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社評|統一兩地防疫標準 為免檢疫通關創條件

本港和內地近日都不斷優化細化疫情防控政策。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期望,可以在農曆新年前逐步恢復免檢疫通關。隨着新變異病毒株的毒性減弱,內地與本港在對病毒防治、疫情防控方面的認知、判斷趨向接近,在此良好基礎上,本港應積極與內地尋求在疫情防控標準、手法等方面趨近乃至統一,爭取盡快實現免檢疫通關,便利兩地人員往來和推動經濟復甦。

內地繼前日公布「新十條」之後,昨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又公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明確新冠無症狀、輕症患者可居家治療,訂立了家居環境、健康監測、用藥等方面的標準。本港則將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檢疫期縮短為最少五天。

Omicron變異病毒株傳染性強,但致病性、毒性大大減弱,感染後絕大部分是無症狀或輕症。內地優化疫情防控手段,是基於科學判斷和客觀數字,這也是本港早前逐步放寬防疫措施的原因。隨着內地政府、民眾對疫情的認知、判斷的與時俱進,開始採用更精準防控,這種認知和判斷的發展,成為兩地實現免檢疫通關的堅實基礎。

從防範病毒傳播風險的角度而言,既然內地容許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居家治療,那麼當前對入境人士實施5+3的隔離檢疫措施,大有放寬的空間。特區政府對此要積極爭取、穩步推行。

首先,本港應積極與內地協調統一各種疫情防控標準。抗疫3年,本港與內地在陽性認定、康復、密切接觸者認定等方面的標準始終未完全統一,一定程度上造成兩地互通的障礙。早前內地將陽性的CT值修訂為小於35,已經與香港一致。但香港除了看CT值,還會考慮有沒有病徵等因素。無可否認,現時兩地在標準上已經趨同,但如要實現免檢疫通關,檢測就成為阻擋病毒傳播的最重要屏障,因此仍需進一步統一防控標準。

其次,本港應積極與內地協調防疫手段。內地現時將封控範圍縮減至樓棟、大範圍採用抗原檢測取代核酸檢測、快測陽性後自主申報等,這些手段在本港已實施一段時間,累積了一定經驗。本港有關官員、專家應更多與內地溝通,一方面給內地介紹本港有用的經驗,另一方面汲取內地措施的優點,以檢討本港做法,不斷收窄兩地防控手段的差異。

防疫是一個不斷摸索、不斷優化的過程,各地的防控措施都根據病毒的變化而調整。在內地公布「新十條」當日,國家衞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對於入境人員管理等外防輸入的措施,將依法依規、逐步及加快推進,進一步優化完善相關措施。相信國家會本着平衡疫情防控和便利往來的原則,適時公布優化入境隔離檢疫政策的措施。本港市民必須盡快加強疫苗加強劑的接種進度,鞏固本港防疫成果,為兩地恢復免檢疫通關創造更有利條件。

(來源:香港文匯報A03:要聞 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