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評四方|台灣政治版圖有變 或現和平統一曙光

文/關品方

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塵埃落定。21個縣市的當選者,國民黨有14人,民進黨5人,民眾黨2人,無黨籍1人。此外,地方的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的投票結果,大體上亦是一樣比重。總的情況是不支持民進黨「台獨」路線的候選人大都勝出,在全島範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反對民進黨的各種政治勢力取得廣泛的壓倒性的勝利。各政黨得票數,各候選人得票數(不論勝選或敗選),總體選舉概況,當選人分析等各項信息,雖仍有待進一步深化總結,但總而言之,昨天的台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是民意的大檢閱,是島內民眾求和平求穩定的明確表態,是自從1992年以來過去三十年「統獨」爭持的階段性結論,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的肯定。

民進黨大敗,6都之中國民黨佔4(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和台中市),民進黨佔2(只剩高雄市和台南市)。此外民進黨還有嘉義縣、屏東縣和澎湖縣,共5地侷處西南一隅。國民黨當選14人包括台北市蔣萬安、基隆市謝國樑、新北市侯友宜、宜蘭縣林姿妙、花蓮縣徐榛蔚、台東縣饒慶鈴、桃園市張善政、新竹縣楊文科、台中市盧秀燕、彰化縣王惠美、南投縣許淑華、雲林縣張麗善和連江縣王忠銘。民眾黨只有高虹安在新竹市當選。苗栗縣和金門縣的當選人均無黨籍。至於嘉義市,因參選人之一早前逝世,延至12月18日投票。如無意外,估計嘉義市亦將由國民黨勝出。所有當選的縣市長共22人將於12月25日就職。

昨天選出的21個地區之中,六都最為重要。台北市競爭激烈,蔣萬安獲575590票,較陳時中多出141032票,取得壓倒性勝利。新北市的侯友宜獲1152555票,林佳龍只有693976票,更是一面倒。桃園市張善政557572票,較鄭運鵬多出128589票,也是大勝。台中市的盧秀燕799107票,對手蔡其昌只有524224票。以上四都的情況,反映台灣民心的大勢所趨,是不滿民進黨執政表現,討厭蔡英文,反對倚美謀獨的路線,要和平不要戰爭。至於台南市,藍綠兩黨候選人競爭激烈,民進黨黃偉哲獲433684票,國民黨謝龍介387731票,僅以45953票之差落敗,說明在這傳統的深綠地區,民進黨的支持度已有動搖。至於高雄市,民進黨陳其邁獲766147票,國民黨柯志恩529607票。這裏是民進黨的大本營,結果不足為奇。儘管如此,2018年國民黨韓國瑜也曾一度在高雄市勝出。如果台灣的民意繼續朝着「支持兩岸和平、反對兩岸戰爭」的輿情方向傾側,將來包括台南和高雄在內的六都民進黨均全軍覆沒,全島染藍不是沒有可能。

昨天的投票率大約56%,其中支持民進黨的大約還有44%。 昨天投票總數大約900萬,投票支持民進黨的台灣人民仍有大約400萬,這是民進黨的基本盤。今天中國時報的頭條是「民進黨慘敗,蔡英文辭黨主席」,聯合報的頭條是「藍營光復北桃基,綠營敗守北港溪,蔡英文辭黨主席」,自由時報的頭條是「民進黨大敗,縣市長僅剩5席,蔡辭黨主席」。至於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並未通過,同意票僅564萬票,證明台灣民眾對於降低選民的年齡門檻存有疑慮,這是對泛政治生態的一種反省,值得高度關注。從特定角度看,台灣民眾沉迷於選票政治,習慣了喧鬧紛攘,已經是設計思維的主流。儘管如此,畢竟如今形勢已經出現顛覆性的基本變化,兩岸就和平統一問題,兩岸政黨之間有機會坐下來談起來。當前是最佳的環境,最好的機會,和平統一出現曙光。要避免稍縱即逝,關鍵是要因勢利導,及時對話,恢復交流,研究怎樣結束國共內戰狀態,怎樣開展第三次國共合作。

國共兩黨一旦就國家統一問題恢復接觸之後,外部敵對勢力將難以搞局,內部分裂勢力將受到控制,民進黨叛國集團的氣焰將會收斂。

從歷史的角度看,「一國兩制」可以說是最偉大的構思,是一個極好的制度。「一國兩制」是互動共融而不是非此則彼,適用於兩岸和平統一,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但前路方長,在台灣實現「一國兩制」,仍須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它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舉,這種制度在台灣的具體安排可以談,其內容體系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今年8月10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聯合發表了「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 確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筆者人微言輕,惟確信國民黨應聯同親民黨、民眾黨和島內支持統一的各大小政黨一定要因勢利導,掌握時機,在「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和大陸的正常往本。眾所周知,北京歡迎除了民進黨以外島內所有的主要政黨派別和民間組織到北京來,估計從明年初開始,行見訪京團絡繹於途。前提是同意一個中國,認同「九二共識」是解決台灣問題、達致和平統一的公式。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筆者認為,炎黃子孫要把握當前的歷史契機,一旦兩岸在民間層面建立起嶄新的經常性溝通交流和談判機制,就能夠遏制島內的「台獨」勢力,美英日等外部勢力也就無從置啄,不得說三道四。總而言之,今後一段時期是兩岸為了達成和平統一,避免兵戎相見,切切實實翻開新的一頁,開啟和平談判的黃金檔期,歷史契機就在眼前。

(來源: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