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放寬跨境往來措施順民意

文/張學修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0日召開跨部門記者會,公布進一步放寬防疫的「新十條措施」,包括不準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按「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縮細核酸檢測範圍等等,亦容許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居家隔離,在第6及第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或以上,就可解除隔離,這些新措施可謂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隨着此次內地的「大鬆綁」,香港與內地通關出現了「曙光」,特區政府應藉此時機向內地爭取通關時間表及路線圖,滿足市民心願。

兩地封關已經三年,阻礙了無數的家庭團聚和商務來往,經濟和心靈損失巨大,代價由全港埋單。通關對提振香港經濟的重要性無需多言,過去十多年來,香港經濟一直受惠於大量內地旅客訪港,對入境旅遊相關的零售業、住宿服務、餐飲服務和過境客運服務帶來重要支援。如今,兩地的市民有家回不去,商人有苦說不出,每一次返回內地,機票和金巴票都要搶,深圳健康驛站要抽,有市民搶也搶不到、抽也抽不到,只得向「黃牛黨」購買高價票。這三年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落空,回一趟內地要付出如此巨大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市民們已身心俱疲。

其實走到今天,社會已有共識,短期內想實現與內地免檢疫通關並不現實,但政府仍應將其視為重要目標,盡快與內地有關部門商量,藉着此次內地防疫措施放寬的機會,爭取改善各種瓶頸問題,全力推進通關進程,便利港人。我們不求一步登天,但求積少成多。一方面,政府應該繼續和內地有關部門商討增加過關名額,並逐步推動解除名額的限制。現在已經由最初的「14+7」、「7+3」調整到「5+3」,隔離日子縮短,酒店的流動率是不斷提升的,沒有理由名額還保持和最初一樣少。尤其已近年底,商務繁忙,港人想回去與家人團聚,港商更需要回內地親自處理合同、審批項目,更要着手準備新一年的採購與安排等等,目前深圳健康驛站每日2000人的名額,根本無法滿足現時港人的需要。只有做到逐步取消名額限制,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回內地難於登天」這一困境,讓想回去的人都不必再為名額憂愁,也不必光顧「黃牛黨」。另一方面,自然是繼續爭取隔離的日子越短越好。「5+3」的入境隔離,其實已經比本地確診者自我隔離的7天還長,特區政府應與中央商討研究,看是否有可能縮短入境內地的檢疫期。哪怕是少一天,也以為着離通關更進一步,為港人帶來便利。

接下來有聖誕、元旦、農曆新年幾個重要大節日,香港市民們更加迫切地希望能夠能和內地的家人團聚,儘快放寬兩地往來的措施,不僅是完成市民心願、為港商帶來便利,更是為接下去有序通關後香港本地旅遊業、零售業等復蘇做好準備,關乎經濟民生。通關步伐越快越好,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競選時期就已表明,通關問題將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市民亦對此寄予很大的希望,期待本屆政府全力以赴做好這件事,爭取逐步放寬檢疫措施、推進通關,順乎民心,合乎民意!

(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