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萬聖節韓國人踩人 一個必然的偶然慘劇

文/曾財安

2022年10月29日晚,韓國國民於首爾梨泰院慶祝萬聖前夜時發生人踩人事件,到目前為止,有156人罹難,受傷的則有151人,事件震驚世界。2021年7月,聯合國正式認定韓國為發達國家,詎料卻在1年多後在首都發生了死傷者如此眾多的慘劇,當中牽涉的原因當然複雜,有待調查。不過,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必然的偶然事件。

我們從表面上可能很難察覺,萬聖前夜其實是美西勢力對其它國家進行文化侵略的其中一個載具,從一開始便是對目標國洗腦,使之變成受控的奴隸的糖衣毒藥。只要能達到其邪惡的目的,他們會不擇手段,毫不猶疑地採用任何粗暴卑鄙的陰謀和操作,至於會對目標國造成怎麼樣的失衡政治與社會生態,根本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列,所以必然會導致災難,只是何種與何時而已。當然,韓國這次死傷狼藉的慘劇不是有人故意導演出來,只是在失衡的態勢中因各種負面因素巧合地突然匯集所引致,所以只是必然的背景下發生的一件偶發性事件。

萬聖前夜源自西方國家,由來已久,但如何出現有不同的版本,多數人相信是來自不列顛凱爾特人慶祝豐收的傳統節日。大約在中古時代,凱爾特人認為10月的最後一天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各種惡鬼與死去人們的靈魂會離開陰間,在世間遊蕩,於晚上更為兇險。當晚,凱爾特人會帶上面具在村中遊走,使鬼魂以為他們是同類,不會傷害他們。慢慢,這個習俗也傳到了愛爾蘭人以及歐洲大陸人之中,並且逐漸發展出為亡者布施糖果,把南瓜鑿刻成嚇人模樣以驅走惡魔與妖怪等習俗。

18世紀時,大量蘇格蘭、愛爾蘭人、歐洲大陸人移居現在的美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地,同時也把這個習俗帶到了新大陸,最後被資本家利用,混入了大量的商業元素來推動慶祝,從而年復一年地謀取龐大利潤。第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挾其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力量,把萬聖前夜和其它如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等西方節日包裝起來,使之變成文化侵略的載具,刻意在目標國國民特別是年輕人心中烙下「模仿西方的一切便是先進、時髦、很酷」的錯誤觀念,為他們未來發動顏色顛覆行動作鋪墊。2019年的香港修例風波中的暴力事件、如同「顏色革命」一般的景象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前,絕大部分香港市民對萬聖前夜、平安夜及除夕倒數等西方節日和習俗聞所未聞,慶祝活動只局限在居港西方人的圈子,唯一例外的只是聖誕節與復活節,那是因為這兩個節日被港英政府列為公共假期。筆者也是因為於1970年代到英國求學才第一次接觸到萬聖前夜與倒數這些玩意。

不過,隨着1984年香港回歸祖國時間表確定後,上述的西方節日與習俗卻突然大行其道,而且越演越烈。筆者當時以為是單純的商業行為,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個通過文化思想改造讓對方民族臣服,使他們鄙視自己的傳統文化,轉而不假思索地接受,甚至享受美西方一切的洗腦行動。黑暴之後,數以10萬計「港獨黃絲」蜂擁至英國或其它「五眼聯盟」國家,條件不夠而留下的也不斷反國家、反特區作亂,主要原因在此。

為長治久安計,特區政府有必要帶頭做示範,推行改變這個畸形現象及趨勢的教育及社會政策。除了在大中小學的課本教材上進一步加強國家觀念,民族自豪感之外,更可以投入適當資源,在我國傳統節日中推廣各種如穿着民族服裝比賽、詩詞大會、毛筆字書法比賽、美食烹調大會、類似中央電視台春晚活動的節目等慶祝活動,掀起追求中國文化風氣。與此同時,市民也應該積極回應,帶着孩子踴躍參加這些有益、有意義的活動,從而形成一股復興中華民族文化的熱潮。

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到,於2019年參與顛覆作亂的暴徒中,新界原居民所佔的比例明顯較低,變成「黃絲」的數目也不高,比如在筆者的客家家族或接觸到的親戚中,就沒有一個是「港獨黃絲」。這是因為原居民家庭素來注重傳統習俗的傳承,大部分人從小便接觸到「天地國親師」的觀念,在逢年過節時都依循圍村習俗去慶祝,代代相傳,所以基本上對西方文化的洗腦邪行免疫。

在此強調,筆者不絕是提倡排擠西方文化,也不是視萬聖前夜等西方節日為洪水猛獸,只是想指出,中西兩種文化是可以,也應該共存,但一定要以中國文化為主,西方文化為輔,主輔萬不能倒置,否則就會在精神上成為無主孤魂,無法在香港這塊中華土地上好好地立足。當今乃大爭之世,美西方勢力現正對我國發起非理性的全方位攻擊,我們在各個方面尤其是關鍵的文化領域一定要作出嚴謹但合理的自我保護,方能屹立不搖!

作者觀點僅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更多閱讀:

11通報警電話未獲重視,梨泰院還藏着多少死亡陷阱?