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點:疫情越吃緊 信息公開越應及時準確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在疫情面前,特別是形勢吃緊的時候,究竟應該如何發布通告、以什麼樣的節奏發布、怎麼樣解釋和疏導,比常態化防控時期顯得更為重要。

25日上午,廣州市民在各微信群看到有關廣州加強社會面管控的消息,其中還有部分街區詳細的管控預案,從措辭和具體內容來看,其真實性幾乎不會令人懷疑。

對於民眾的關切,當日下午,廣州市疫情防控發布會上,發出了「廣州沒有靜默的安排,更沒有封城的計劃」的回應。

不過,幾個小時後的翌日凌晨,天河區等多區發布強化社會面管控的措施,實現了廣州全部11區強化社會面防控全覆蓋(部分行政區非全域強化管控)。市民第二天起床,發現所在區已經強化管控,出行受阻,購物不便。抱怨的同時,有市民戲謔,可能政府理解的「靜默」和市民理解的不太一樣。亦有市民戲謔稱,從闢謠到強化管控措施落地,相關部門給市民打了個回馬槍。也許,「廣州市」層面確實沒有宣布「靜默」,是11個區各自宣布「靜默」,所以廣州沒有靜默。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情況了,也不只有廣州出現這種現象。上一次,多個城市在沒有任何信息發布下突然撤減核酸採樣點,引發一定的混亂,旋即又恢復採樣點布局。此次廣州傳謠、闢謠到各區管控措施連夜落地,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對政府的公信力,又造成了一定的損傷。

三年來,廣州一直被認為是疫情防控的「優等生」,不管是在防控措施還是信息發布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事實上,廣州之前抗疫成功,民眾的支持至關重要。此輪疫情的複雜程度,遠超廣州經歷過的任何一波疫情。面對壓力,面對繁重工作,偶有疏漏或可以理解。

香港文匯報記者看來,疫情防控中,爭取到民眾的理解和信任,既考驗地方治理者智慧,也關乎最終的防控效果。只有對群眾做到信息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實事求是,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也才能夠最終戰勝疫情。 

(來源:香港文匯報A05:要聞 20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