,立即成為日本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在當時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殺言論甚囂塵上的背景下,日軍侵華罪行的光影鐵證重現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今年63歲的加登英成,在退休前是日本每日放送的資深記者。他擁有20年餘的記者生涯,主要從事日本的政治和社會報道。他是全日本第一個以新聞為基礎遠赴海外,到美國、中國和德國等地採訪與收集資料製作南京大屠殺專題報道的媒體記者。

重新發現的馬吉影片中一幕幕慘劇震撼日本媒體。圖為馬吉在南京拍下的陳屍遍地畫面。

德報告提及日軍在南京暴行

1990年12月,德國公布了存放於德國柏林波茨坦檔案館前外交官羅森於1938年2月提交給德國外交部的一份報告,在這份報告裏,羅森直接談到了馬吉的影片,報告裏還包含馬吉影片的膠片複製品和一份馬吉牧師寫的詳細英文影片鏡頭目錄。

這份文件編號「2722/1113/38」的《羅森給德國外交部的報告》於1938年2月10日發自南京,標明「內容有關日軍在南京殘暴行為的文獻紀錄片」。

羅森是德國駐華大使館南京辦事處政務秘書。「日本人在南京的恐怖統治已達無以復加的程度。在此期間,美國主教派教會布道團成員、使館顧問約翰·馬吉拍攝了影片。這部電影是日本人所犯殘暴罪行有說服力的見證。約翰·馬吉已在南京呆了25年。」羅森在報告中開門見山。

「影片是令人震驚的時代文獻」

「馬吉先生親自向大使館提供了一部複製品。隨複製品附上各個剪接圖像的英文解說詞。解說詞和影片本身都是一部令人震驚的時代文獻。請允許我提出這樣的請求,把帶有解說詞譯文的這部電影能放映給元首和總理一看。」

這份最新解密的羅森報告在1990年12月17日被日本共同社發現,在日本報紙以大字標題刊出後,由於未發現影片複製品,「有名無實」,影片亦被日本媒體稱作「鬼片」。

尋獲馬吉影片 日媒火速播報

1991年7月,32歲的日本《每日放送》時政記者加登英成隻身啟程赴美。

南京大屠殺期間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總幹事喬治·費奇的外孫女湯婭·昆頓記得,「1991年7月,日本MBS指派其明星記者加登先生深入了解這個困擾他們50年的問題──南京大屠殺到底發生了沒有?」「日本媒體一定要證明這段歷史是否為真,無論用哪種方式。」

「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加登先生的電話,當我說我有爺爺的原始影片膠卷時,他和一個電視攝製組在24小時內出現在我家門口。我帶他去了洛杉磯電影檔案館,在那裏我們看到了原片。」湯婭·昆頓說,加登英成看過電影後,把消息透露給日本媒體,在日本掀起了一場媒體風暴。

「在當地(洛杉磯)時間1991年7月2日中午,我看到了馬吉影片。」加登英成對大公報記者回憶,「洛杉磯與日本有16個小時的時差,那應該是日本時間7月3日凌晨左右。」

7月3日晚的新聞,NHK電視台、朝日電視台、TBS電視台迅速連續播報了在美國發現記錄南京大屠殺影片的重大新聞,日本共同社、每日放送等特別做了專題報道。這條重磅新聞7月4日登上日本各大報紙的版面,在日本社會與學術界引發強烈震動。《每日放送》強調,「這是我們在美國洛杉磯獨家取得的膠片。時隔半個世紀,它又復活了。」

沉睡影像甦醒 震撼日本媒體

「現在看到的就是日軍的暴行」

(1991年7月3日下午6時,TBS新聞播報)

播音員:

我想從持續沉睡的這個影像開始介紹。現在看到的就是日軍的暴行,這是1937年南京大屠殺時的影像。當時在南京的兩個美國人秘密拍攝了這本膠卷,但由於這個膠卷去向不明,一直被稱為「鬼片」。日本記者剛剛在洛杉磯拿到了這個膠片。時隔半個世紀,它又復活了。這就是南京大屠殺的真相。膠片以「被侵略的中國」為題,影像上附有英文和說明文字。關於南京大屠殺,至今為止已經有很多影像資料介紹,但那些影片並不能有力地證明拍攝的就是南京事件本身。而這次得到了,這是第一部被確認拍攝了南京大屠殺的影片。

歷史學者、宇都宮大學教授笠原十九司:

今天看到的影片沒錯,正是南京大屠殺。我們知道馬吉有拍攝南京事件的膠卷,但怎麼也找不到,所以很遺憾。現在看到的膠片,肯定是喬治·費奇帶走的那卷。我感覺,我們找到了傳說中的「鬼片」。

時年79歲的侵華日軍老兵東史郎:

我們不把中國人當成人,就像殺豬殺蟲一樣,即使看到中國人受傷,我也沒有罪惡感。傷害一個人、殺死一個人,是很可怕的事,但我當時沒有罪惡感,滿不在乎地幹了。

「這是可信度極高的膠片」

(1991年7月3日晚9時,NHK新聞播報)

在南京大屠殺發生後,膠片從中國運到國外,然後在洛杉磯的電影中心裏沉睡了很長時間。雖然承諾不會處死俘虜,但侵略者還是把二、三十個男人一個接一個地送上刑場。年邁的女性回到家中,卻聽到家人全部被殺、兩個女兒遭毆打後被殺害的消息。雙手被綁在身後的市民被射殺或被刺刀刺穿後,被扔進水池裏。

立教大學的粟屋憲太郎(音)教授看了膠片,認為這是作為歷史資料可信度極高的膠片,展示了南京大屠殺中日軍的殘暴,是相當珍貴價值的膠片。拓殖大學的旗生彥教授(音)說,這個膠卷的複製品曾在戰爭結束後被帶到美國、日本和德國,但後來行蹤不明,是研究者們一直在尋找的「鬼片」,現在以令人震驚的心情看到了。這個影像雖然不能反映南京大屠殺的全貌,但卻成為揭開南京大屠殺事件真相的重要線索。

「日本人很不擅長反省自己」

日本朝日電視台1991年7月3日午後6時新聞播報報道南京大屠殺影像的發現。

(1991年7月3日晚10時,朝日電視台專題評論)

播音員:

下一條新聞是54年前的事,南京大屠殺流血慘案。今天晚上,在美國發現了1937年12月在中國南京發生的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膠片,是當時國際紅十字南京委員會的委員長、美國的約翰·馬吉牧師拍攝的。馬吉牧師作為日軍進入南京後留在南京的為數不多的外國人,在戰後的東京審判中也站在了證人台上。在放映出來的畫面中,可以看到浮在水塘裏的屍體,還有回到家中看到兩個女兒被屠殺後呆呆地站着的老奶奶。

這一影像被發現的契機是去年10月份,眾議院議員石原慎太郎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表示:「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編造的」。美國華人團體對此進行了抗議,並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言論廣告」。看到報紙後,保存着這一影像的馬吉牧師從前同事的後人提供了影像,就此公布於眾。

演播室男主持久米宏:

今年夏天,海部(俊樹)準備訪問中國。每到夏天我一直都會提到,在侵略中國一事上,日本是明顯的加害者,對方(中國)是受害者。在這個問題上絕對不能弱化加害者(責任),如果要弱化的話,受害者可以說,但加害者自己不能說。

演播室評論員:

以前的同盟國德國也有當時的資料,這次是美國傳教士(資料)。資料公開後,日本人就否認。日本人的適應能力、應用能力很強,但總是不願意正視對自己不利的過去。石原做的事情反而引出了新的重要資料,這點也許有所意義。但是他的動機,對於解決問題沒有幫助,不知道接下來會怎樣。

演播室男主持久米宏:

教科書問題也是如此,日本人很不擅長反省自己做過的恥辱之事,表現得也很含糊,應當反省這種曖昧的性格。

「加登先生一直在尋找這個膠片」

日本TBS電視台1991年7月3日晚11時新聞連線在美國的加登英成。

播音員:

隨着日軍的佔領,當時在南京的歐美各國人們在城市中心設立了國際安全區,對本國國民和受害的中國人展開了救援活動。當時積極參與中國救援活動的成員中有兩個美國人的身影(註:當時留在南京參加救援的共有14位美國人)。一位是牧師,當時擔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分會主席的約翰·馬吉,另一位是國際安全區總幹事喬治·費奇。馬吉牧師和費奇一邊對受傷的人和難民進行救援,一邊不停地轉動馬吉愛用的16毫米攝影機。就這樣,兩人用兩個月的時間偷偷拍下的膠卷,被費奇縫進了自己的駱駝毛大衣裏,躲過了日軍的嚴密監視,拿到了上海,然後馬上沖洗了4份。做了膠片複製品。之後,費奇帶着一份膠片回到美國,在美國各地舉行放映會,呼籲反對戰爭。戰爭結束後,費奇在1979年離開了人世,他的膠片被遺忘。在其外孫女湯婭從衣櫃裏找到膠片之前,膠片一直處於沉睡狀態。

湯婭寄到洛杉磯電影中心的膠片是「被侵略的中國」,時間大約10分鐘,全篇無聲的短片,生動地講述了戰爭時,南京市內發生了什麼。確實是這樣。

為什麼這個膠卷有後續呢?馬吉他們拍攝並帶到上海的膠卷只是一部分,這次發現的膠卷中沒有的剩餘部分在哪裏?在馬吉的後人那裏也發現了膠片。《每日放送》的記者加登先生一直在洛杉磯尋找和採訪這個膠片。

加登先生,這確實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你是怎麼第一個找到膠片的呢?

加登英成:

費奇的《我在中國八十年》這本書是一個契機,這本書是我借來的,裏面詳細地記載了剛才那個膠片從南京帶出來的路線,應該有4份複製品。我希望找到一份,於是多次連夜打國際電話到美國尋找目標。

(來源:大公報A16:內地 2022/12/11)

相關鏈接:

發掘歷史真相一|頂證日寇侵華《馬吉的證言》傳世

發掘歷史真相二|日軍出鏡懺悔《奉天皇之命》殺戮

發掘歷史真相四|尋大屠殺活證 戳破日右翼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