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頒獎禮三地同步舉行 香港會場三位科學家獲獎

2022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今日於北京、深圳、香港同步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九歌)「2022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今日(27日)於北京、深圳、香港同步舉行,其中香港分會場位於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大會2022輪值主席虞鋒、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王曉東、香港大學校長張翔等人出席並發表致辭。

沈向洋表示,樂見大中華地區科學家們的成就,讓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中國科學對世界的貢獻。(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攝)

未來論壇理事會2022輪值主席沈向洋致辭時表示,疫情下,頒獎典禮走進三位獲獎人所在的高校,在北京、深圳、香港三地同時舉行。世界不斷變化,但大家對知識、科學公益的初心從未改變,他感謝在未來發展道路上每一位參與者的堅持,他們支持組織發展、參與建設。作為創始理事,加入未來論壇後,他接觸了更多優秀科學家,未來科學大獎獲獎科學家們的卓越成就和重大科研突破,代表當下世界科研技術的最高水準,不僅利於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更利於思考參與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巨大挑戰,對全世界有巨大貢獻。他樂見大中華地區科學家們的成就,讓越來越多人認識到中國科學對世界的貢獻。

獲頒發生命科學獎的生物學家李文輝教授揭秘病毒入侵人體細胞通道,為全球乙肝患者帶來治癒新希望。(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攝)
虞鋒、王曉東為獲獎者莫毅明頒發獎項。(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攝)

據悉,今日有三位科學家獲獎,獲頒發生命科學獎的生物學家李文輝教授揭秘病毒入侵人體細胞通道,為全球乙肝患者帶來治癒新希望;獲頒發物質科學獎的物理學家楊學明教授從分子出發,探索萬物之運動和現代化發展;數學家莫毅明教授獲頒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虞鋒表示,越來越多科學家因為獲獎人受到關注,從而激勵年輕人更多投入科學探索。(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攝)

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大會2022輪值主席虞鋒致辭時表示,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建於港大成立初期,見證許多重要時刻。今年是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七周年,這期間獲獎人的科研成果給人類文明帶來卓越貢獻。虞鋒透露,儀式開始前,莫毅明教授曾表示未來科學大獎不僅是對科學家的一種鼓勵,也有助科學家與年輕學者的交流,讓年輕人熱愛科學,這讓他感慨頗深,強調捐贈人希望科學家繼續貢獻世界,同時關注科學成果,由科學家們帶動年輕人持續關注科學、發展科學。虞鋒指,三位教授站在各自領域卻分享相同科學家精神,即對基礎科學研究的專注和為人類文明而工作的不懈追求。一批又一批熱愛公益和科學的人甘願無私奉獻時間和智慧,越來越多科學家因為獲獎人受到關注,從而激勵年輕人更多投入科學探索。

張翔衷心希望科學能夠不分地域一如既往造福人類。(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攝)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表示,科學家們的成功是人類不斷進步和走向美好未來的基石。科學尋找的是真理,提供未來走向,正因如此,在地緣政治發生巨變的時刻,他衷心希望科學能夠不分地域、一如既往地造福人類。科學研究給人類帶來千變萬化的前景,在剛剛過去的後冷戰四十年的全球持續和平中,強烈地感受到科學與技術的突破如何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生活,強調科學不僅發現自然界的演變進程,也是推動人類發展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科學的道路從不平坦,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探索,需要面對孤獨,更需要面對失敗的勇氣。

張翔指,感謝未來科學大獎的創始人和贊助人,在國家對科學研究科技創新獎勵的基礎上,提供強有力的補充,使科研工作的支持更加多元化,對科學家的意義重大和深遠。未來科學大獎不僅是面向未來的獎項,也是向過去的科學前輩致敬的舞台,因為他們,年輕科學家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科學精神是啟蒙更是傳承。科學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香港作為中國的國際化城市,在「一國兩制」的獨特體制下,極具吸引國際頂尖人才的優勢,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方向上,有信心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創新中心,成為世界頂尖人才的「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