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穩增長政策多箭齊發

當前內地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工作,主要是防範化解停工停貸衍生的相關風險。

文/李超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筆者認為,本次會議傳遞更多積極信號,特別是強調激發全社會各類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和活力。筆者預計後續政策將着重通過穩定市場主體信心和居民部門預期,以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核心是利用貨幣、財政、產業和科技政策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具體的政策舉措需要關注後續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政治局會議指出,「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化疫情防控措施」。筆者認為,中國疫情防控已走向動態優化階段,更加強調科學和精準,盡量不以靜態管理為代價來控制疫情,杜絕一刀切和層層加碼,逐步減輕對於經濟社會生活生產的影響。

會議強調「要堅持真抓實幹,激發全社會幹事創業活力,讓幹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幹、群眾敢首創」。筆者認為,2023年政府政策更加注重真抓實幹,實事求是、務實求真,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強調敢為敢闖敢幹,摸着石頭過河積累經驗教訓,激發領導幹部、地方政府、企業主體、群眾人民等各主體積極性,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邁出堅實步伐,可重點關注統籌經濟發展與優化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攻堅和改革等領域,優化疫情防控方面則關注地方政府在新二十條下「因地制宜」的「敢」有作為、積極探索,二十大開局之年積極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預計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積極性進一步提升,為產業基礎再造、強鏈補鏈、科技自立、自主可控等重大戰略保駕護航。

會議還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筆者認為「精準有力」相比7月政治局會議「財政貨幣政策要有效彌補社會需求不足」、「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等表述更加強調貨幣政策的結構性發力,即精準滴灌、定向支持。筆者堅持認為,即2023年總量性寬鬆工具如全面降準、降息較難出現,貨幣政策將以結構性調控為主,預計央行繼續引導銀行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小微、綠色等領域的信貸支持,也可能加大對服務業的支持力度,此外,維穩基建重大項目資金投放、拉動地產領域邊際增量。

逐步化解地產風險

本次政治局會議並未直接提及地產相關內容,但提出「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筆者認為,這一表述的內核同樣指向地產領域。當前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工作,主要是防範化解停工停貸衍生的相關風險,結合近期的「三支箭」,筆者認為當前的政策導向是「保項目+階段性保主體」。前者仍是當前地產政策的重心所在;後者主要針對部分核心民營地產主體開展,目的在於防風險。在此背景下,市場預期徹底扭轉和地產停工問題的根本性緩解仍是較為緩慢的過程。地產風險逐步化解後,2023年的重點仍需關注地產中長期規劃(對應金融委會議提出的「新發展模式」),筆者認為明年兩會後推出的概率較大,屆時地產政策及市場預期將進一步明朗。

政治局會議指出「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此表述延續二十大報告精神,體現未來中國產業政策的戰略方向。筆者認為,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關鍵,而自主創新是構建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根本,是統籌發展與安全關鍵,既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經濟轉型的着力點。科技政策自立自強重在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既需要科技體制改革,如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發揮科技人員潛力,也需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農業安全關鍵在種業、能源安全需要傳統能源及新能源「先立後破」,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重在製造業強鏈補鏈(半導體和機床母機),科技自立自強重在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等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

根據慣例,中央政治局會議閉幕後的一周左右,即會召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其會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定下的工作基調確定更加具體細化的部署。筆者提示,重點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經濟部署、疫情防控、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房地產調控、城市更新、汽車減稅政策、共同富裕、統籌發展與安全如何在地方落地等領域政策的出台。

(作者為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大公報A15:經濟 202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