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館作青年宿舍 月租料$2000

(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文> 蔡文豪、伍軒沛<圖>)香港居住環境擠迫,青年人亟需要個人空間,但若遷出獨立居住,要承擔昂貴租金。特區政府致力做好青年工作,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擴大「青年宿舍計劃」,研究資助非政府機構(NGO)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並把房間轉作青年宿舍用途,目標是5年內提供額外約三千個宿位。

有賓館業界表示,已與政府初步接觸,預計本月內開會討論細節,估計與賓館過渡房屋計劃相似,單人與雙人房月租約二千元,位置鄰近港鐵站。有現正租住旅館的青年表示,一家六口擠住一起,「零私人空間」令她感到很不安,有興趣報名租住旅館改裝的青年宿舍。

何小姐表示,青年人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回家後可以寧靜思考。

「青年人真的很需要自己的空間,因為工作壓力大,回家後需要可寧靜思考、和伴侶多相處的空間。」30多歲的何小姐為了追尋個人空間,已租住賓館兩年。她說家中地方狹窄,6人住在一個不足400平方呎的單位,沒有任何個人空間,家人之間的作息時間也有出入,互相遷就非常困難。「有時候工作回家很累,想休息,但有人在客廳看電視或聊天,不時有人出入房間,其實住得不舒服。」

「工作回家很累 想有個人空間」

何小姐現時租住一個60平方呎的賓館房間,雖然空間較小,但有工作人員負責打掃,間隔獨立,不像租住劏房般吵雜,也沒有蚊叮蟲咬。「關上門,就是自己的空間,很安靜,不會有人打擾。平日下班喜歡看看書,看看電視,然後休息,很舒適。」有了自己的空間,她與男朋友相處的時間也多了,但是,每月支付4500元租金,對從事文職工作的何小姐而言甚有壓力。

對於政府研究資助NGO租用旅館作為青年宿舍,何小姐說很有興趣參與,「如果租金可以平過現時,每個月就可以儲多些錢,人生規劃也可能會有轉變,例如可能提早組織家庭。」施政報告提到,入住「青年宿舍計劃」擴大版的年輕人,須承諾參與地區或志願服務回饋社會,何小姐說,自己平日也時常參與義工服務,例如探訪劏房戶、捐贈防疫物資等,她認為不時參與志願服務能讓生活變得豐富,但希望政府要對志願服務類型和時間有彈性安排。

已有逾20賓館有興趣參與

梁大衛表示,賓館業界對「青年宿舍計劃」反應熱烈,三天已有逾20間賓館表示有興趣參與。

香港旅館業協會創會會長梁大衛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賓館業界對擴大「青年宿舍計劃」的反應比預期熱烈,短短3天,已有超過20間賓館表示有興趣參與,不少賓館打算提供5、6個房間改作青年宿舍,現已有超過100個房間隨時可供應。

他表示,民政事務總署早前與他初步溝通,估計本月內能夠與NGO、政府舉行三方會議商討計劃具體安排,「這次可以看到,政府的速度非常迅速,施政報告出來兩周,已經開始有動作。」梁大衛相信,賓館改作青年宿舍的操作安排,與早前的賓館改作過渡房屋計劃相似,由於業界和政府、NGO在改作過渡房屋的計劃已有經驗,相信今次改作青年宿舍,處理起來會更加順利。

梁大衛認為,賓館的優勢在於交通方便,普遍位於市區。施政報告提出,在擴大「青年宿舍計劃」下,青年只需支付相當於市價六成的租金,梁大衛估計,屆時只需要付出月租1800至2000多元,青年就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對剛畢業的年輕人或未有能力搬出來住的青年人相當有吸引力。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早前表示,酒店賓館業界對該計劃反應正面,亦有考慮過以整幢賓館抑或在散落多區會較合適,她收到的意見認為,散落到不同地區營運會較好,因為可以有不同選擇,不過亦要考慮管理問題。如果有更多酒店及賓館參與,希望可不用5年時間,便能找到3000個青年宿舍單位。

擴大「青年宿舍計劃」要點

•政府研究不同方式增加青年宿舍供應,包括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合適酒店和旅館,並將房間轉作青年宿舍用途。

•目標五年內提供三千個宿位。

•青年入住宿舍,租金為市價六成。

•入住青年須承諾參與地區或志願服務回饋社會。

市價六折租金 業界盼合理補貼

香港旅館業協會創會會長梁大衛估計,賓館房間改作青年宿舍的計劃,將以2至3年的租約形式進行。有賓館表示有興趣參與計劃,但也擔憂若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後,市值六成租金經營青年宿舍,或會虧大本。「尤其是本身並非業主的賓館租用經營者,一旦業主加租,很難應付。」

疫情持續近3年,遊客大減,賓館業幾乎冰封,只能做本地月租生意,但租金也由以往的每月接近10000元,減至4000至6000元一個月。佐敦「千悅酒店」負責人賈小姐經營的賓館有20間房,她打算將其中5至6個房間拿出來參與「青年宿舍計劃」。但由於她並非業主,擔心一旦簽約,若在合約期內,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業主隨時會加租,到時這些青年宿舍房間便可能經營虧損。

「在疫情期間,業主也有減過一些租,但如果這兩年正常通關,租金一定會被調回正常價格,屆時房租只能上調,但租出去的宿舍已簽約,反而會成為虧本主因。」她希望政府所說的按照市價六成租金,對賓館的租用補貼也能夠按照適時的租金作調整,而非鎖定在簽約時市價的六成。

計劃提出11年 僅一項目落成運作

「青年宿舍計劃」下全港首幢落成的青年住房、位於大埔寶鄉街的「青年宿舍PH2」,直到2020年3月才落成啟用。(香港文匯報資料圖片)

「青年宿舍計劃」早於2011年由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提出,初時計劃有7個項目,預計可提供3300個宿位。2012年前行政長官梁振英再撥出10億元落實青年宿舍計劃,以紓緩青年的住房需要。

「青年宿舍計劃」初時提出的構想,是用一些非牟利團體本身已經獲批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加以改建,再交由團體營辦。負責營運的團體會以自負盈虧模式運作,租金水平則需要訂在不超過鄰近地區面積相若單位市值租金的六成。

不過,「青年宿舍計劃」下全港首幢落成的青年住房、位於大埔寶鄉街的「青年宿舍PH2」,直到2020年3月才落成啟用,共提供80個單位。宿舍樓高20層,地下至3樓分別用作青年服務空間,設施包括多用途空間、辦公室、會議室、共用廚房、洗衣房等。租金方面,根據青協在2022年1月更新的青年宿舍PH2租金一覽表,一人單位為4050至5271元,二人單位8103至8156元,共住單位每人4369至5365元。至於水費、電費等支出,則以用者自付原則處理。

馬田壆宿舍料今年內落成

根據民政事務局今年五月提交立法會的資料,截至今年2月,共有90名青年現正或曾經入住「青年宿舍PH2」,租戶的平均年齡約25歲,平均每月收入18435元。約三成青年入住原因是希望有較多私人空間並發展自我,約兩成半是因為工作或進修需要,而其餘青年的入住原因主要是家庭環境擠迫等。

至於保良局位於元朗馬田壆的青年宿舍,預計今年內落成,有1248個房間,共提供1680個宿位。

(來源:大公報A1:要聞 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